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國電影業的復蘇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話題,尤其是《流浪地球2》在北美和英國等市場引發的熱潮。外媒指出,這一輪大片熱映的背后,是中國電影業的全面復蘇。
據北美專業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的數據顯示, 截至1月29日,登陸美國僅一周的《流浪地球2》就已經拿下超過300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目前北美票房前十的電影。在歐洲市場,《流浪地球2》在英國和愛爾蘭的58家影院上映。據英國“每日銀幕”網站統計,該片首個周末票房就達到了240萬人民幣,創造15年來華語片在該地區的最佳開局。
此外,《流浪地球2》還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上映。據悉,該片不久還將在東南亞等地區放映。
(資料圖)
2023年開年,《流浪地球2》在海外的熱映顯示出中國電影正以成熟、積極和自信的面貌走向全球電影市場。
用東方哲學敘事征服海外觀眾
對海外華人來說,選在中國農歷正月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更引發觀影熱潮。在洛杉磯、溫哥華等華人較多的北美城市,《流浪地球2》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在北美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流浪地球2》的“番茄值”為8.1,觀眾好評度高達97%。評論稱,該片是一部“快節奏的科幻電影”“敘事宏偉”“角色幽默,有戲劇沖突”也“非常燒腦”。
《流浪地球2》英國及愛爾蘭的發行方Trinity CineAsia電影發行公司總經理貝雷爾1月22日在倫敦首映禮上表示,《流浪地球2》為在好萊塢之外實現大制作電影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在傳統電影制作框架之外拍攝科幻類電影帶來很多啟發。有英國網友表示,盡管提前數天訂票,但是也只能搶到邊上的座位, “從沒看見一部中國電影在英國這么火爆”。據在英國的留學生透露,在當地電影院,許多觀眾在電影結尾處自發鼓掌,致敬這部中國科幻電影。
▲圖為IMDb給《流浪地球2》的打分。
在亞馬遜旗下以專業和嚴厲著稱的電影資料網站IMDb上,《流浪地球2》獲得了8.0分的好成績。
有一條精選評論寫道:
“《流浪地球2》從東方哲學的角度講述了一個災難故事,強調了人類作為一個團隊應對壓倒性危機的重要性,這與西方電影敘事中突出個人英雄主義單槍匹馬拯救地球是大為不同的。”
另外有評論如此寫道:
“如果你放棄了所有對中國電影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那么《流浪地球2》絕對值得一看,”
中國電影的亮眼表現在海外引發觀影熱潮和諸多好評,但 也有些美國媒體的評論卻硬生生將其“政治化”,顯得陰陽怪氣。 比如《紐約時報》對于《流浪地球2》的評論,弦外有音地指出影片主題“漏洞百出”,稱其“充斥著夸張情節和突出的民族主義思想”。不知道上百年來不遺余力渲染“美國拯救世界”的好萊塢看到這段評論作何感想。
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今年截至1月31日18時,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突破100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美國同期的4.86億美元。海外媒體紛紛指出,這一輪大片熱映的背后,是中國電影業的全面復蘇。英國《金融時報》還注意到了中國電影對中國觀眾的吸引力已經開始趕超好萊塢,比如《長津湖之戰II》的票房就比同期在中國熱映的《阿凡達:水之道》高出一倍多,“2022年中國票房前十的電影中,只有兩部來自好萊塢”。
中國電影市場回暖讓世界經濟備受鼓舞
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回暖,讓好萊塢備受鼓舞。迪士尼公司的《阿凡達:水之道》迄今在全球范圍內拿下20.74億美元的票房,成為歷史上票房第四高的電影,其四分之三來自海外市場,中國市場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金融時報》稱,中國電影院線的全面復蘇,給好萊塢帶來機會。迪士尼制作的兩部漫威電影和華納兄弟公司的一部電影即將在中國上映。
美國著名經濟分析機構會議委員會中國經濟與商業中心負責人阿爾弗雷多·赫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優質好萊塢電影重返中國,以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和社會正全面復蘇,而且也釋放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歡迎國際合作的信號,這“有助于改善西方對中國的看法”“吸引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從而利好中國經濟,提升中西方之間的信任。
▲1月27日,游客在四川省西昌市建昌古城游覽。
《金融時報》報道援引前好萊塢電影公司高管芬頓的話說, 中國將重回全球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但中國國產電影而不是好萊塢電影將是中國影院的主角。彭博社則指出,影院的繁榮是中國經濟在重新開放后大幅反彈的一個側面。剛剛過去的1月份,中國制造業和服務業都在過去四個月中首次重現擴張,尤其是農歷新年更刺激消費和旅游的增長,“今年春節,中國國內旅游高達3億人次,達到疫情前的90%”“旅游景點人滿為患,電影院里擠滿了人”。
報道稱,中國經濟活動的升溫對世界經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全球經濟正在降溫,要靠中國經濟復蘇來抵消其他風險。(作者丨張松、沈欽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