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劇,終于敢拍真窮人了。
最近,張若昀主演的《顯微鏡下的大明》播出,雖然熱度不高,但是劇集本身制作精良。最難得的是,它拍出了真正的底層窮人模樣。
在劇里,七品窮官穿的官服,是起球的:
(相關(guān)資料圖)
亞麻粗布的官服,已經(jīng)有了洗舊的痕跡,衣領(lǐng)一圈都是磨出的線球。
張若昀飾演的男主,也是國產(chǎn)古裝劇里,少見的平民設(shè)定。
他不僅住在破廟,還時刻穿著不合腳草鞋,被網(wǎng)友戲稱為:“國產(chǎn)劇腳趾露得最多的男主”。
可能是因為沒錢買鞋,男主帥家默11月都還在穿著草鞋奔波,另類詮釋“天真無鞋”。
跟張若昀以前演的《慶余年》和《雪中悍刀行》不同,《顯微鏡下的大明》不是什么架空爽劇,而是歷史實驗性短劇。
這劇集數(shù)不長,男主的出身事跡也不夠爽文,卻是根據(jù)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格外還原古代底層人民的生活。
在這部劇里觀眾能見到真實的明朝底層眾生百態(tài),了解到古代的民生艱難。
你以為古時候底層平民告官,像其他影視劇里在門口敲個伸冤鼓就可以了?
《顯微鏡下的大明》告訴你:上遞狀子告官也諸多門道,總之就是一個錢字。
遞狀子可以找專門跑衙門的牙子,挨板子要給衙役緩手費,不然都打死人是有可能的。
告官潤筆要錢,承發(fā)房的小吏要錢,師爺要錢,蓋戳費、傳承費、差役承票費、處處要錢。給得多就查得快,由此可見窮苦老百姓要伸冤有多難!
里面的底層百姓,一邊被反復(fù)征稅,一邊又寄希望于明年有個好收成。劇里用最樸素的供奉傳統(tǒng)“打龍王”,反映最真實的底層生活。
正是因為對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與還原,才給大家一種很真實的古代感。
這劇不像其他古裝劇那樣,墻壁都刷白得一層不染,室內(nèi)地上都鋪滿了地板、現(xiàn)代地毯:
《顯微鏡下的大明》在真實古鎮(zhèn)取景,劇里的墻壁沒有現(xiàn)代乳膠漆的遮掩修飾,泛黃、發(fā)舊、布滿青苔,過于真實樸素了。
里面的一方縣令,頂多也就七品,坐的是小轎子,官服都磨起球了。
“其實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么多寬袖子的士大夫。”
如今想在國產(chǎn)劇里,看見真實刻畫底層人的電視劇,真的太難了。現(xiàn)在的古裝戲里別說窮人了,普通人都難得一見。
以前在古裝劇里,我們還能看到小人物做主角。比如《愛情寶典》里的賣油郎、花魁女,都是小人物做主角,故事曲折艱辛。
而如今的古裝劇主角,不是公主皇子就是重臣千金、大將軍之類的,你幾乎找不到出身平凡的主角角色。
劇里的服化,也毫無古人的生活氣息,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如今花哨飄浮的道具布景,那就是“油光水滑”。
一個用心的劇組,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怎么會連窮人這個身份都刻畫不好呢?
《狂飆》里,高啟強前期落魄,衣服一套比一套破舊,外套皺皺巴巴,POLO衫衣領(lǐng)都起毛邊了,照清了他的一切邋遢和困窘。
近景里,還能看到高啟強磨起球的牛仔褲,他身上的衣物一看就是質(zhì)量不好并且穿了很久的樣子,非常符合當時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條件的特征。
如今要想在國產(chǎn)劇里看到一件起球的戲服,都是稀有事件。
哪怕你是飯都吃不起的窮人,或是抗戰(zhàn)年代嚼樹根的戰(zhàn)士,演員的衣服在劇里,都得是嶄新無瑕的。
你看如今的抗日劇,他們要不住著別墅,抹著油頭:
要不穿著比西裝還筆挺的作戰(zhàn)服:
王新軍主演的抗日劇《家國恩仇記》里,所有女兵都是口紅白面嫩皮膚,衣服干干凈凈、發(fā)型精致規(guī)整。
哪怕在劇情里,他們剛經(jīng)歷了危機四伏的戰(zhàn)場、剛跨過了泥沼地,衣服也是沒有一點破損和污漬,全程干干凈凈、不染一絲灰塵。
真實的抗日戰(zhàn)士形象,怎么會精致得這么離譜?窮苦年代一路征戰(zhàn),他們的衣服那都是打補丁、領(lǐng)口磨蹭出連片破洞的。
《亮劍》里的李云龍白襯衣的衣領(lǐng)都是汗垢黑漬,也不是懶得洗,而是那個時候手工織的布太容易損壞,不敢經(jīng)常洗 。
這才是真正的戰(zhàn)士,真正的窮苦年代。可別穿著精心打理、剪裁修身的戲服,侮辱以前的戰(zhàn)士了。
到了現(xiàn)代劇里,依舊很難看見窮人角色的影子。
劇里刻畫的主角們,要不是高端的富豪總裁,就是精英人士。他們住著三百平的大別墅,家中請保姆,出行開豪車。
他們整潔的家里干凈得像個樣板房,沒有灰塵垃圾,甚至連個垃圾桶都沒有。
當然也有窮人人設(shè)的主角(一般后期都會變有錢),但國產(chǎn)劇里對他們的刻畫描寫,懸浮又不切實際,統(tǒng)稱“假窮人”。
比如劉敏濤和文淇主演的《生活家》里,她兩演的是相依為命的母女倆。
上一秒她們還表現(xiàn)得窮困潦倒,搬家用居委會送喪葬用品的車,為了省錢在超市免費解決三餐問題,怎么看都窮到揭不開鍋了。
而下一秒,她們就出現(xiàn)在了上海月租6000元的大戶型房子里......你說,這就是窮人生活?
這樣口頭強調(diào)自己是窮困可憐,實際過住著別墅大house的假窮人角色,國產(chǎn)劇里一撈一大把。
鹿晗在《甜蜜暴擊》中扮演的窮小子男主,和兩個弟弟妹妹相依為命,一路勤工儉學,聽起來過得蠻苦。
實際上,他卻在繁華的城市里租上了幾層樓+有院子的大房子,面積感人、布置豪華。試問哪個窮小子,能有如此魄力?
Baby在《我的真朋友》里,也演過一回窮人。職業(yè)是客服的她,本就工資不高,后面又因為男主丟了工作,兜里一度只剩兩千塊錢,連信用卡的錢都還不上。
可就是這么一個“窮人”,回到寬敞的家里,一頓就吃掉了售價六十多的自嗨鍋,滿嘴還抱怨只能和這些速食打交道。
演偶像劇出身的沈月,沒少演出身平凡的窮女主,可每次都很浮夸,讓人難以相信。
她在《流星花園》里演的窮女孩杉菜,上學期間還要在奶茶店打工,勤工儉學為家里減輕負擔。
觀眾還沒來得及心疼女主,鏡頭一轉(zhuǎn)照到的門牌號,就把大家的憐惜澆透了一半。
住著上海的黃浦區(qū)十幾萬一平的房子,整套上千萬價值,你告訴我她還有什么勤工儉學的必要?
在如今的影視劇里,你能看到:沒錢沒勢的北漂打工人,一個人在住著兩層樓高還有超大落地窗的屋子。
你能看到:自稱在大城市拼搏不易,結(jié)果住著市中心高樓的張翰,編出了在出租車上吃泡面的劇情,撒了一身一車。
有錢打出租車還爭分奪秒地吃什么泡面?哪個打工人會在趕路的時候,選擇難拆難泡的方便面?
你還能看到:韓雪刻畫的外賣小哥,一天只跑30單,回家就住在上海市中心、出門就是外灘的大房間里。
你卻很少能在影視劇里看見,真實的窮人是怎么辛苦生活的。
《開端》里那刻畫的一個個小人物,他們租著車庫改裝的廉價屋,吃的是饅頭和清水,連衛(wèi)生巾與洗面奶都難狠下心買。
這才是有血有肉的小人物,這才是真正的窮苦,真正的底層人。
但就是這樣常見又簡單的“窮人”,卻在影視劇里接近消失。
從編劇、導(dǎo)演,再到明星本人,沒有人覺得那些對窮人浮夸的刻畫不對、不合理,因為日薪百萬的他們,本身就高高在上,脫離底層民眾和生活。
不管是古代劇、抗日劇、現(xiàn)代劇,每個時間段里,存在最多的人物就是底層“窮人”。他們是組成社會和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國產(chǎn)劇不要抹殺、扭曲他們的生活了。有血有肉有細節(jié)的小人物,遠比浮夸虛假的假景假人,來得真實、令人共情。
關(guān)鍵詞: 衣服磨起球 冬天穿草鞋 國產(chǎn)劇終于敢拍真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