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狂飆》迎來大結局,京海的天也終于迎來了放晴的一天。
劇組一眾演員都送上收官小作文,這里要點名張頌文和林家川倆兄弟,強哥和小龍,真的太會寫了。
(資料圖)
#太長了,就放部分吧#
在一眾演員發文告別時,唯有張譯,從始至終,譯言不發。
劇播期間,微博沒發宣傳,沒接受媒體專訪,唯有工作室認真為劇吆喝。
甚至,《狂飆》一收官,他還刪了去年9月發的唯一一條宣傳博。
粉絲的解釋是:張譯上一次上線時間是1月22日,微博不是他刪的,是bug。
但微博工作人員也有回應,說是用戶自己刪的。
譯帝為什么不宣傳《狂飆》,已然成了2023迷霧劇場的最大懸疑。
有網友調侃:上次見這番場面,大概還是成毅的云歌會。
網上更是眾說紛紜,張頌文和張譯粉絲都已經打了好幾架了,中生圈滿是腥風血雨。真正張公案。
一個沒動作,一個不僅在微博認真營業,還翻牌了各種和張譯相關的微博,還給《滿江紅》打call。
還有很多人認為,張譯的冷漠,是因為劇的戲眼和宣傳重點都在張頌文身上。
但細心的網友應該可以發現,張譯本人雖然沒宣傳《狂飆》,但營銷并不少,譯帝沒有完全舍棄《狂飆》。
比如,#張譯演技夠導演嘮一輩子#,我們在44歲的張譯身上看到了少年感。
譯帝還是《狂飆》的藝術總監,不僅對安欣這個角色進行二創,還設計豐富了不少劇情細節。
#粉絲:譯帝設計了那么多名場面就是最好的宣傳了#
本人還是個勞模,這兩年一直無縫進組,認真拍戲。
早有#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現有#譚卓 查查張譯#
不僅有演員向的,還有不少搞笑向的。
張譯曾被熊貓襲胸,還被咬得男性乳腺發育。
他曾寫過一本名著,叫《不靠譜的演員都愛說如果》。
哦,也沒忘了為后續作品做鋪墊,新劇路透也來了。
就……雖沒參與明面上的宣傳,但倒是也沒放過《狂飆》這波熱度吧,那張譯為什么不主動宣傳呢?
突然想起,去年有小姐姐說過,她一個在廣東某劇組打工的閨蜜,和她八卦說:組里的導演和男主,都很軸,因為藝術理念分歧,在拍戲期間鬧得不可開交,幾乎到了下戲不再說話的地步。
當時因為組里沒什么流量帥哥,也沒什么緋聞男女,我就沒上心打聽,現在想想,可能這時間對上了。
但這也不是譯帝第一次不配合劇宣了。
《狂飆》要是放在十年前,估計標題就是這樣了。
人設扁平,劇本被改,劇組鬧掰,這事在《北愛》就發生過一次。
當時張譯和陳思誠、李晨剛拍完《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還都簽在了華誼,簡直是同穿一條褲的好兄弟。
陳說要轉型做導演,要拍《士兵突擊》版的《奮斗》。
李晨和張譯,一個貢獻出自己連載多年的原創小說《無敵》做劇本,一個推掉片約低片酬用演技全力支持,最終成就了——
陳思誠為了泡妞“自導自編自演”為賣點的《北京愛情故事》。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起完成的小組作業,另外兩個人提供素材、寫劇本、疏通關系、找演員,忙到最后,pre發言的同學和評分的老師說:對,全部都是我做的。
如果角色好也就算了,李晨尚且撈到一個單純善良、講情義的吳狄,輪到張譯就變成了利己市儈的鳳凰男石小猛。
為了20萬和前程,可以把女友拱手讓給別人,為了報復,還性侵了喜歡陳思誠的林夏。
最后石小猛眾叛親離,女友、兄弟全部離他而去,自己去法院自首謝罪。
這個角色在當時被觀眾罵得最慘,直到現在還有人評論他:勢利眼、沒骨氣、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設不討喜也就算了,陳思誠為了突出自己和佟麗婭的cp線,還砍了許多張譯的戲。
張譯也不干了,直接對媒體說:不喜歡這個劇本,當時接是因為沒看本子。
還透露劇本里的石小猛人設更爛,是滿嘴臟話、非常不堪的人,自己已經“頂著壓力修改過劇本了”。
這廂張譯對媒體大罵角色人設,那廂陳思誠接受采訪稱角色都是為演員量身定制的。
頭花扯到后面,張譯直接對媒體承認:是的,我們鬧掰了。
坊間傳張譯不宣傳《北愛》,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和張歆藝避嫌(倆人也鬧掰了)
關系好的時候,倆人從電視劇合作到電影N搭,緋聞滿天飛。
后來張歆藝和《匹夫》的導演楊樹鵬好了,三角劈腿傳言甚囂塵上#楊樹鵬是張譯介紹她的#
拋開這些和制作組間的血雨腥風,能讓譯帝0劇宣的原因,就只有單純的看不上了。
比如他和李小璐的《守護麗人》。
《狂飆》尚且能撈到一條微博,《守護麗人》只撈到了一個贊……甚至主演之間連表面工夫都懶得做,也不互關。
當時的猜測也有很多:張譯和李晨關系好,李晨和李小璐又是前任balabala,還有說:低調點是為了不刺激某小生。
要我說,豆瓣評分4.9還積壓了3年的老劇,人情也還夠了,至于宣傳么——有什么必要宣傳主演電視劇評分倒數第二爛的劇啊。
從劇組到合作搭檔,那些年,譯帝的不和傳聞有很多。
但在新聞稿里,大家的回復都很統一——
《八佰》宣傳期管虎開玩笑說“之后不會和張譯再合作,不管這次合作的《八佰》有多么成功”,理由是:怕因為大家都稱贊張譯的演技好,都忽略了我這個導演的存在。
和張譯合作《光榮時代》的黃志忠調侃過:“收視率再高也不和他再次合作了”,原因是:都看他,到時誰看我啊!
大家都承認張譯的戲好,但另一面,只能說他是個“戲瘋子”。
張譯也承認自己是不好合作的演員;
早年張譯為了做演員,考了北京戰友話劇團學員班,一開始還能跑跑龍套,可因為他太“較真兒”,總想自己加戲,豐滿人物。
于是在話劇團的9年,張譯始終是場記、打雜、搭臺、后勤,什么活兒都干,但上臺機會很少。
后期譯帝成了公認的好演員,也依舊是不好合作的那個。
他曾經問海清為什么敲定他來出演《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男一號,海清說自己很能理解被人傳成“不好合作的演員”究竟是怎樣的演員,一種是耍大牌,一種是對劇本、對表演很較勁。
“我確實是后者。我不是耍大牌的人,也沒長耍大牌的臉,但我的確經常在現場修改劇本,而有些人對演員修改劇本深惡痛絕。”
海清也爆料過,張譯在拍攝現場因為編劇摔本子,摔完大家都不說話了一度很尷尬。
結果被主持人戳破真相:海清老師真是善良啊,其實那個火不是因為編劇,也有你的一部分。
海清一臉的不相信,于是節目當場播放了張譯的道歉音頻。
氣得海清要去現場通話對峙,結果被張譯一句“你想我怎么說”,粗口說了一半吞回去的海清,宣布再也不跟張譯合作了。
譯帝也有不想合作的人,當然跟戲有關。
比如孫儷。
拍《辣媽正傳》的時候,他和孫儷搭檔演夫妻,拍到后期時,兩人已經十分默契,會下意識做出一些劇本外的親密動作。
可正好拍攝地在上海,鄧超總是不放心,經常帶著狗帶著孩子跑去探班,張譯“煩了,心里很恨”。
特別是親密戲份不知道怎么演,總感覺尷尬,最后是孫儷連哄帶騙讓鄧超離開。
所以,回到《狂飆》,有這么一個藝術總監,在現場“客串”編劇、執行導演、演技指導、道具師的存在,同樣又軸又直脾氣不好的導演能不省心嗎?
有張譯是《狂飆》和觀眾的福氣,但不一定是導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