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最強春節檔”又要來了,火藥味一天比一天濃。
之所以幾乎每年都會有人提到這個詞,是因為春節檔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確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頭部項目、頭部創作者、頭部資源都會在此交戰。以2022年為例,全年一共300億元票房,其中103億元都產自春節檔影片,占到三分之一,沒有人會對這個檔期掉以輕心。
2023年春節檔目前已經官宣定檔7部:《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無名》《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熊出沒·伴我“熊芯”》,還有其他影片仍在考慮是否加入。昨晚有媒體鬧了個烏龍,誤將《長空之王》也寫作春節檔上映,又引起一陣喧囂。
(資料圖)
今年春節檔混戰后,誰會笑到最后,誰將成為黑馬,誰會淪為炮灰?導演、主演、宣傳、發行、觀眾、粉絲……誰更能影響票房?
近期,娛理工作室分別與三位多年來專門從事中國電影市場觀察研究,也都參與過投資、營銷、發行或放映之中的若干個領域的資深人士聊了聊對今年春節檔的看法。他們是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票房分析師@口袋電影君、院線電影博主@院線電影資料庫,或許能為大家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視角。
目前定檔春節檔的7部影片里,有3部都是去年的“國慶檔五虎”改檔過來的,五虎里還有一部是也考慮過春節檔的《長空之王》。近年來國慶檔加強了主旋律色彩,對于商業性、娛樂性強的電影來說更難進了。全年就春節檔、國慶檔兩個檔期最大,所以頭部影片越來越往春節檔扎堆,票房分布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今年春節檔從影片數量、影片重量級別、類型分布上來看,是否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局面?
院線電影資料庫:今年春節檔我覺得應該說是商業性最強的一年。有主旋律,有科幻、古裝、懸疑、動畫、喜劇等不同的類型,非常全面,我不太相信只靠民營公司自己能定出這么完美的一個片單。先不說質量到底怎么樣,起碼看起來商業性很強,也很適合春節氛圍。
氛圍感對于春節檔來說是很重要的,像韓寒的《四海》后半段比較“喪”,不適合喜氣洋洋的春節,因此后半程口碑對票房的影響是致命的。還有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當時大家抱著喜劇片的期待去看,發現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笑,但其實它是一部內核深刻的電影。還有港片《廉政風云》,選擇了擁擠的春節檔,票房失敗。春節觀眾首選的還是有氛圍感、有口碑、有情緒輸出的影片。
截圖自燈塔專業版
朱玉卿:我覺得今年是類型分布最合理的一個春節檔,因為往年特別是這兩年,太偏重于我們說的“家國情懷電影”,而今年的7部類型非常豐富,適合不同的觀影群體,這些影片的分量也足夠重。
像《流浪地球2》代表著中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平,對整個電影產業都意義重大,我去青島探過班,跟郭帆導演和吳京都有交流,個人對它非常期待。還有《熊出沒·伴我“熊芯”》,我有兩個孩子,對于親子觀影、家庭觀眾來說,《熊出沒》是春節首選,這個群體也很大。
雖然業內看片和預售還沒開始,但最近已經有很多團隊根據各方信息和過往經驗,對今年春節檔各個影片的票房和排名給出了預測。如燈塔專業版票房大比武發布,多家行業媒體對2023年春節檔電影的票房預測結果是(按從高到低排序,當時《中國乒乓》還沒官宣):
如何看待這些預測?是否能反映出業界的主流判斷?誰可能是黑馬,誰可能是炮灰?
朱玉卿:這個排名基本反映了業界對這幾部電影的看法,我也是基本贊同的。《流浪地球2》的前作口碑、觀眾期待度、制作量級、主創陣容都是頂級的,拿到票房冠軍大概率沒有意外。《熊出沒》上一部已經達到10億票房量級了,也會很穩定。我認為最有可能成為黑馬的是《深海》。今天看了《無名》新預告,我覺得《無名》也有爆冷的可能。
就目前的市場恢復情況來看,我覺得有三部能過10億元就已經很不錯了,可能也就一部能到20億元以上,然后有一部能到十幾億元,有一部可能接近10億元。
院線電影資料庫:《流浪地球2》這個體量,正常情況下會比較穩地拿到第一。近幾年每年春節檔總票房大概都是100億多,今年如果xbb毒株影響不大的話,我覺得基本能恢復個八九成,然后鑒于今年都是商業性比較強的影片,第一名《流浪地球2》我預估能到30億元。
《滿江紅》有人看過了,聽說整體質量還可以,有喜劇色彩,只要別往《三槍》的方向走,后勁是可以沖一沖的。
《交換人生》賣點是唯一的喜劇片,有可能成為黑馬,我會把它排到第二,15億元往上,到十七八億元的樣子。導演蘇倫之前的《超時空同居》跟《復聯3》這樣的大片對打,都拿下了9億元票房。
我個人對《深海》比較有感情,而且它的片長不到兩小時,排片上會比160分鐘的《滿江紅》有優勢。
目前發行和影院行業內部流傳的影片時長,《滿江紅》另一種說法是150分鐘,《中國乒乓》138分鐘,《深海》《交換人生》《熊出沒9》都不到兩小時。不一定是最終確定的時長,具體以后續官方發行通知為準
如果讓我猜炮灰的話,我會選《中國乒乓》和《無名》。就中國目前的現狀,體育片想拍得有深度是很難的。程耳導演之前的作品大家已經比較了解,水準是很高的,這次應該也會加強商業方面的考量,但總體娛樂性還是不會太強。
《無名》發布的新預告,結尾特意大字打上“超級商業片”,不知算是片方對大家擔心它太像文藝片的回應,還是導演的一種自嘲和調侃
口袋電影君:每年春節檔總票房基本都是100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上只有兩三部,今年我認為10億元以上的會是《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我們以前有個說法是,誰輸給了《熊出沒》誰就虧,《熊出沒》已經成為春節檔真人電影盈虧的一個標桿。
近幾年春節檔票房排名與總和
《流浪地球2》的一個風險在于,它的故事是《流浪地球1》的前傳,而不是續集,比起科幻片可能更偏災難片,所以如果想重現《流浪地球1》的票房高度,我覺得有點難。
《滿江紅》我有認識的人去看了試映,說大概是7.5分的水平,當然當時還沒定剪,還能有提升空間。它是一本正經地搞笑的風格,場景不多,在大院子里穿來穿去,還有幾次反轉。但是《滿江紅》是古裝片,古裝片票房有天花板,以前票房高的《捉妖記》系列和《長城》都是融合了奇幻特效元素,《滿江紅》應該是要挑戰古裝片票房新高。
《深海》講一個小女孩進入一個異世界,有點《千與千尋》的感覺。這一部是春節檔最大的變數,既然敢放春節檔,就說明片方對質量很有信心,口碑極好的話,有可能是直接上40億元甚至50億元的水平。當然,動畫片也是對口碑要求最高的,像《尋夢環游記》《瘋狂動物城》這樣能大賣的,評分都達到了9字頭以上。
《中國乒乓》最適合的還是國慶檔,但可惜因為一些問題改檔了。《交換人生》我覺得要再觀望一下,它現在主打喜劇賣點,但參考制片人陳祉希之前的項目(《你好,李煥英》《保你平安》),我覺得可能不只是純粹的喜劇。
對于春節檔來說,喜劇片和搞笑片不完全是一回事,以往春節檔賣座的喜劇其實都是“搞笑片”,比如《你好,李煥英》《飛馳人生》《唐探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都刻意設置了一些搞笑橋段,影院觀影氛圍很好。
《無名》大概率是墊底的,雖然它預售可能會不錯。我覺得它跟春節檔調性不是很符合,片名也比較像文藝片。雖然官方說是諜戰片,但程耳導演的風格有點黑色電影的感覺,如果又是非線性剪輯,商業性會差一些。
既然前期已經分出了優勢劣勢,不被看好的電影該怎么辦?有可能有電影撤檔/跑路嗎?
口袋電影君:會不會有影片跑路,我覺得肯定會有,因為下周預售一開,就是拼真金白銀的時候了,馬上就能看出大家的觀影意愿到底強不強。如果預售起不來,真的會非常焦慮的,春節檔大片的宣發費用都是上億級別的,不是小數目。
我聽到的說法是,《流浪地球2》原本想拆成兩部分別上映,因為成本太高了,把另一部放在暑期,但最終還是一部,算上宣發成本11億元,這意味著要至少33億元以上才能回本。《滿江紅》也得15億元以上。《深海》做了七年,現金流壓力應該蠻嚴重,我覺得怎么也得15億元以上才能回本,所以每家的壓力都很大。
院線電影資料庫:近五年春節檔基本都是七八部的體量,就每年的經驗數據復盤來看,都會有一兩部成為炮灰的。目前看今年的各個電影都在按部就班進行宣傳營銷,不太被看好的《無名》也一直在辟謠和回應,所以今年還沒有片子有撤檔跡象。
《無名》宣傳的辟謠之旅——網傳它全是上海話對白,片方就發了辟謠海報;網傳它是黑白電影,片方就發了彩色預告片;網傳它可能是文藝片,片方就打出“超級商業片”大字
口碑對于春節檔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口袋電影君:還記得《你好,李煥英》開分是多少嗎?8.3。本來《唐人街探案3》是壓倒性優勢,預售就賣了近10億元,后來《你好,李煥英》逐漸起來,兩部電影就貢獻了100億元票房。《唐人街探案3》主要靠系列品牌效應,如果它的口碑也能好點,還能更高。所以2021年才是真正的“最強春節檔”。
院線電影資料庫:前幾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最后都是靠口碑沖上去的,經常有逆襲的案例。這也是春節檔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個檔期的奇妙之處。
所以,希望現在不被看好的片子盡快考慮安排業內看片、觀眾點映,如果再不給大家看片、給點信心的話,排片是會處于絕對劣勢的。好在現在市場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只要大年初一口碑好,初二的排片和票房很快就能有起色。
進春節檔都是各個片方對自己項目綜合考量的結果,但很多片方內部自吹自擂的氛圍也是比較嚴重的,導演、制片人周圍的人都在給他們傳達信心,但真正投入市場后,口碑可能并不像他們自己預期的那么好,這就是項目評估能力上的失敗。
截圖自燈塔專業版
去年國慶檔原本要上的《長空之王》,令人見證了王一博粉絲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如今《無名》取代《長空之王》成為了王一博首次亮相的、擔綱主演的大銀幕作品,粉絲群體再次對影片宣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王一博粉絲們紛紛表態: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今年春節檔有若干位人氣偶像、青年演員主演,如何看待粉絲積極參與宣傳安利、組織沖預售的現象?
口袋電影君:電影確實是所有介質里面最高級的一種,一部好電影對于藝人檔次的提升作用要比劇和綜藝高很多,而且電影是需要真的花錢買票去看的,能為藝人帶來更好的資源,所以粉絲們的重視、他們感受到的壓力都是很正常的。
但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我個人覺得,粉絲每年給愛豆沖一部電影就可以了,第二部就沖不動了。《長空之王》賣相肯定比《無名》好,但既然《無名》現在是第一部了,可能粉絲還是想拼一把。
但說實話,沖票房不是那么簡單的,粉絲數量再龐大,能夠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的、最終算進票房里的可能也就1-2億元。
“瘋狂星期四”式段子安利《無名》
朱玉卿:流量明星扛票房、粉絲經濟時代已經翻篇了。春節檔是一場長跑,是個馬拉松,不在于起步的時候有多猛,關鍵還是看誰能跑到終點,靠口碑吸引持續的觀影,我們現在更看重的是電影自身創作和制作的水準。
院線電影資料庫:去年國慶檔的時候,我們確實看到了王一博粉絲的專業性,有發行跟我說,他們覺得粉絲做的內容比發行做得都厲害,每個節點的節奏把握和策略安排都很細致。
今年春節檔預售,各家粉絲肯定也會填場、鎖座,影院經理之后再想調整排片就難了。但對于春節檔這么大的盤來說,可能粉絲的作用還是有限的。
《無名》,王一博
我可以透露點行業的潛規則、騷操作,就是每個大影管都會有片子參投,為了讓預售成績表現好,會在影管內部去鎖座。其他檔期不會做這種事,但春節檔沒辦法,競爭太激烈,預售會極大地影響排片。
排片的水就更深了,片方和發行方為了爭排片有各種手段,包括砸錢、恐嚇、挖墻腳等等。比如一些強勢的發行公司常年拿到的片子都比較好,他們會把春節期間各個影院的票房考量到后面影片的發行動作中,或者有的影院被抓到過偷票房的把柄,會被停掉后續所有片子的密鑰,那么影院就得想盡辦法支持這家發行方,所以影響排片的因素是很復雜的。
粉絲們真是為了中國電影操過太多心……希望他們不要有太大壓力,還是要多享受你們愛豆的表演,享受電影藝術本身。
《滿江紅》,易烊千璽
今年春節檔宣傳營銷大戰的亮點也不少,比如王一博在跨年晚會上驚喜透露定檔,《無名》物料對劇情和臺詞曝光很少,《滿江紅》發布了多組劇本殺一樣有游戲感、懸念感的人物海報,《交換人生》做了一些段子式搞笑短視頻,《中國乒乓》喚起體育迷懷舊情懷等。
對于今年春節檔各家的宣傳營銷,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點?
口袋電影君:《流浪地球2》這次發的預告挺有意思的,是大銀幕的畫幅比。《滿江紅》主打眾多人物角色,做得也挺有意思的。
院線電影資料庫:《羅曼蒂克消亡史》官微發過一條微博,說欠的電影票可以去《無名》這里還了,讓人無法理解……什么年代了還搞道德綁架這種營銷話術?再說《羅曼蒂克消亡史》是華誼兄弟的片,補給博納是什么邏輯?不知道這個號現在在誰手里,姑且算是小編或者哪個工作人員自作主張發的吧。
朱玉卿: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流浪地球2》,無論是它的物料,還是選擇合作的社交平臺、宣傳曝光的電影節都是頭部的,都很能吸引大家的關注,跟它的影片量級是匹配的。
第二個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是《熊出沒·伴我“熊芯”》,春節兩大觀影群體,一個是年輕人,再一個就是家庭觀眾,《熊出沒》讓家庭觀眾有了很高的期待,物料的品質、宣傳節奏的把控、宣傳工作的步步加強都做得很好。
《流浪地球2》,劉德華
回到開頭的關鍵詞,今年能成為新的“最強春節檔”嗎?說了三年的“報復性觀影”,會在第一批大規模陽康之后出現嗎?
口袋電影君:從總票房上來說,如果能夠跟去年持平,或者能到七八十億元就已經非常好了。我們做傳播的都知道圈層傳播,里面的人很嗨,然后再一點點影響到外面的人。最近確實很多普通網友、觀眾都參與到春節檔的討論中,但你說我們的父母輩、家里的小孩今年過年會不會去電影院,真的要打一個問號。
我今年投資了兩部電影,有一部前不久剛上,票房不如預期。我覺得需要關注一下春節檔預售,目前我聽說是下周四左右開。
但也不用太過悲觀,全球票房前20的市場里面,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都在其中,中國人是愛看電影的,看電影很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價值。
院線電影資料庫:去年春節的高價電影票讓很多觀眾打消了進電影院的想法,但今年我覺得影院也不會吸取任何的教訓,因為他們依然得解決財務上的問題。從《阿凡達:水之道》就能看出來,特效廳賣得不錯,票價也高,但三四線城市、普通廳上座率還是挺困難的。
這件事也不用主管部門出面,市場會自發調節的,只是希望能調節得快一點,別春節假期都放完了才降下來。
朱玉卿:我覺得還不能稱得上“最強”,2020年是觀影受到抑制,所以才出現報復性觀影,今年可能都達不到2021年的程度。
這個市場畢竟被疫情折磨了三年,觀眾確實手頭也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能把預期調得太高。很多觀眾對疫情風險也還是比較介意的。
2023年的電影關鍵詞,我覺得是“復蘇”,2023年一定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復蘇年。我們很期待電影行業飽經三年的磨難之后,能夠迎來一個好的發展契機,剛好最近新的電影局領導班子也上任了,希望中國電影行業能夠早日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關鍵詞: 三方預測今年春節檔電影誰是黑馬 誰是炮灰 誰扛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