2022夏季電影風卷首語:
【資料圖】
“‘夏季電影風’,年中延宕至年底。采取全線上方式,glory to female--girls always happy--ladies night,全部由女性電影人說出感受、想法、來由、期盼,以及專業操守、工作慣例、行業現狀。將在31日晚在優酷平臺播出,十幾位女性電影人將在線與影迷、網友、觀眾互動。正式預告今晚公布。男女都一樣,在線抽獎的獎品不是包包、是啤酒、電影燈具、電影雜志?!?/strong>
——張獻民
2018年“夏季電影風”活動現場,攝影:黃實。
2018至2021,夏季電影風,吹過了四季。共有42位導師,3000多名學員,和我們一起走過。
2022,夏季電影風,在寒冷的冬天,終于迎來第五季。
2019年“夏季電影風”活動現場,攝影:黃實。
今年,我們將聚焦女性電影人,邀請13位在業界摸爬滾打的資深女性電影人,在優酷平臺播出她們的訪談;此外,今年將增加開幕閉幕環節,邀請使館的國際電影工作者梳理并總結世界范圍內女性電影人在各自領域內成長歷練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與收獲,展示她們的智慧、力量,與不可忽視的價值。
2020年“夏季電影風”活動現場,攝影:影小P。
2021年“夏季電影風”活動現場,攝影:影小P。
今年的夏季電影風,是我們向法國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的致敬,她憑借電影《短角情事》成為法國新浪潮的先驅;她用《女人的回答,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性》《阿涅斯的海灘》《阿涅斯論瓦爾達》等作品表達對電影的熱愛,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與實現。我們仿佛看到,瓦爾達坐在她的導演椅上,帶著慈祥和藹的笑容,娓娓道來。
《阿涅斯論瓦爾達》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外,女性導演也大放異彩。2021年,法國導演朱莉亞·迪庫諾的《鈦》獲得第74屆戛納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她是繼憑借《鋼琴課》獲獎的簡·坎皮恩之后第二位捧起金棕櫚的女性導演,也是戛納歷史上第一位獨享金棕櫚的女性導演;同年,女性導演奧黛麗·迪萬的電影《正發生》獲得威尼斯金獅獎;2022年,西班牙女性導演卡拉·西蒙·皮坡的《阿爾卡拉斯》斬獲柏林金熊獎;2020年,中國香港導演許鞍華獲得威尼斯終身成就獎;2022年中國導演陳劍瑩憑借《海邊升起一座懸崖》蟬聯第75屆戛納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夏季電影風海報。
2019年夏季電影風海報。
2020年夏季電影風海報。
2021年夏季電影風海報。
在2022年和2023年跨年之際,UCCA與策劃人張獻民、優酷一起攜手13位女性電影人為大家帶來一次跨年的電影盛宴。本次活動將在黃元櫻的主持下,從耐安、德格娜、顧雪、董雪瑩、李亞平、梁穎、栗顏、齊艾、田原、陳宣宇、付舒、龍筱竹、劉乙沐的視角縱觀導演、制片、演員、調色、錄音、造型設計等七個不同方向的電影工作。此外,本次開幕閉幕環節還將得到11位國際(使館)電影人的加持,帶領我們從各國優秀女性導演及短片展示中縱觀世界女性電影人之精粹和優秀。讓我們也像阿涅斯·瓦爾達一樣,通過這些電影人的分享,體驗一次完整的“電影寫作”,讓暖風吹拂于陽光普照的海灘上。
UCCA影像藝術交流
2022夏季電影風
活動流程
2022.12.31(周六)
20:30-00:30
13位導師線上跨年分享
特別環節
2022.12.30(周五)
16:00-20:00
開幕及跨年派對
2023.1.1(周日)
16:00-19:00
閉幕及新年派對
地點
UCCA報告廳
參與方式
*今年夏季電影風為公益活動,觀眾免費參與;
*線上觀看:12月31日活動當天,請打開 UCCA優酷賬號,或打開 優酷APP搜索“2022夏季電影風”;
*為回饋UCCA會員,會員可參與12月30日及1月1日的開幕閉幕環節,開閉幕環節由各使館贊助,包括使館分享、影人派對、現場抽獎等;
*開幕閉幕派對的啤酒由科羅娜獨家贊助;
*開幕派對的酸奶由吾島酸奶獨家贊助;
*活動中使用的攝影燈由神牛攝影器材獨家贊助;
*線上及線下抽獎分別由科羅娜、吾島酸奶、神牛攝影、《環球銀幕》雜志提供;
注意事項
*進入798藝術園區請全程戴口罩;
*開幕閉幕當天請于UCCA報告廳正門兌換入場券;
*場地準入人數有限,一人一票,先到先得;
*觀眾觀看時需全程正確佩戴口罩,請隔位就座;
*入場前需進行體溫檢測,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癥狀的觀眾謝絕入場,并建議尋求醫療幫助;
*影像播放期間請保持手機靜音,請勿拍照、錄像;
*建議提前規劃出行時間,遲到請聽從工作人員安排入場;
*活動流程可能有變動,具體以活動當日為準;
*疫情期間,請注意安全出行,做好個人防護。為了安全起見,UCCA報告廳僅開放50%座位。活動如有變動,我們將第一時間告知;
*如有問題,請隨時聯系影小P:171 5016 6502。
嘉賓
▼
耐安
制片
監制、演員。1991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1993年開始以獨立監制的身份參與電影制作。1999年成立北京夢工作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監制婁燁指導的長片《蘇州河》(2000)、《紫蝴蝶》(2003)、《春風沉醉的夜晚》(2009)、《推拿》(2014)、《風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等。憑《我還有話要說》(2012)獲洛加諾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其他演出作品包括《人生若只如初見》(2016)及《柔情史》(2018)。
德格娜
電影導演
青年導演。出生于內蒙古,畢業于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傳媒藝術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2014年拍攝電影《老哨卡》,入圍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第29屆金雞獎最佳新導演提名,進入第36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2015年拍攝電影《告別》。2017年在電影《亞洲三面鏡2017旅程》中導演短片《?!?。獲得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精神特別獎”、第33屆意大利都靈電影節“最佳劇作獎”、第9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等獎項。德格娜于2021年參加騰訊年度綜藝節目《導演請指教》,期間執導四部短片《回到伯樂根河》《巴德瑪》《兩匹駿馬》《借光》,并獲得季軍、榮獲年度“藝術探索榮譽”。
顧雪
電影導演
導演、策展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碩士,其作品一直關注家庭,探討影像的日常寫作。2020年,其紀錄片作品《家庭會議》入圍第42屆法國真實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獲得英國倫敦Open City紀錄片電影節新銳電影人獎;作品《鼓樓之下》入圍香港國際紀錄片電影節;2021年,影像作品《庚子新年》參加《存在》藝術展覽,以個人視角代入了疫情期間的思考。作為策展人,她是內蒙古青年電影周聯合創始人,并策劃有《新少數民族當代囈語》《呼吸在北方的影像——顧桃、于廣義、徐童紀錄片聯展》等電影展。
董雪瑩
電影導演
紀錄電影《入戲》入圍41屆哥德堡電影節,于第12屆FIRST青年影展提名“最佳紀錄片”和“一種立場”,于第四屆華盛頓華語電影節獲得評委會大獎,于2019洛杉磯華語電影節獲最佳紀錄片獎項,同時入圍英國華語視像藝術節、臺灣游牧影展等全球多個電影節。紀錄電影《“煉”愛》入選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過節展映單元、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女性之聲”單元,入圍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多個電影節。獲第二屆西湖紀錄片大會“優選提案獎”,獲山一國際女性影展創投會“奔跑怪物”特別獎,獲英國華語電影節“最具影響力”獎?!丁盁挕睈邸酚?022年3月18號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于5月1號B站發行,其中第一個月的點擊率超過100萬?!丁盁挕睈?》入選第13屆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2022年新鮮提案.黎里真實影像大會、2021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第六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等。
李亞平
電影制片人
愛美影視和笨小孩影視創始人、CEO,國內知名制片人及出品人。1975年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2012年創辦愛美影視,2021年創辦笨小孩影視。致力于優質影視內容開發、制作和投資。代表作品有電影《溫暖的抱抱》《春潮》《北京愛情故事》《奔跑吧,兄弟》《王牌逗王牌》《我的青春有個你》《小建的合唱團》,網劇《無主之城》《薄荷之夏》,電視劇《小兒難養》等。
梁穎
電影制片人
電影制片人。2008到2012年在法國及比利時擔任影視拍攝、制作及電影節策劃等工作,參與制作婁燁的《花》、王兵數部作品及孔笙導演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共同管理巴黎Shadows電影節。2012年至2018年,梁穎在海外發行與國際制作公司Asian Shadows就職期間,參與制作、監制的電影多次入圍并獲得世界電影節大獎,包括《闖入者》《岡仁波齊》等,分別獲得獲洛迦諾金豹獎、釜山首獎新浪潮獎。其聯合制片的作品包括《德昂》《苦錢》《我的鏡頭》等,分別入圍柏林、威尼斯和釜山電影節。在2018至2022年,成為工廠大門影業的合伙人后,其制片作品包括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片、《電影手冊》年度十佳《春江水暖》、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大獎《漢南夏日》、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作品《永安鎮故事集》。目前作為獨立制片人的梁穎,制片作品包括《巨人》,于2022年華沙電影節國際主競賽單元首映。此外,梁穎亦是歐盟監管下的歐洲影視制片人協會EAVE成員,亦曾任2016年洛迦諾國際電影節Open Doors Lab專家講師及數個電影創投評審。
栗顏
電影制片人
擅長挖掘和開發具有時代特征和藝術價值的類型電影。以制片人身份出品的電影《隱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斷·橋》獲得2022微博電影之夜年度最受關注影片,《兔子暴力》入圍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擔任新浪娛樂《最美表演》總制片人。
齊艾
電影制片人
青年制片人。制作中的電影項目《果然》獲得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創投會獲得評委會特別推介獎;《喜歡高興愛》獲得第五屆平遙國際電影展WIP添翼計劃獎;《雪云》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榮譽。過往參與作品《回南天》獲得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高獎,入圍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光明未來”單元,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單元。
田原
演員
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導演、作家。2001年,16歲的田原便加入跳房子樂隊擔任主唱。2002年,憑借個人首張音樂專輯《A Wishful Way》獲得中國搖滾總評中國最具國際化魅力女歌手稱號;同年,她還出版了個人首部長篇小說《斑馬森林》。2005年,田原憑借個人電影處女作《蝴蝶》獲得第24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之后出演了《江城夏日》《八月的故事》《高興》《黃金時代》等多部電影。2011年,將工作重心轉向導演領域,并執導了《盲糖》等十幾部微電影作品。2013年,成立個人"貓田"制作公司,并全面進軍影視制作領域。2020年,在上星播出的現代都市劇《怪你過分美麗》中飾演了聰明干練、性格外向又積極的優秀制片人張萌。其后參演了多部電視劇,包括《生活家》《今天不是最后一天》《女心理師》《真相》《夜色暗涌時》《獵罪圖鑒》《法醫秦明之讀心者》《月里青山淡如畫》等。2022年主演文藝、劇情電影《燕交》,入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更多新作品待續。
陳宣宇
演員
青年演員,代表作品《回南天》《漢南夏日》《風箏》等,其中作品《漢南夏日》榮獲平遙國際電影節“費穆榮譽·評審榮譽”大獎,同時獲得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由陳宣宇擔任女一號的電影作品《回南天》于2020年6月24日在國內上映,該片于2020年榮獲了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高首獎,同時入圍2020年第四十九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光明未來”單元展映和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長片競賽單元等。
付舒
電影調色師
有多年的調色經驗,曾負責《烏海》《暴裂無聲》《暴雪將至》《雙探》《春江水暖》《抵達之謎》《她房間里的云》《小偉》《漫長的告白》《椒麻堂會》《Love Infinity》《Jetleg》《白塔之光》等作品的調色工作,作品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FIRST青年電影展等海內外電影節并斬獲殊榮。
龍筱竹
錄音指導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會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本科,錄音系藝術碩士。主要作品《斷橋》《暴雪將至》《師父》《繡春刀》《六欲天》《邊境線之冷焰》《龍門相》等,其中《暴雪將至》提名第55屆臺灣金馬獎最佳音效和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師父》《六欲天》《邊境線之冷焰》《龍門相》等電影均榮獲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協會聲音制作優秀作品前三名。龍筱竹也獲得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錄音師獎。她守信、負責,藝術感知力高,能精準把握作品風格,在商業電影和作者電影兩個領域自由穿行。
劉乙沐
電影造型師
電影人物造型設計師、造型指導,北京乙沐藝術工作室藝術總監。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主修電影人物造型設計方向,北京服裝學院,主修影視戲劇舞臺服裝設計和中國傳統服飾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后赴白俄羅斯格羅德諾揚卡·庫帕拉國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多部電影、綜藝、電視劇中擔任造型設計,如電視劇《我在他鄉挺好的》、電影《漫長的告白》《兩只老虎》等。
主持人
▼
黃元櫻
編劇、影評人。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紀錄片《我們夢見電影》制片助理,電影《午后周末》編劇,電影《日常生活》《內沙》文學策劃。曾任職于電影媒體,參與過中外國際電影節報道,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傳媒大獎評委,寫過電影專欄,并主持過一系列電影首映式、映后交流、影人論壇。“夏季電影風”活動發起人之一。
關于策劃人
▼
張獻民
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和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目前擔任CathayPlay顧問。近年監制或指導電影《肋骨》《長風鎮》《東北虎》《云霄之上》《內沙》《金陵范特西》等。致力于發現影像的創造力,熱衷于推廣中國藝術電影。
合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