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平原上的摩西》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劇集單元。
這是第一次中國內地劇集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
(資料圖片)
這也足以說明,這部豆瓣評分7.7的短劇,在國際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雖然這部短劇在豆瓣短評區口碑兩極分化,但大家對海清的表現,還是覺得蠻驚喜的。
這是海清第一次演這種懸疑劇,在那個充滿懷舊文藝氣息的八零九零年代背景下,她的演繹很精彩。
那種帶著一點麻木茫然,又帶著一點孤獨和渴望的眼神,很考驗情緒和演技。
不得不說,海清這兩年的變化真的太大了,出鏡率很高,新作品也頻發。
她這一路走來,真的很容易,也演繹了不少經典的角色。
01
提起海清,說句夸張點兒的,“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看過她的影視劇。
在眾多流量小花不斷涌出的今天,海清仍然是為數不多的高產影視女星。
這些年里,觀眾看著海清,從青澀的少女到成熟知性的中年女性;從懵懂天真的都市少女到飽經風霜的鄉村村婦;再到戰爭懸疑題材中的“狼性”女人。
海清一路成長起來,留下了很多精彩角色。
海清本名叫黃怡,1977年生于南京的名門望族。
她的外公和父母都是文藝界著名的藝術家,所以自小,海清便沾染了濃重的藝術氣息。
7歲的時候,海清作為小演員拍了人生的第一部戲,報酬是一把吉他。
12歲的時候,海清正式進入江蘇戲劇學校學習,隨后成為江蘇省歌舞劇院的臺柱子。
但是不久,她就因為傷病不得不放棄跳舞,重新拾起表演,成為一名演員。
1997年,20歲的海清以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在北電,她是黃磊的得意門生,是李解、黃海波、溫崢嶸的同學。
但是好運氣和好成績似乎到這里就耗光了。
畢業后海清不但長期無戲可拍,兩次考北京人藝想當個表演藝術家也沒考上。
2001年,海清得到一次演繹機會。她主演了電影《青蘋果》,只不過以為的一個好的開始,卻并沒有什么水花。
2012年,她出演了《玉觀音》中敢愛敢恨讓人疼惜的鐘寧,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
雖然不溫不火,但總算能多多少少接到些劇本,一邊積累經驗磨煉演技,一邊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雙面膠》的劇本擺在海清的面前時,海清義無反顧地推掉其他所有的工作,抓住了這次機會。
那時候的海清,有天賦,有演技,有沉淀,成名只差一個契機。
而這個契機,就是《雙面膠》里的媳婦胡麗娟。
胡麗娟是個典型上海姑娘,燙了個短卷發,嬉笑怒罵真性情,天真又聰明,會撒嬌會賣萌。
在和婆婆的相處中,胡麗娟從一個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厲害成熟的媳婦。
但這個上海姑娘卻遭遇了婚姻的噩夢——糟糕的婆媳關系、一段滿是算計的婚姻、和公婆一起住的一地雞毛。
婆婆那句“我不饞,我多吃一塊我兒子就少吃一塊”像魔咒一樣纏著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姑娘們。
她的表演感染了觀眾,讓觀眾一度覺得,胡麗娟的經歷代表了很多女性的婚姻生活。
02
海清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國民媳婦”,不只是因為她演技好,還因為她演的“媳婦”角色太多了。
海清的長相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長得干凈干練又有煙火味兒的女人。
她擅長處理都市情感角色間的沖突,擅長演繹普通人生活里的雞毛蒜皮和悲歡離合。生活中的雞飛狗跳,讓人抓頭的婆媳關系,都市女性的獨立與現實社會的沖突,都是海清演繹的熟悉配方。
2006年,她被導演選中,出演都市情感劇《不能失去你》。
從這部片子以后,海清就像是被導演和觀眾給定了性,接連拿到不少同類題材的劇本。
從《王貴與安娜》到 《蝸居》到 《裸婚時代》再到《媳婦的美好時代》,她都把各式各樣的“媳婦”角色演活了。
在都市情感劇《王貴與安娜》中,海清飾演了一位心高氣傲性格強勢的媳婦安娜,把婆媳矛盾、城市與農村發展矛盾等推到觀眾面前。
在都市情感劇《蝸居》中,海清飾演了一心要在上海買房的姑娘海萍,因為上海房價飆升,海萍兩姐妹為了房子各自奔波籌劃。
“買房難”這一社會熱點題材,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也是因為這部劇,讓海清爆紅,從此多了很多機會。
在都市情感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中,海清飾演了寬容大氣性格善良但仍面臨婚姻一地雞毛的媳婦毛豆豆,和婆婆斗法周旋,婚姻里的瑣事被她演繹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她也憑借這部劇,獲得了第8屆人氣女演員、第28屆飛天獎等。
2016年,“小系列”上映,觀眾們看到了一系列的都市家庭倫理劇:《小別離》《小歡喜》。
她是媳婦,也是媽媽,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家庭那團亂麻的爆發點。
“虎媽”成了她繼“國民媳婦”后的另一個熒幕標簽。
有網友戲稱,從零幾年開始,海清一直在做媳婦,也一直在買房。
不過海清也有很多其他類型的作品,比如軍旅戰爭題材的《紅海行動》,比如《抹布女也有春天》。
但是似乎在觀眾的心里,海清的經典形象還是國民媳婦。
這些角色無疑讓人覺得:海清離我好近啊,她就像是在演繹生活中的一部分我。
2022年,海清憑借一部《隱入塵煙》,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演技和敬業讓大家交口稱贊。
被網友們稱為是“年度最佳國語片”,也被稱為“銀幕奇跡”,雖然小眾,但很溫情很感人。
在這部影片中,她飾演了一位有精神和身體缺陷的貧窮農村婦女。她灰頭土臉地生活,把人生的重建與悲涼柔和在一個人身上。
那是一種你明明知道她是在演戲,但卻沒有一點表演的痕跡的感覺。
為了拍出真實的效果,她在甘肅偏遠的農村,整整住了一年,吃了一年的黃土,體驗了一年的寂寥。
不得不說,她是個狠人。
熒幕和觀眾之間的那層屏障,被海清用自然和真誠的演技給消融了。
回想起來,這些年她在作品中,一直在努力突破自己的角色限制。
03
海清曾在青年電影展上,發表了一番驚人言論,在娛樂圈砸出一片水花。
她說,像自己這樣年紀的中年女演員,如今面臨無戲可拍的尷尬境地。
她還說,自己所面臨的窘境,是一個行業生態不好引起的,希望能引發大家的思考,讓行業生態變得更好。
她把自己從35歲到42歲之間無戲可拍、無角色可挑的尷尬情況,做了一個總結。
雖然這是不少中年女演員的心聲,但這番言論還是讓她的口碑和人氣迅速下滑。
其實在意識到,自己不該只有“國民媳婦”一種定型角色時,海清就嘗試過別的角色。
比如《心術》,比如《后廚》,比如《抹布女也有春天》。
但是這些角色并沒有為海清的事業添磚加瓦,反倒讓不少人對她的演技生出質疑。
觀眾們質疑,海清是不是除了演都市媳婦,根本演不好別的角色,接不到更好的劇本。
2022年,海清帶著《心居》回歸。
在網絡平臺播出三天后,實時熱度就已經達到8000多萬。
在《心居》中,海清化身為一個話癆媳婦馮曉琴,嘮叨、能說、愛數落人,臺詞比張頌文、馮紹峰和童瑤3個人的臺詞加起來都多。
而且,在這部劇中,最主要的矛盾不再是普通的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在丈夫“領盒飯”后,海清飾演的是一個為了討生活而在生活中苦苦掙扎的女人。
她又一次奮戰在“買房立足”的一線。
海清在談及一直想要買房的馮曉琴這一角色時表示:“買房也不一定能帶來安全感,靠雙手打拼換來的內心安定遠比房子重要”。
滑落到底的口碑,又重新拉回,觀眾們稱這部劇是生活劇的天花板。
04
海清的口碑,都是她用自己的辛苦付出積累來的。
因為喜歡演戲,她對自己的每一部作品要求都很高,對角色也很挑剔。
在《追捕》中,海清為了演好抽煙的鏡頭,她真抽起了煙,一直到拍完戲才戒掉。
在拍打戲的時候,為了讓動作和表情更逼真,她被演對手戲的演員連扇了18個巴掌。
為了拍好《心術》中的白衣天使角色,她在中山、協和等醫院和護士們一起實習,親身體驗觀察他們的工作情況。
正因為這份敬業精神,她獲得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提名。
在演戰爭戲《二炮手》時,她在拍一組被小戰士背著跑的場景時,被真槍鋼頭炸到了眼睛,差一點兒就失明了。
在拍電影《紅海行動》時,需要她用手砸墻。
本來手腕上就已經有舊傷的她,依然咬著牙堅持拍完這場戲。
等下了戲去檢查,竟然是骨裂。
在《啊搖籃》中,她自毀形象,演了一個善良博愛但卻又黑又丑的媽媽。
在拍《隱入塵煙》時,她要去當地體驗生活,在村子里像普通人一樣說當地的方言,吹當地的風沙,不能離開。
所以海清說:“真正的演員對表演是有恭敬心的。”
那些詆毀和誤解,那些沉寂又尷尬的境地,她都能忍受。
為了塑造角色,她愿意犧牲奉獻自己。
生活中,海清很喜歡讀書。
她曾在采訪中說自己愛讀書的習慣來自外婆和媽媽,她們都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所以海清也耳濡目染了書香氣。
海清小時候還被外婆罰抄《朱子家訓》,如今也會抽時間讀《時間簡史》《科幻世界》《旅行者》等書籍和雜志。
在2019年,海清還曾在鼓樓的一場朗讀會上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讀過的《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很有她自己的觀點。
海清說過,正是因為喜歡用多元化的知識和生活豐富自己,所以自己的表演也越來越放松。
不管是爆紅火遍全國,還是因為言論被排擠貶低,海清都堅守著自己對演藝事業的敬畏之心。
經歷過巔峰,也經歷過低谷,她一直在力求為觀眾演繹更好的角色。
雖然難免被人褒貶,但還是希望她能繼續做一股“清”流。
也希望今后她也能堅持初心,帶給觀眾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多肉
責編|向晚晚
如果你也喜歡看好劇、電影,歡迎關注柴叔@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優質內容等你來揭秘。
關鍵詞: 事實證明 45歲的海清 正在另一種狂飆的路上 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