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胖部 編輯|夏添
【資料圖】
“好可愛啊!”早在12月20日《熊出沒·伴我“熊芯”》“愛與守護”版預告片中,嬰兒熊大熊二形象的首次出現,就帶動了一波討論度頗高的傳播。而到目前為止,這對嬰兒熊的形象也依然是關于電影最火的話題之一,甚至已經有人分享嬰兒熊大熊二的飯制表情包。
這種打造話題的能力,可以證明“熊出沒”IP的價值,也從一個方面令人看到,為什么進入春節檔六年來,《熊出沒》系列憑什么成為最“穩”春節檔電影“年貨”。
一個最簡單的原因是,每一部《熊出沒》電影總會有新的驚喜。作為一個國民級的動畫IP,每年《熊出沒》依然會在類型和人物上做延伸,就像是屬于“狗熊嶺宇宙”的“what if…”系列,不斷拓寬著IP空間,給觀眾帶來新的情緒體驗。
就像今年除了以嬰兒熊大熊二吸引了不少關注,熊媽媽在電影里的形象也備受期待。包括此前,2021年的《熊出沒·狂野大陸》光頭強的多種動物形象,2018年《熊出沒·變形記》里還的童年光頭強,加上豐富的場景,平行時空、微觀世界、石器時代再到去年直接“上天”……
而始終不變的是《熊出沒》式的“合家歡”基調,歡樂、喜劇的敘事加上溫暖、治愈的主旨,與內容創新的持續相遇,才碰撞出了全系列在春節檔始終表現出的“穩”。
雙向奔赴的感人親情
情感濃度系列新高
“媽媽”是《熊出沒·伴我“熊芯”》破題的關鍵詞,而這個選題就決定了,即使放在整個IP系列來看,這部的情感濃度也是相當高的。
從目前發布的幾款預告片,很多深度觀眾已經分析出了電影的不少細節。一場森林中的大火中,對熊大熊二照顧有加的熊媽媽神秘離去,讓孩子傷心不已;多年后參觀機器人研究所,兄弟倆意外得到了熊媽媽的線索,而歸來的熊媽媽卻已經失憶,毛色變成一身雪白……
在這種親情敘事中,能看到主創們埋設的許多巧思,比如主題曲《星閃閃月彎彎》的MV里,熊媽媽帶著的那塊有星星和月亮圖案的寶石,也會讓資深觀眾瞬間理解其象征意義,那分別是熊大熊二脖子下方毛發的紋路——熊大是星星,熊二是月亮。而熊大熊二為了救回媽媽做出的努力,讓這種親情具有了雙向奔赴的情感張力,進一步獲得觀眾共情。
以親情為切入點,成為電影“合家歡”屬性的關鍵支撐點。母子之情是可以打破年輕和圈層局限的,以此展開的故事,即使是對于成年人,也會戳中其最柔軟的情緒。之前話題#熊大熊二找到媽媽了#登上微博熱搜主榜,詞條討論中有很多觀眾用了一句“真好”刷屏。
而故事里熊媽媽的選擇,也能給孩子一個溫柔的答案:不管何時,母親永遠愛你,也會為了保護你不顧一切。
這個春節檔,《熊出沒·伴我“熊芯”》或將用這種溫柔和感動,為親子觀影的所有家庭成員,帶來新年里最具情緒的記憶點。
在此基礎上,《熊出沒》最拿手的喜劇橋段插科打諢,消解了這種情緒可能帶來的感傷,而留下的是溫暖與治愈,并以團圓和歡樂的氛圍,在春節給觀眾送去一份包裹笑聲和感動的禮物。
歡樂、快節奏的敘事仍然是電影的主旋律,可以看到的是,《熊出沒·伴我“熊芯”》延續了系列相對夸張、戲劇化的鏡頭語言,并以人物刻畫的豐富性進一步凝練笑料,熊二繼續擔綱搞笑耍寶,而另一位搞笑擔當、出了故障的蛋糕機器人,也將以一系列陰差陽錯的故事讓人捧腹。
這樣的完成度,在系列“合家歡”的基礎上邁出一步。當惹了一身麻煩的熊二,仍然強調“俺也能保護你們”;當白熊唱起熟悉的歌謠,過去的真相浮現眼前,這個在未來科技背景包裝下,親情成為當下觀眾的開心果和解壓閥,以創系列新高的情感濃度打開觀眾認同。
《熊出沒》三件法寶
用科幻想象呼吁現實陪伴
關于《熊出沒》有個出名的段子,一位網友發現系列電影很好看,過年想去電影院看新作,卻覺得不好意思,就每年都把姐姐的孩子帶出來一起去看。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成年觀眾把看《熊出沒》列入過年行程,根據貓眼電影的數據,20歲到39歲的成年觀眾占到了《重返地球》全體想看的75%以上,雖然有一部分來源于陪同孩子看電影的家長,但從比例來看,不難發現還有不少成年觀眾是自發觀看的。
一方面,觀眾愿意表達對《熊出沒》的喜愛,有市場更加成熟、對看動畫有更客觀認知的元素;另一方面,這些成年觀眾中有不少是從小看《熊出沒》長大了的老粉,而能夠留住這部分受眾,可見《熊出沒》系列電影的完成度。
在這背后,是該系列制作升級、發展成熟后,掌握的三件法寶:類型化、新元素、強特效。不妨結合《熊出沒·伴我“熊芯”》一一分析。
從類型化角度看,歷年來《熊出沒》電影的核心任務都有著冒險片氣質,而且劇情都有著較高的完成度,比如此次以“找熊媽媽”和“破解鐵甲怪陰謀”兩條線索交織,依然延續了每部都有的“人物成長+拯救危機”敘事格局,在講述精彩故事的同時帶來感動。
而與IP自帶的喜劇混合后,形成了系列電影快節奏、有反轉又不乏情感觸動的觀影爽感;當這些類型元素與新題材相遇,也會碰出別樣的火花。
新元素成為每一部《熊出沒》電影的重要吸引力,也是極大降低觀眾審美疲勞的法寶,比如《熊出沒·伴我“熊芯”》就是以機器人AI技術展開故事,開頭就是熊大熊二被改扮成機器人的搞笑場面,而各種高端機器人的大戰又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部《熊出沒》電影都融合了科幻元素,呈現了一些當下較熱門的技術,包括《熊出沒·狂野大陸》的基因改造、《熊出沒·重返地球》的航空航天等,也承擔著向小朋友科普知識的動畫片責任。
而強特效滿足了相應的制作難度,可以看到《熊出沒》系列的畫面質感和細節都越做越好。比如此次海島場景有不少涉及到水,無論是熊大熊二和熊媽媽的毛沾水后的變化,還是蘇洛博士打濕的棉衣質感,都讓人印象深刻;幾場動作戲的完成度,也堪稱可圈可點。
進入春節檔六年來,《熊出沒》越來越成熟的敘事和制作,讓觀眾看到了“完全體”《熊出沒》電影的內容吸引力。
1月15日首映禮之后,許多成年觀眾尤其是帶孩子觀影的家長們,成為該片在社交平臺上的“自來水”,這些因為“孩子喜歡”而來的觀眾們,紛紛表示“前半段笑點很密集,但后半部分忍不住抹眼淚了,但沒有沉重感,很溫暖治愈”、“很適合一家人一起看”、“多了很多溫情的片段,非常感人”;同時,創新元素也獲得了很多認可,“人機大戰的全新冒險”、“科幻部分和視覺效果超贊,我和孩子看得超投入”、“感受到了制作上的誠意滿滿”。
這些創新元素不僅進一步豐富故事、帶來新奇體驗,也是以更加精彩的形式,為故事溫暖的主旨帶來了更好看的包裝,當春節檔的家庭觀眾進入影院,《熊出沒·伴我“熊芯”》也以科幻的想象呼吁著現實中的溫暖陪伴。
而當更多成年觀眾把看《熊出沒》當作春節標配,系列電影其實是把更多“小朋友”留在了觀眾席,并以子供向IP特性吸引下一代“小朋友”,形成了良性的發展和增量。這也意味著IP的價值持續提升。
不只是最“穩”的春節檔電影
《熊出沒》的IP粘性表現在系列電影的票房上。自2017年《熊出沒·奇幻空間》殺入春節檔后,《熊出沒》IP就實現了與春節檔的綁定,歷年票房穩定在5.21億、6.05億、7.17億和5.95億元,2022年的《熊出沒·重返地球》更是直接拿下9.77億票房,貓眼評分9.4創新高。
也正是這波票房表現,讓行業認可了《熊出沒》的“穩”。而每年都會問的一個問題是,今年的《熊出沒·伴我“熊芯”》還能否保持之前的表現?
如今看來,2023年春節檔仍然懸念重重,而且其特殊性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一是在此前行業恢復情況始終不明的情況下,今年整個春節檔市場如何難免存疑;二是頭部電影的競爭環境仍然不次于往年,而為了應對外部影響和公司壓力,相關制片方也會有加強競爭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看到《熊出沒·伴我“熊芯”》的優勢。
一方面仍然要強調《熊出沒》IP的市場價值。2017年LIMA國際授權業協會聯合權威調研機構BRAND TRENDS發布報告顯示,《熊出沒》品牌認知度位列全國第一;而每年春節檔一部《熊出沒》,這樣的連貫性和粘性逐漸讓《熊出沒》成為過年觀影儀式感的“剛需”。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年這部電影本身的品質,相比去年取得票房口碑新高的《熊出沒·重返地球》,在延續了科幻元素和制作水準外,更強的情感濃度正在帶動新一波討論熱點,包括#熊大熊二找到媽媽了#、#熊大熊媽的雙向守護#等話題先后成為全網熱搜。
截至目前,《熊出沒·伴我“熊芯”》在貓眼、淘票票的想看總人數已破50萬,且在雙平臺依然都具有單日破萬的熱度基礎。
第六次進入春節檔,《熊出沒》動畫電影繼續作為電影“年貨”,為“合家歡”受眾帶來歡樂與感動,也以新的內容吸引著更多元的觀眾。“穩”字背后,這個經典國產動畫IP繼續在春節檔扮演著頭號種子的角色,值得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