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票 房 靈?藥?
去年,《還是覺得你最好》以7000多萬票房,超越周星馳的《功夫》,刷新香港喜劇片本土票房紀錄。
(相關資料圖)
今年,再創奇跡!
《毒舌律師》沖破1億票房大關,登頂香港影史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至此,香港影史華語片前三,他獨占兩席。
子華神,還得是你!
不僅票房殺紅了眼,口碑一樣過硬,豆瓣評分一度沖上8.1。
點解這么強?
首刷院長就被徹底燃爆!文戲武拍,爽過槍戰。
毒舌律師懟天懟地懟權貴,上演了一場另類的“俠義對決”,犀利又熱血。
二刷,細細回甘,更加感慨它的珍貴。
一直以來,律政題材在大銀幕并不多見,更別提一部質量和立意都如此上乘的華語作品。
看完后勁太大,拷問法制和良心的法庭結辯,字字句句在耳邊揮之不去。
即便帶著超高期待走進電影院,《毒舌律師》也依然驚喜拉滿!
爽燃舌戰
光是敘事就讓我眼前一亮。
不賣關子,上來把冤案背后的真相攤給我們看——
一個小小的疏忽,林涼水(黃子華?飾)輸掉了案子,導致無辜母親曾潔兒(王丹妮?飾)被判誤殺親生女兒,獲刑14年。
真正的兇手,香港大家族鐘家的女兒和女婿,躲在權勢背后逍遙法外。
雖然很慘但還是很好笑
《毒舌律師》拋棄了探案追兇、懸疑燒腦的傳統敘事套路,而是以主角勢不可擋的執著與信念,直奔主題——
為無辜女子翻案,為司法正義而戰。
這么“直給”,吊得起觀眾越來越刁鉆的胃口嗎?
《毒舌律師》夠自信。
不玩敘事上的花招,靠著扎實的故事和絲滑的節奏將觀眾牢牢按在座位上。
沒有故弄玄虛,依然可以出乎意料。
毒舌律師對陣豪門關系網,小人物叫板大家族。
懸殊對決下,你有你的通天手腕,我有我的江湖爛招。
那邊,鐘家請來資深大律師為自己鉆法律漏洞,這邊,林涼水出動社團混混自投法網。
“以毒攻毒”的神展開,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同時忍不住拍腿大笑。
“拉過什么有點難吧大哥?“
不費一槍一彈,卻處處擦槍走火。
法庭外,角色互懟狂抖冷幽默,法庭上,唇槍舌劍句句機鋒。
黃子華和謝君豪的對手戲,尤其高能。
只消一個眼神,謝君豪就樹起了資深大狀的威嚴氣魄,行業地位不言自明。
而黃子華的一口痰——“以德服人,暗算另計”,盡顯林涼水的江湖莽氣,邪性不羈。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兩個有著天壤之別的法律精英,卻對法律制度心懷同等的敬畏——
“這個系統垮了,所有人都不會好的?!?/strong>
這樣兩個人站在控辯雙方,埋下了懸念,也將人物關系的張力拉滿。
這里悄悄透露一下,謝君豪飾演的金遠山,是林涼水逆襲翻案的關鍵。
一段變臉演技,氣定神閑之下悄然逆轉場上局勢,簡直炸裂!
高手過招讓人直呼過癮,值得一提的是,王丹妮、林保怡等新老演員同樣大放異彩。
尤其最后一場法庭舌戰,各方勢力登場,暗流涌動,有反轉也有絕殺。
扎實的演技群像,時刻牽引我們的情緒并在最后一刻引爆。
有一幕,僅從視覺上就給我帶來強烈震撼——
法庭觀眾席上,媒體被迫隱身,只見富家女鐘念華,傲慢置身于家族律師團中央。
西裝革履,黑壓壓一片,強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此情此景,仿佛黑社會換了一張金貴的皮,堂而皇之蔑視法律。
權貴的勢力,不公的黑暗,以肉眼可見的形式懟到我們眼前。
面對這樣的公然挑釁,林涼水一改往日輕佻,進行了一番加特林式輸出。
我們被他的怒火灼燒:
“以前,人人都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時今日,人人都改口了,說法律面前,三六九等?!?/strong>
更被他體內的正義點燃:
“對不起啊,公義,一樣坐在這里!”
擲地有聲的法庭結辯,燃到頭皮發麻,連淚水都忍不住悄然滾落。
一番慷慨陳詞叩問著我們的良心,也替我們一抒心中不平。
整個案件最諷刺也最心痛的是,幫助林涼水解開案情死結的,是受害小女孩對父親的愛。
可在父親眼里,這份純真的愛比不上自己從鐘家得到的榮華富貴。
世界不該是這樣。
也許,我們被叩問的不止良心,更有勇氣:
我們還有信心修正這一切,永不停止追求一個更加公義良善的世界嗎?
所以,《毒舌律師》有期待中的幽默和犀利,也有難以想象的溫情與熱血。
讓人笑著笑著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熱血初心
前段時間,大家深陷《狂飆》不可自拔。
為什么它可以在泛濫于市的掃黑題材里脫穎而出?
看完《毒舌律師》,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大家都喜歡看有煙火氣的小人物逆襲,也喜歡看正義途徑地獄但必得伸張。
就像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林涼水也不是什么完美男主角,甚至渾身都是道德的“漏洞”。
開場,林涼水還是一個法官。
開庭前,被同事催爆也無動于衷,開庭后,審理雞毛蒜皮呵欠連天。
“水官”每天只做兩件事——摸魚和罵人。
是不是瞬間夢回《男親女愛》的余樂天?
雖然兩者都帶有黃子華清醒機智的本色,但林涼水的質感更加厚重。
用黃子華自己的話來說:
“余樂天是一個亂來的人,他不求上進,認為人根本就不需要上進——因為上進太辛苦......但林涼水不同,他是一個很不開心的人,對人,對自己都很有要求?!?/strong>
對林涼水而言,毒舌是他的保護色,用來掩飾自己的不得志,在世界拒絕他之前率先拒絕這個世界。
吊兒郎當的職業態度,莫說同行,就連晚輩都對他喪失了最后一絲尊重。
當他決意換種輕松的活法——從法官轉行到律師,學習炒股炒樓,找大老板捧臭腳。
結果經手的第一個案子就敗光人品和聲譽,讓無辜的人遭受牽連。
這個半生失意的中年男人,始終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不僅可悲,還衰到家了!
他的毒舌傷及別人,更猛戳自己痛楚:
“我裝什么嘛,我根本一直都想捧臭腳,只是不懂得怎么捧嘛,一捧就捧砸了,所以活該上當,還連累別人。林涼水,一輩子都看不起賤人,原來我才是個賤人。”
只是一個小細節,點破了他熱血未涼——
窮得響叮當的男人在便利店偷便當,涉案金額“多”達24塊。林涼水對他一頓辛辣教育,轉而又替他據理力爭減少了十幾塊賠款。
隨著男人被判罰款600塊,這一幕達到了荒誕的高潮,讓人不禁笑出聲。
但我們還是從中感受到了一點點溫暖——因為林涼水讓我們看到,法理之內依然可以釋放一定的人情味。
這點不經意間散發的人情味,提前“劇透”了林涼水不會學乖,不會變身精致利己主義者。
從恃才傲物到迎合潛規則再到重拾初心,林涼水的人格轉變與案件環環相扣。
曾潔兒案,刺痛了他作為普通人的良心。
他親眼見到了小女孩臨終交代的真相,便再也無法閉上眼睛將錯就錯。
兩年過去,他的辦公室里多了一尊小天使雕塑,擺著幾個橘子——是對小女孩的紀念也是對她母親的愧疚。
小小一處閑筆,豐滿了林涼水的人物弧光,使得前后轉變更加令人信服。
看后不得不感嘆黃子華與角色的適配度。
很少有人比他更能詮釋好這樣有瑕疵的理想主義者,嘗遍人情冷暖,掙扎過、迷失過,但依然騙不過本心與良知,依然會選擇一條最難走的路。
每個步入社會的成年人,都能讀懂林涼水在某一階段的屈服,也會被他喚醒身上沉睡已久的熱血初心——
不要活成自己曾討厭的樣子,不要把世界拱手讓給你看不起的人。
庶民的勝利
《毒舌律師》也有著香港電影中那抹最動人的暖色——庶民精神的勝利。
結尾,勝訴的林涼水走出法院,主動走向街頭孤立無援的老太。
那一刻,我們看到他對好友那道問題的回答,在香港的夕陽下飄蕩。
“你還記不記得你當年讀法律是為了什么?”
不是為了替權貴捧臭腳,而是給弱者點燈。
所以在他輸掉曾潔兒的官司,搬進狹小的居民樓為街坊鄰居打官司時,我再一次認出那股熟悉的感動:
港片的生命力從來都來自市井民間,來自底層關懷。
在扳倒鐘家期間,替他兩肋插刀的都是他以前做小律師幫助過的人。
比如小跟班“太子”,爸爸是社團老大,因為以前受過林涼水的恩情所以教育兒子長大了也要學法律。
有太子這個“關系戶”,林涼水的翻案之路上多了一群“綠林好漢”。
小人物結成的正義聯盟,讓片中處處閃爍著善有善報的暖意。
當他們因為江湖情義替人扛刀,比權貴之間的利益交換動人得多。
律師是社會精英的代表,但《毒舌律師》偏偏用最精英的行業背景講了一個反精英的故事。
它不搞煽情,不裝高深,只講最樸素的正義觀——
比如我很喜歡林涼水一再跟陪審團提及的common sense,將看似深不可測的法律問題拉回到人之常情的親民視角。
不是只有精英才有權解釋法律,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回歸人性與常識,去理解法律,去捍衛自己的權利。
也觸動于從“天冇眼”到“天有眼”的前后呼應。
就像林涼水和金遠山解釋自己的動機時,只說“怕被天收”,不扯什么冠冕堂皇的大詞。
做人要對得起天地良心,就這么簡單。
因為簡單樸素,反而鏗鏘有力,讓正義的分量充分浮現。
律政片里的正義,好比武俠片里的俠義與公道。
這種價值觀,是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表達,是中國人一直追求的不死夢想。
誠然,這個世界不夠完美,人性和系統一樣必然存在漏洞。
所以我們才要竭盡所能,去追求、去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世界,不輕易犧牲別人,也不要輕易被別人犧牲。
這一切能否達成,取決于陪審團上的每個人,取決于大銀幕下每個活生生的小人物,取決于你和我。
一聲“court”,曾潔兒案,今日全國同步開庭。
讓我們走進電影院,跟林涼水一起舌戰不公,在歡笑與熱淚中聆聽自己的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