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演員涉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雖然演員含笑涉毒是發生在十幾年前,并且之后已經出演了10余部影視作品,可是還沒有躲過這一次劫難。
畢竟《狂飆》太火爆了。每一個演員都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相關資料圖)
知名大V胡錫進點評《狂飆》刪除涉毒演員戲份,進行了“該不該被永久封殺”的探討。
他首先引用輿論給出的不同意見。
支持永久封殺的,引用了總局此前的通知,也就是有吸毒、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者是不得參與節目制作的。
認為應該給劣跡藝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機會的,引用了《禁毒法》和《監獄法》中的規定,戒毒人員不受歧視,應該享受平等的權利,并且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所以說不管哪一方,都有足夠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觀點。
而胡錫進又是如何認為呢?
他說道,從時間上來說,含笑已經出戒毒所已經10年了,又做過禁毒大使,也沒有發現再吸毒行為,所以主張社會應當把他作為改過自新者對待,給他出路,包括允許他重操演藝職業。公眾接受不接受他,由市場來決定。
在這里特別指出的給他出路指的是演藝職業,畢竟如今的他主要是靠演藝職業謀生,首先需要給他機會,然后至于是否可行,要看市場情況,也就是公眾的接受程度。
當然不得不說,老胡依然還是老道,給人機會,但是機會又存在不確定性,因為演藝行業歸根到底還是走向市場的,所以最終是市場說了算,即使有了機會,沒了市場,依然還是艱難。
而對于這一次含笑《狂飆》中的戲份被刪,恰恰就是市場力量的結果。
也就是老胡說的給了機會,但是市場卻不接納。
最終得出結論,含笑并沒有被“徹底封殺”。
除了給了演出機會,另外社交賬號也是依然存在,并且還發文道歉了,獲得了不少人支持。
這就是沒有封殺徹底。
但是對于《狂飆》來說,畢竟不僅僅是含笑一人的,并且戲份十分有限,在市場輿論壓力之下,為了整部劇,所以最終刪除相關戲份片段。
這就是“輿論博弈中反對他的公眾意見占上風的結果”。
對于這樣的結果,不管是含笑本人,還是其他人,不接受也得接受。
但是胡錫進又說,堅持支持對毒品零容忍的態度,但是對待像含笑這樣一個藝人來說,還是需要區別對待的。
他認為“鼓勵犯了錯的人在哪跌倒,經受應有且足夠的處罰后在哪再爬起來,對悔過者給予必要的包容,我認為支持這樣的社會原則與打擊毒品同等重要”。
具體到含笑個人身上,就是曾經被抓,已經解毒,并且已經為之付出了沉重代價,也愿意悔過自新,又是戒毒形象大使,如果能夠允許他重返演藝圈,展現的恰是正能量的感召力。老胡認為“這樣做是社會有秩序和有包容的平衡,體現的是既嚴厲又有溫度,更能夠激勵所有人,包括失足者進步”。
前提是零容忍態度,然后給予適當的包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社會秩序平衡的體現,也會給整個社會極大的活力,從而才有更多創造性。不然就是太過壓制,不利于和諧。
當然,還有觀點認為,對劣跡藝人的封殺只是限于演藝圈,并不是全行業,而老胡說道這種觀點發出的信號就是永不原諒。個人可以如此,但是整個輿論場不應該如此認為。
老胡更是直言“世界上沒有其他社會的演藝群體全部由沒有劣跡前科的藝人組成”,所以說道,在必要時呼吁“嚴打”,而不能長期如此,因為如此的話,將會促成社會過度體制化、管制化。而從長遠看,他也說道,這樣做肯定不符合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
當然像胡錫進這樣的觀點還大有人在,比如某大V說道,如果一個人戒毒后,十年都未再吸,且無其他劣跡的,應該給他機會。法治的終極,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判決書上沒有“剝奪終生演出權”,就該給機會。 ????
當然對于業內人士來說,也實屬無奈。
導演高群書說道“藝人有問題,最可憐的是片方。其實事先對藝人都進行了調查和評估,但誰能料到呢? ????”
也的確如此,有時盡管已經做盡了調查,但是依然還是會有所疏漏,最終某藝人出事,作品最受影響,或者刪減戲份,或者直接被下架,或者AI換臉。就像即將在央八播出的《風雨送春歸》,因為演員出事,整部劇一拖再拖,最終AI換臉解決,可是效果已經慘不忍睹了。
“劣跡藝人”到底該不該永久封殺,顯然這是沒有答案的討論,畢竟所牽扯的面太廣,尤其對于這個特殊的圈子,并且不盡成熟的階段,這一問題將繼續討論下去,而對于各方來說就首先要做好自己該做之事。
關鍵詞: 胡錫進點評狂飆刪除涉毒演員戲份 含笑該不該被永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