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龐博在《脫口秀大會》上吐槽了一檔綜藝。
說他在朋友圈看到編導在招人拍什么“種地吧少年”,要讓手無縛雞之力的愛豆們下田種地、收獲一萬斤大米。
(相關資料圖)
看到這消息的他樂得不行,說別的愛豆的才藝表演是rap與唱跳。
這些愛豆的表演變成施肥和打藥。
四個月后,龐博再也樂不出來了。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是個段子,沒料到這個種地綜藝竟然真的拍出來了,找了十個我至今沒記全名字的小糊明星。
有的愛豆上節目之前是《中國好歌聲》冠軍,選秀時表演的才藝是吉他彈唱。
上完節目后才藝真的如龐博所料,變成了施肥打藥。
這施肥技術真的有點東西
有的愛豆上節目前是選秀界小奶狗。
上完節目后,變成氣溫零下還在水溝里掏淤泥的村間小土狗。
還有人上節目前,是在娛樂圈內名不見經傳的氛圍感小歌手。
上完節目后,成為了村里遠近聞名的電焊師傅。
而龐博本人,不僅也被邀請去當飛行嘉賓,昂貴羽絨服上沾滿了泥。
還被那群種地種得精神不太正常的小愛豆們纏上,哭著喊著求龐博來一次“家電下鄉”,給他們買個烘干機。
萬萬沒有想到,這年頭娛樂圈演戲可以用替身假演、唱歌可以用錄音假唱,連吃飯都能嚼空氣假吃。
輪到種地時,他們竟然真種了!
直接讓舞臺上粉底比墻白、唇色比豬血紅的小伙們,一個個進化成了面色黝黑的青年壯漢。
我宣布,現任命《種地吧》綜藝為《變形計》,承接國內最慘綜藝之稱號,原《變形計》另有任用。
每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明星,都應該被送進這檔節目里好好磨練。
讓他們扛起鋤頭、感受一下地有多厚。
《種地吧》這檔綜藝的規則其實非常簡單粗暴——
選十個人到農村種地養殖,最后考核收成。
最開始我對這個節目非常不信任,覺得節目組估計是找一小片地、一個小菜園,拍一拍溫馨田園風光就了事。
請的這堆小明星里,只有一個人看起來值得信任,是個叫李耕耘的小伙。
我雖然并不認識他,但怎么說呢,感覺他二十年前擁有這名字的那一刻,就注定是會種地的。
結果沒想到啊,節目組這次來真的種地,找了一百畝大田地。
且綜藝開拍之前,節目組還抓著他們去考了拖拉機和收割機的駕駛證。
你別說,今后粉絲之間要是互相攀比。
別家粉絲說什么“我家哥哥能歌會舞、新接代言”,都不如他們的粉絲叉腰說一句“我家哥哥會開拖拉機”來得拉風。
參加這節目的十個小明星,年齡最大的是95年、今年27歲。
最小的04年,今年才19、去年參加節目錄制時才18歲。
簡單看了看他們的履歷,不少都是在前幾年選秀時代風口最盛的時候,被經紀公司拉去參加選秀、演網劇。
或許也許諾過一夜成名、流量翻身,但都沒泛起水花。
不管此前如何,現在穿上膠鞋走進田里,就得埋頭挖土。
甚至今天情人節,有網友去節目的直播間看了看——
不錯,還在鋤地。
《種地吧》節目的主線任務如下:
那一百畝田地,原本是當地村民種的水稻,現在借給節目組。
小伙們把水稻收割后賣錢,以這筆錢為啟動資金,在田里種冬小麥,也可以搞一搞別的副業。
等到小麥成熟后收割賣錢,他們得連本帶利地把錢還給村民。
但坦白說,我對這個“連本帶利還錢”的終極任務懷有巨大疑問。
雖然小伙們在節目里干活挺勤快,但每一處細節,都讓人懷疑他們最終會大虧本。
小明星們剛一下大巴,就迎接了來自節目組的惡意沖擊。
在他們的想象中,住宿環境或許不會太好,但應該是基本的農家屋舍。
結果節目組給他們的,是已經空置許久、連床都沒有的破倉庫。
里頭的桌椅隨便一吹,都能吹起讓人看了就想咳嗽的大灰。
這就是我將其稱之為“國內最慘綜藝”的原因之一——
節目組一直在以實際行動提醒觀眾:“坑人,我們是專業的。”
顯然,節目組完全可以選擇把倉庫提前打掃一下,給個床,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最能讓嘉賓受苦的一條路。
十個小明星放下行李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搭床鋪,還是上下鋪。
甚至這些上下鋪的質量還不太好,有的鐵桿已經生了銹。
壯小伙往上一爬,整個床地動山搖。
在入住之前,他們把地洗涮了兩三遍,才讓屋子達到可以住人的程度,第一遍拖地滿地都是黑水。
到了飯點,節目組倒是仁慈地給了盒飯吃,但他們沒地吃飯。
最后還是送飯大哥看這些小孩可憐,把小矮桌借給他們吃飯。
就連小板凳,都是他們自己找木材做的。
好消息是,現在有桌椅坐著吃盒飯了。
壞消息是,從第二天開始、他們好像就沒必要上桌了。
目前播出的幾集里,除了特別嘉賓來訪、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們是上桌吃飯。
其他時候,通通是端著盒飯坐在田埂地頭解決。
從家里帶來的各式衣服、高幫運動鞋也徹底不穿了。
去村里集市上買來塑料圍裙,只有它最耐臟。
這倒不是因為什么作秀、表現明星融入農村,而是因為活真的干不完。
第一步收割水稻的難關,就把這些下過地但不多的年輕人撞暈了。
他們剛開始收割稻子,得益于隊伍里有三個會開收割機的,效率比全人力高不少,一天下來收割了3噸稻子。
原本還挺開心的,3噸聽起來不少。
結果把水稻送到烘糧的工廠后,直接被負責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十個人才收了3噸???這一點怎么哄???起烘量是十三噸!!!”
是的你沒有看錯,糧食的計數單位就是這么龐大。
讓這些小明星興奮不已的三噸水稻,在正規農業生產面前根本排不上號,他們之前也沒有料到收糧進度慢的嚴重后果。
不過讓人看著舒坦的是,這些小愛豆身上倒沒有想象中的明星通病,比如脾氣大、嬌氣。
被狠狠地罵了一通后,他們聚在一起開了個會,決定第二天連夜收割。
大機器收割中間平坦部位,不會開收割機的其他人就拿著鐮刀去收邊緣的。
那個04年的小伙,在割水稻時甚至還不小心把褲襠給劃破了。
回到房子里還得找來針線,自己把褲襠給補上。
據節目組統計,他們在6天之內收割了8塊農田,起早貪黑。
當地的村民早上去縣城打工,看到他們在田里干活,傍晚下班回村,看到他們還在地里。
三臺水稻收割機,陷在泥里37次,經歷了48次維修。
還因為摸黑收割沒看見路,收割機不小心卷進電線,小明星趕緊給修車的師傅道歉。
可喜可賀的是,他們摸黑收割稻子的那天,竟然足足收了30多噸糧食。
6天加起來一共收了62.66噸。
田地收割前收割后的對比,看著還挺讓人感動的,可能這就是土地的治愈力吧。
只是相比于光輝的收割戰績。
十個剛來節目時精神抖擻的小伙,每一個都看起來都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了,渾身泥巴。
畢竟別忘了,折磨他們的不只農活,還有惡劣的生活條件。
節目組給他們住的那個倉庫,一下雨就漏風,打雷時甚至直接停電。
外頭瓢潑大雨,他們還在里頭倉皇地用紙去補窗戶。
十個人的褲子,沒一條是干凈的。
全在下地后沾滿了泥,他們又只能在水龍頭前手搓洗褲子,根本洗不干凈。
就連在各種節目里經常毒舌、吐槽人不留情面的張紹剛。
來這當飛行嘉賓看到他們的生存條件時,都露出了老父親一般心疼的神情,當場掏出手機,說要自己掏錢、給他們買空調和洗衣機。
被苦日子折磨了一段時間的小明星們,聽到有洗衣機的那個瞬間,一個個起立歡呼、齊聲鼓掌。
知道的,明白這家是添置洗衣機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家范進中舉、要敲鑼打鼓辦喜事了。
還是那個04的小伙子,自己補褲襠的那個。
聽到有空調后一激動,連手里干飯的塑料碗都捏裂了。
只不過,張紹剛并沒有心疼太久。
這群小伙在意識到來了大救星后,趕緊趁熱打鐵,不斷暗示:“老師,那什么我們的三輪車比較破了。”
“老師,我的褲子晾了三天都沒有干。”
上一秒還是慈父表情的張紹剛,下一秒就露出了被打劫的驚恐。
張紹剛承諾,一定給他們再找幾個嘉賓來,讓他們薅下一位嘉賓去。
而下一位,其實就是前面提及的、在《脫口秀大會》上吐槽了這節目的龐博,還有徐志勝與演員龔俊。
坦白說,這檔節目還挺符合我的個人喜好。
我很喜歡這種人類與大自然搏斗其樂無窮的節目,搏斗贏了,拍出來是貝爺的《荒野求生》。
搏斗輸了,拍出來就是《種地吧》,十位小明星雪天也在犁地耕地、開溝挖渠。
節氣不等人,在這片田野里,天最大、地最大、糧食最大,人反而是最渺小的那個。
這檔綜藝雖然是2月4號、十天前的立春那天才開播,但節目組為了趕冬小麥的播種季節,去年11月份就已經下地干活了。
節目還沒開播時,只是在在短視頻上開了個直播。
熱度慘淡的很,好幾次點進直播間都發現只有幾千人觀看。
但也不能怪觀眾們熱情不高,屬實是直播內容有些許枯燥。
每一次點進去,那幫可憐的小明星都在田里挖溝:
挖溝:
正式節目里還是在挖溝,甚至陷在泥里直接用膝蓋去挖溝:
看起來他們真的很需要,那只非常會修溝的修勾。
沒辦法,這片百畝田地原本種的是水稻,想要接下來種小麥必須得給土壤充分排水、挖排水溝,不然啥也干不成。
我進過四五次他們的直播間,只有一次看到他們沒在挖溝,而是在喂羊抓羊。
結果沒過多久直播間竟然突然被封了,過了好一會才解封,網友們萬分疑惑。
有人猜,可能是抓羊的畫面被系統算法錯誤識別成虐待動物。
按照節目組此前的規劃,《種田吧》前前后后要拍上192天,大半年的時間。
這種策劃,哪怕是放在全球綜藝界都算是很炸裂的存在。
我不敢打包票說這節目好看,畢竟目前看來,《種田吧》的剪輯問題非常大。
明明種田題材里,最好看的部分就是人與自然纏斗的各種細節。
但偏偏,國內綜藝剪輯一直有個“沒沖突就不知道咋做節目”的大毛病,特別愛放大人和人之間的沖突。
比如第一期里,一個小伙和當地收割機師傅吵架了,師傅想提醒小伙操作技巧,但發動機聲音太大,小伙聽不見指揮。
一來二去就產生了點誤會,但雙方溝通后很快平復了情緒。
結果放節目里,仿佛是什么驚天大矛盾、占了大半篇幅。
因此我會覺得,節目正片好像還不如直播,或者這些小糊愛豆自己拍的視頻好看。
節目里成員之間在吵架、成員與村民之間還在吵架。
但節目外他們自己的視頻里,正在教授大家“母羊的產后護理”(誤)。
以及木工的初步入門。
知識點還都是用一本正經的語氣說出來:
“如果你們以后想養羊的話,必須記得每天都要更換清理草料、清洗食槽,發霉的草料對羊來說可能致死。”
看視頻的觀眾:謝邀,人在城市,不會養羊。
在干了幾個月的農活后,這些小明星仿佛已經忘掉了自己的身份,完全沉浸在農活里。
每天睡前不再焦慮自己有沒有可能火,只需要想著明天要給四千盆花澆水。
他們還在大棚里面種了花打算賣玫瑰,情人節這波是趕不上了,不知道三個月后能不能開花趕上“520”。
兩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觀察從選秀節目離開后、重新回歸社會生活的小偶像們。
有人去迪士尼應聘了演職人員,遇見過她的游客都夸她特別敬業,邊走邊跳幾千米,始終保持笑容。
《創造101》選手陳語嫣
有人考了教師資格證成為幼師,退隱幕后做音樂,又或是應聘成為電視臺記者,重新成為了茫茫人海中普通的打工人。
其實參加《種地吧》的十個小伙,處境和兩年前這些回歸普通人的小偶像們差不多。
要不是沒正經演藝工作,誰會有膽量花大半年來種地呢。
區別只在于,兩年前那些回歸社會的小偶像,是第一批被選秀泡沫拋棄的人。
而《種地吧》里的好幾個小伙,更像是最后一批從選秀泡沫中離開的人。
前幾年選秀流量的風實在刮得太大,一個畸形的娛樂工業以天價光環席卷了大批年輕人。
最后只有那么一兩個成名,其余的都成了資本的炮灰。
對參加《種地吧》的幾個小伙子來說,這節目其實挺有價值。
但它的價值不在于能不能讓他們有爆火的機會,畢竟我看了這幾期下來甚至連人名都記不住(慚愧)。
只能以他們干過的活來分辨人:開收割機的那個、抗水稻的那個、開三輪車的那個、補褲襠的那個。
這真不能怪我,大部分時候他們都穿著一樣的泥衣,在田里灰頭土臉的干活,完全分不出誰是誰。
節目雖然不能讓他們爆火,但有一個更大的價值是:
或許能讓這些曾經被卷入畸形娛樂工業的年輕人,重新接觸土地,學習真實世界為人處世的道理,看到什么才算安身立命的本領。
節目開錄之前,編導們曾經找這幾個小伙采訪,不少人都提到了“迷茫”兩個字。
他們在這幾年間驟然被卷進娛樂圈,作為毫無名氣的炮灰,在這個勢利的名利場里絲毫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可開始種地后、熟悉節奏后,這群小伙的精神面貌一個個都好了起來。
他們不用再過分焦慮身材與面容,反正每天都會灰頭土臉。
不再思考今天要不要節食,下地干了一天活后,坐下來實誠地直接炫了兩盒盒飯。
剛來時還會為住宿條件發愁,后期干脆自己上手澆水泥、鋪瓷磚,裝修房子。
只有瓷磚接縫處的凹凸不平、沒有美縫,暗示著這是一群新手瓦工干的活計。
羊圈的稻草屋頂漏雨,他們自己換成了彩鋼瓦屋頂,還對釘子固定處做了防水處理。
離開了那個以百萬、千萬為計數單位的娛樂圈環境,和周圍的村民打成一團,能為買菜時老板優惠一兩塊錢高興半天。
這也是我想把所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明星,送進這節目里體驗一番的原因。
讓他們瞧一瞧,為幾塊錢的便宜快樂、為幾百塊的開銷犯愁,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同時在現實世界里,對一個人優秀與否的評價標準,根本不是那些刷榜的虛妄熱度有多高。
而是“這孩子真踏實能干”,勞動最光榮。
關鍵詞: 國內最虐人綜藝 男明星可算知道天高地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