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鑫宇失蹤后的106天,終于有了最新消息。
一具穿著胡鑫宇衣服的尸體,在學校附近的山上被發現,呈縊吊的狀態,經檢驗后確認是胡鑫宇。而在這之前,無論是在鐵路沿線,或是孩子可能出現的地方,警方和家人搜救時都沒有半點消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然而從學校失蹤的胡鑫宇,在宿舍樓到教學樓之間,不到百米的距離就憑空消失,直接給這起案件蒙上了一層懸疑色彩。
消失的胡鑫宇到底遭遇了什么?為何他恰巧在監控盲區失蹤不見?而唯一攜帶的錄音筆究竟有何用途?
目前一切都是疑點,但胡鑫宇案件卻讓人聯想到了去年熱播的懸疑劇《消失的孩子》。上小學的孩子在自己的小區消失不見,并且被警方鎖定的距離更短,僅僅只是在一棟不帶電梯的五層單元樓內。
這起兒童失蹤案是在一個十分尋常的早晨發生,楊遠一家住在青嵐苑小區17號樓的1單元401室,由于家里的分工是女主外,男主內,因此楊遠每天都要接送兒子上下學。
這一天與往常沒什么不同,媽媽依舊催促著兒子小莫趕緊出門上學,并且目送兒子下樓,楊遠則與往常一樣提前下樓開車,并且將車停在了樓道的正門口,只要孩子從樓道口出來,就一定能看到爸爸的車。
雖然小莫因為媽媽的嚴苛教育痛苦不堪,但不至于叛逆到躲著爸爸的車,獨自一個人偷偷跑掉,因此在排除了孩子跑出小區的可能性后,孩子消失的范圍就被鎖定在了這個單元里。
在發現孩子消失不見的6分鐘后,楊遠和妻子找遍了樓道,并且挨家挨戶敲了鄰居的門,除了302的房門沒有人開以外,其他鄰居家中都沒有小莫的蹤影,并且鄰居都表示沒有看到小莫。
這就使得小莫的失蹤成為了一起懸案,在找尋孩子的過程中,通過警察的視角發現了許多端倪和細節。比如楊遠的父親偷偷地在口袋里藏了一張紙,并且還訂了回老家的機票,但孩子的媽媽對這些都并不知情。
此事的嫌疑放在了楊遠的身上,他很有可能是想與脾氣火爆,又一直對父子兩人不停打壓的妻子離婚,才把孩子藏起來,不讓妻子見孩子,再加上他藏起紙張的動作莫名其妙,警察很快發現了這些疑點。
但楊遠向警察解釋了原因后,便解除了自己的嫌疑。原來孩子有多動癥,他不希望警察在找人時將他當成一個病人看待。盡管在兒子剛消失不久,作為父親的楊遠沒有表現出像妻子一樣的焦灼狀態,但他不會為了與妻子賭氣而做出傷害兒子的舉動。
這就使得所有的懸念都放在了沒人在家的302室,恰巧此時302室的小女孩許恩懷回家拿課本,警察和她一同進入了302室,但找遍了各個角落都沒有發現孩子的身影,夫妻兩人陷入絕望,但緊接著新的嫌疑人出現。
最有可能傷害孩子的有三人,一個是每天穿著一身西裝的元午,由于這一角色初亮相時看起來像是得了重病一般,十分陰鷙,很難不讓人將他與殺人狂魔聯系到一起。
另一個是因為在房間中遭遇了強J而對周圍的男性十分警惕的林楚萍,但由于始終沒能找到兇手,再加上林楚萍在這件事之后經常失眠,并且對周圍的男性產生懷疑,致使身邊的人認為林楚萍可能存在精神問題,她也有了重大嫌疑。
還有一個是302的小女孩父親許安正,他的工作是一家建材店的老板,在孩子失蹤后,警察找到302時,他表現得有些緊張,而小女孩許恩懷的種種舉動也十分反常,因此許安正的嫌疑同樣不小。
劇作牽扯出另外三位的嫌疑人,將他們串聯到一起,是從袁午開始。他有著不錯的學歷,也曾有體面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但自從染上賭博后,家庭徹底破裂,他與父親兩人相依為命。由于特殊的疾病,讓他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只能依靠父親養活,成了妥妥的啃老族。
袁午在小區里碰到小莫的那天晚上,他的父親去世,本來就沒什么經濟來源的袁午,就靠父親的養老金活著,為了能夠讓自己活下去,他只能想辦法瞞下父親的死,試圖將他的尸體藏在出租房內,繼續領父親的養老金。
他在買瓷磚的過程中,碰到了同小區的許安正,也是在改造房間時發現了出租房的構造問題,由此又將女房東林楚萍的往事勾起。
在特定的空間中,用打亂時間的方式連接起整個故事,將本沒有懸疑的人物變成可能綁架小莫的兇手,又將真正的兇手隱藏起來,直到最后才給出答案。人物之間看似毫無聯系,但實則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劇作的懸疑感直接拉滿。
這部懸疑劇既讓觀眾通過劇情以及劇中的人物,解讀小莫失蹤的真相,找到幕后的始作俑者,同時也將不同的家庭模式擺在臺面上。有人對孩子的教育過于苛刻,讓整個家庭氛圍都變得窒息,也有人對孩子疏于關懷,從而導致孩子心思敏感。
這部懸疑劇的精彩之處在于通過一起監控死角的失蹤案,直接扒出了整棟樓的秘密,揭露人性的多面,也將許多現實的社會問題擺了出來。
但《消失的孩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孩子小莫竟然會在自家樓道里消失,消失的原因又是什么?在警方調查的過程中,又撞破了林楚萍性侵案和袁午家的“藏尸案”,一案勾起一案。
孩子之所以“消失”,很有可能是在其離家出走的過程中,撞破了這些隱秘的案件。
劇中孩子消失,是媽媽在家門口看著他下樓、爸爸開著車在樓梯口等候,看似安全的環境下孩子卻失蹤了……
這樣的劇情,不免讓人聯想到現實中胡鑫宇的失蹤案,同樣是消失在了看似安全的環境中、同樣本是小范圍內的搜索,卻變成了大規模的搜救,100多天的時間沒有任何消息,讓許多網友猜測胡鑫宇也極有可能是撞破了其他犯罪現場才會被“處理”,可憐的孩子……
但目前案子沒有披露太多的細節,希望不要是現實版《消失的孩子》。但無論是《消失的孩子》還是現實版的胡鑫宇案,最危險的是經歷著未知危險的孩子,最心痛的是不知道真相,不停尋找的父母。對于他們來說,等待孩子失蹤真相的時間,恐怕是一生中最煎熬也最漫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