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 阿輝/圖/視頻)2月8日,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北京主辦2023年春節檔電影現象研討會,邀請多位業內專家、從業者參與,包括《滿江紅》編劇陳宇。
陳宇除了是編劇,也是北京大學教授,電影產業研究者。談到對春節檔的看法,陳宇說,春節檔不同于別的檔期,平常日期是經常看電影的人,或者對某個類型感興趣的人去看,春節檔非常特殊,只有這一個檔期是出圈兒的,是電影界同仁一起努力向全國人民交的答卷,一定會產生高的票房,上映的電影有社會影響力,產生很多現象,很多事件。“三年疫情后,電影人齊心協力,克服各種困難,目前來看取得了成績,我是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的。”
他還談了自己對類型化、新主流電影的思考,并表示未來的創作會沿著類型電影、新主流電影的方向前進。
“創作的時候有兩個關鍵詞對我起作用,第一個叫‘類型電影創作方法論’。中國電影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工業化體系的建設走向系統化和完善化,但是有一塊,類型電影的理論和方法論還有發展空間。
這些年我們類型電影的意識在得到強化,今年春節檔所有的電影都有類型意識。類型電影本質上是對文化產品的分類方式,讓觀眾和創作者相互尋找,這種尋找越準確,對產業的建設越有效。
第一,我們要對類型電影理論進行建設和研究。第二,創作中盡量準確把握類型的要素,哪一個類型觀眾期待看到什么內容,盡量準確做到這一點。第三,不能把類型作為一個窠臼,要利用觀眾的期待進行創新和突破。
第二個關鍵詞是‘新主流電影’,這個是學術界新提出的概念,我特別喜歡這個概念,有中國電影發展方向性的指引。
新主流電影承載的內涵和主旋律電影是有區別的,是原來的商業電影往主流價值觀靠攏的趨勢,這在產業上是特別有活力的趨勢。主旋律電影是意識形態和宏大敘事占主體,新主流電影是大眾主流價值觀占主體。《滿江紅》《流浪地球》《無名》《中國乒乓》都具有新主流電影的敘事特質和主題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