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狂飆》劇組張譯的風波不斷升級,與劇組乃至演員不和的傳聞沸沸揚揚。
-01-張譯角色在《狂飆》實體書中不翼而飛
有網友分享了《狂飆》的實體書籍,結果發現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占據了書籍的半邊天,要知道不管是網絡平臺,還是電視劇制作方,都將張譯放在首位進行宣傳的。
【資料圖】
雖說高啟強這個角色是大家的心頭好,但畢竟是個反面人物,用“安欣”豈不是更穩妥些嗎?而據網友反映,安欣不翼而飛了。
除了張頌文之后,第二個出現的人物是“孟鈺”,然后是“吳忠”。
這波操作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張譯去哪了?
難不成網絡傳言都是真的?張譯和制作方發生矛盾,所以被“驅逐出境”了?
對于這一點,網友十分不理解,認為實體書一定是搞錯了,就算雙方之間有矛盾,也沒必要這樣吧,張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隨著流言蜚語不斷發酵,官方和張譯的團隊都發布了聲明,但網友們完全不接受,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時,一個名叫劉若清的演員直接“內涵”張譯,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此人在《狂飆》中飾演安欣的徒弟,但在現實生活中,她說話很不客氣,網友打趣“清姐,嫁給安欣好不好”?
她毫不留情地回答:我怕我伺候不了,甚至稱與張譯合作后,“一輩子都不想見”了。
如此冷嘲熱諷是否表明了,張譯在表演期間真的存在過錯?
而且回顧劉若清的社交平臺,我們不難發現,她感謝了所有人,唯獨忘了張譯,對此,有網友猜測,可能是因為戲份問題,她對張譯感到不滿,所以才會借機內涵。
當然,隨著爭議越來越多,劉若清在2月9日給出回應,表示一直很喜歡張譯老師,不但喜歡演技,也喜歡張譯的為人。
留若清話鋒突變,讓吃瓜群眾一下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狂飆》帶給大家驚喜,也帶來驚嚇,電視劇雖然落幕,但風波卻源源不斷。
不管真相究竟是什么,希望大家有點格局,別那么較真,更別胡亂揣測,尤其是那些暗戳別人的人,有不滿情緒說出來,沒有的話別瞎說,搞得輿論一浪接一浪。
除了諸多內幕被曝光之外,演員片酬也引人注意。
-02-張譯片酬曝光,是張頌文四倍?
有知情人透露,說《狂飆》劇組的主演片酬差距很大,比如說張譯,拿到3000萬片酬,平均算的話,一集片酬是75萬元。
至于張頌文老師,一個版本傳張頌文總共片酬也就35萬元,細算一下,每集的片酬是9000塊。
聽到這個說法,很多人都大吃一驚,因為在電視劇熱播期間,就有很多類似的傳聞,如今想來,難不成是真的?
也有了解圈內行情的制片人透露,張頌文片酬應該在500萬左右,下部戲可破千萬,而張譯的片酬依然很高,約2000萬。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張譯的片酬竟然是張頌文的四倍,怪不得張頌文說,國內有99.5%的演員生存堪憂,有的一年才賺幾千塊。
咱們再說回《狂飆》,雖說張譯在《狂飆》當中飾演男一號,但張頌文的“高啟強”似乎才是整部劇的看點,他的熱度和國民認可度也已經超越張譯,這點是有目共睹的。
當然,張譯在劇組或許還擔任其他職務,也有相應勞動報酬。
如今,張頌文爆火,網友對他的演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以至于網友聽到這樣的傳言,紛紛為張頌文鳴不平:他的片酬不應該是這樣的。
其實,娛樂圈是個很殘酷的地方,片酬不僅僅和演員的演技掛鉤,更和演員的名氣掛鉤,這番話可能聽起來很刺耳,但你不能不接受,這就是現實。
如果照這樣算的話,筆者覺得,高葉的片酬或許也會比張頌文高,她雖然不是一線演員,但大大小小的電視劇也拍了不少,至少之前比張頌文名氣大些。
而且高葉還擔負了角色塑造的一些任務,比如自身角色的化妝,當然或許都是義務的。
說出這番話,一定會有人出來罵我,咱們只是就事論事,雖然當年張頌文在《隱秘的角落》等作品中發揮出色,但他在影視圈的地位很尷尬,一直都是配角或是龍套,從沒挑起過什么大梁。
這一點張頌文在《演技派》中有所透露,他真的是一路摸爬滾打吃苦過來的。
雖說如今爆紅了,但之前境遇實屬尷尬,片酬低也在情理之中。
-03-
張頌文曾表示,高收入的演員只有很少一部分,網友看到的恰恰是那很少的一部分。很多演員別說發財了,能維持溫飽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他自己,一年三部戲,拿到手里不足百萬,對于一般人來說,已經是天價了,但在演員的圈子里算的話,真心不高。
對了,三部戲不足百萬,一部戲最多也就三十萬上下,這和上面網友的爆料基本一致,所以說,此消息有一定的可信度。
對于未來的打算,張頌文毫不掩飾,坦言希望自己被大眾認可,因為只有紅了之后,片酬才會越來越高。
從不掩飾自己的內心,張頌文的真實和坦然讓網友好感十足,像他這樣的演員,娛樂圈真的很難遇到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和張頌文作比較的話,張譯的片酬實屬不低,但細看《狂飆》的制作團隊我們可以發現,張譯不僅僅是演員,還是此劇的藝術總監。
換句話來說,假設3000萬是真的,他掙得或許就是雙份工資(這一點咱們在前面也有提到)。
作為一個百億票房男演員,這樣的片酬在娛樂圈也很親民了。
回看《狂飆》整個制作團隊,據說投資7個多億,此劇拍攝時間是120天,加上取景費、群演、服裝等等,洪伙覺得他們完全有能力請大牌演員。
根據很多媒體爆料,劇組當初是要請楊洋的,至于最后為何沒請成,筆者猜想或許就和片酬有關。
除了網傳張譯三千萬片酬之外,演員李一桐被媒體曝出的片酬是2100萬,也就是說她一集50萬。
這可是千萬級別的工資了,如果說報價是真實的,著實不低啊,
回看這些年,李一桐的流量一直很高,再加上她演技可以,本身的起點就已經很高了。
有網友爆料,李一桐其實蠻低調的,她屬于那種報價高,實則拿得低的那種,每次公司談好價格,她總會降一些,很會做人。
講實話,她很聰明,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李一桐片約不斷,部部都是女主角了吧。
回看《狂飆》,成功打破央視八套九年來的收視冠軍,平均收視率高達百分之2.5。
張頌文雖說不是一線演員,但他即將成為一線演員,畢竟《狂飆》的大梁是他挑起來的,身價暴漲是遲早的事兒。
結術語:
細看這娛樂圈,其實也挺公平的,除了少數使用不正當手段上位的明星之外,其他演員基本靠實力,因為只有靠實力說話,才能經久不衰。
像張頌文這樣的演員,還有千千萬萬,他們不缺演技,缺的是機會。
《狂飆》片酬的爭議,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只有演技出色,才會被大眾認可,博取來的流量只是曇花一現,經不起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