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月14日是情人節,這個情侶們看電影的看電影,玩游戲的玩游戲,吃喝玩樂的吃喝玩樂。國內流行文化產業也相應給了些文化作品供情侶消費,這當中除了上映的愛情片,在晚上還有一個當紅樂隊發了一張新專輯。
那就是告五人的《帶你飛》,大家看看這些歌曲的名字,什么《又到天黑》《我無法克制自己》《我想要占據你》。嚯,結合情人節真的是給你量身定制了。
(相關資料圖)
當然,如果只是名字走向也沒有什么,畢竟音樂人怎么寫歌曲是人家的自由。最關鍵的問題還在于這張專輯的評價真的太糟糕,都達到情情愛愛的短視頻神曲的程度。
我相信可能不少人是2022年才聽說過支樂隊,畢竟他們好幾首歌曲在去年開始爆紅。不過,伯光君作為一名華語獨立樂隊迷,這支樂隊早在2019年第一張專輯就已經聽過了。當時評價就是這是一支有機會大流行的流行樂隊,上限可能有限,沒有想到這么快。
剛火就要“糊了”?告五人難成五月天?答案比你想象的簡單
這個從音樂角度去分析,一首歌曲無非就是詞曲編唱,制作和混音等等。如果延伸到歌曲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音樂風格的探索,定義和引領,什么意思呢?
西方音樂為何發達,人家音樂風格就有古典、雷鬼、爵士、流行、搖滾、朋克、金屬、藍調、拉丁、鄉村音樂、電子舞曲、新世紀、民謠等等。我們都知道西方音樂風格還不止這些,人家相互間還可以融合。
最關鍵的是近現代音樂體系是人家奠定的,全世界其它國家除了特殊語言的特殊發音方式,還有不同文字的歌詞。都是在西方音樂體系上面做道場,這當中西方表兄弟俄羅斯,亞洲唯一發達國家日本,再到古文明的印度音樂,可以說是擁有一定性影響世界的亞文化音樂體系。
大家別看韓國kpop很火,它連在西方音樂體系上做道場都沒有,完全就是更換黃種人膚色的軟色情和發音方式的美國黑人嘻哈。
華語音樂整體厚度還是比韓國音樂強,但為什么在世界上不大行呢?
華語流行音樂基本上由港臺流行定義,港臺巔峰時是學習歐美日本,特別是日本音樂,再繼承民國上海改良派音樂,最后和中國傳統音樂融合。主要就是港臺流行奠定的華語流行,這個音樂風格較為的匱乏。
粵語歌本土說來說去就粵劇延伸的粵語民族,再到武俠中國風歌曲。然后什么搖滾、古典、雷鬼、爵士、朋克、金屬、藍調等等,我們不能說沒有,便更多都是作為POP音樂元素的點綴。
臺灣流行為何比港樂多撐10年,原因就是同樣繼承本土民族閩南語民謠、民族、民歌運動后臺灣民歌、城市民謠、搖滾等,周王陶林一代就RB、說唱、新中國風等等。發展過程這里不贅述了。
“網紅樂隊”告五人第三張專輯翻車了?不意外
大家可能不明白上面的內容什么意思?華語流行樂壇為何衰落得快就是過于商業化的港臺流行積累不夠,現實經濟層面等衰落得太快,導致能支撐流行樂壇的音樂風格探索,建立遠遠不足。
臺灣樂壇比香港樂壇好點,所以多撐了20年,這點大家可以和日本音樂比較一下。
港臺樂壇一直占據主流的歌曲是有各種音樂風格元素的POP。這也沒有什么,嚴格定義西方那些音樂風格本質上也是流行。華語音樂最大問題是單純的POP,就是城市民謠、都市情歌、通俗流行過于泛濫,也就是歌迷口中所謂的芭樂(巔峰時期翻唱日本和外國歌曲還占據了不少)。
一首歌曲主要就是:詞曲編唱、制作、器樂和混音等。
華語樂壇流行歌通常靠的就是音樂人\歌手好聽,有磁性的嗓音(唱功都不嚴格要求),好聽洗腦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詞。早期很多經典歌曲通常編曲、器樂音色編排,再到后期混音和制作等等都是不講究的。
這樣對于華語流行音樂風格的探索,建立和奠定影響自然有限。
早期華語樂壇的教父,音樂大師基本上都是對于音樂風格有奠定的,像奠定粵語歌的許冠杰,臺灣羅大佑,再到內地搖滾教父崔健,再到周杰倫,陶喆等。其它像流行搖滾的汪峰,抒情搖滾的齊秦等等。
其它包括李宗盛,林俊杰都是都市POP,他們的歌曲和弦通常是4536251,當然不是他們選擇的而是大眾選擇的,早些年火的很多歌都是一個基礎和弦,一個卡農和弦就能彈唱幾十上百首歌,包括早期很多經典的流行歌。
現在最容易火,同時也最好寫的歌肯定也逃不開這些基礎和弦,所以聽起來才差不多。套一個4536215的和弦,再用押韻寫一點狗屁不通的歌詞,再套一點意義不明的效果器,一首網紅神曲就誕生了。
這個背后的原因就有很多了,華語(特別是內地)音樂產業鏈的不成熟,因為教育大眾對于音樂文化的審美不行。再到互聯網迅速發展帶來的短視頻、網絡數字音樂讓通俗神曲更便于傳播等等。
第一張神專,第二張不火,第三張罵聲一片?告五人為何翻車了
告五人是因為2022年短視頻和音樂排行榜火出來的,他們第一張專輯《我肯定在幾百年前就說過愛你》是2019年發表的,我相信是不少人歌單里的歌曲。哪怕你記不得名字,你點進去絕對聽過。
我個人比較關注獨立音樂,告五人第一張專輯在2020年聽過,在我看來它好就好在兩點吧,一是中國聽眾要求的旋律洗腦好聽還是可以的。二是男女雙主唱的聲音非常的契合,真的很絲滑入耳。
(可能還有第三點,女主唱犬青長得挺漂亮的身材又不錯)。
以前華語樂壇除了鳳凰傳奇,玖月奇跡,似乎沒有過這樣好的小布爾喬亞的男女雙主唱流行樂隊。這支樂隊就是那種都市POP,這本來也沒什么,畢竟還算是好聽的。而且你現在去看那些歌曲,在音樂風格多樣性上面還是做到了豐富。
像《愛人錯過》《夜里無星》《披星戴月去想你》《從沒去過巴塞隆納》等。
從音樂風格角度就是都市情歌,因為和弦的原因可能get不到的還會說聽感相似。但如果你多聽幾遍還是有較大區別的,同樣是都市情歌,同樣的套路和弦,也分有天賦靈氣,有誠意,和沒有天賦靈氣,和去套和弦的商業垃圾對吧。
如果你實在覺得這幾首不行,可以去聽聽那首《紅》,和后來那首《唯一》一樣。和其它歌曲區別還是很大的,并且寫得繾綣動人,那首《紅》結合MV看哭不少人。
并且這張專輯還有兩首節奏較快的歌曲,那首《法蘭西多士》和《不具名的花》,在編曲和制作上面還是有點意思的,特別是不太火的《不具名的花》,我認為是這張專輯編曲層次最分明的,層層遞進,沒有那么的套路。
在當下流行樂壇充斥著流量愛豆和短視頻神曲的情況下,他們爆紅完全不意外。
第二張專輯《運氣來得若有似無》制作和編曲全面升級,而且在音樂風格上面也豐富了一些,我認為有兩三首歌曲還是有些意思的,像一專那種洗腦流行好聽的歌曲有《唯一》《溫蒂公主的侍衛》,所以這兩首也比較火。
華語聽眾就認這個,所以告五人火出圈的歌曲還是一專那些歌曲。
第三張專輯這個編曲,器樂和制作比一專還要粗制濫造,敷衍到不可思議。一專不少歌曲的歌詞,本來就很拉了:什么你媽有沒有告訴你,撞到人要說對不起。
第三張專輯這個歌詞,題材,旋律,反正整個質量拉到無法形容,我感覺簡直就像是聯合某些資本,在情人節發出來針對大家賺錢的。流行本質上沒問題,賺錢當然也沒有問題。告五人第三張專輯有那么多的批評,還是過于的沒有節操了。
情人節,流行歌?港臺樂壇到底在高貴什么
內地滾圈迷有一個長年爭議的話題,就是拿內地搖滾樂隊和五月天比較,然后批評五月天不搖滾,不是真的搖滾什么的。
原因是內地搖滾和港臺搖滾是兩個環境生態,內地搖滾誕生于崔健的時代批判,所以批判精神一直視為搖滾精神,香港本來就沒有過這個現實基礎,所以搖滾巔峰時期除了黃家駒,整體都不太行。
臺灣那邊現實基礎在民歌運動之前,所以才有羅大佑的時代之音。
90年代后臺灣沒有這個現實環境,經濟又發展到巔峰,所以音樂人寫歌就是小布爾喬亞的情情愛愛。那一代流行音樂人除了周王陶林,樂隊就是五月天,蘇打綠,再到解散的飛兒和曇花一現的信樂團等。
你看五月天說到底也是流行搖滾對吧,但人家在流行好聽,編曲制作講究這點,撐到第八張,甚至第九張專輯還在提升。
告五人第一張專輯是進過那邊金曲獎的,說明得到了專業獎項的肯定。但是第二張就叫好不叫座了,現在這個第三張專輯嘛——
最后,告五人這樂隊一開始我就覺得是網紅樂隊,沒有進步上限不高。但離譜的是內地歌迷似乎特別追捧他們,轉頭去罵同類內地樂隊就是“網紅樂隊”(去年大火了也有部分人認為是網紅樂隊了)。
現在第三張專輯拉成這樣了,如果是內地樂隊只怕就口誅筆伐,徹底沒有什么價值了。
但是告五人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港臺樂壇就那么高貴,內地樂壇就是不行,這真的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有人可能會說就你內地樂壇還能吹呢如何如何,實際上,單獨就華語樂隊這塊,港臺樂隊歷史上就被內地樂隊吊著打,更別說現在了!
關鍵詞: 新專輯上線就一片差評這支臺灣網紅樂隊 難成新時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