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能在一些流量藝人評論區看到這樣一條評論:美得令人窒息。
(資料圖)
很納悶,到底什么樣的美能讓人窒息?
?童年女神劉亦菲,也不過是美的有仙氣。
不老女神張柏芝,也不過是美的有故事。
直到2021年看到劉雯在GQ盛典上走秀,才知道什么叫“美的窒息”。
就那兩條腿往臺上一站,瞬間搶走了舞臺上所有光芒,用實力詮釋“國模一姐”的美,也用實力證明明星與超模之間的壁比城墻拐角還要厚。
當然,這個美不僅僅在容貌,還有自帶的強大氣場,骨子里散發的自信與穩健的臺風。
這才叫,美的窒息。
沒想到,第二次窒息還是劉雯給帶來的,只是這次是真的“窒息”。
01 美到“窒息”
時隔三年,劉雯重返時裝周擔任品牌大秀的閉場模特,讓人期待滿滿,可當她邁著自信的步伐走來時,真的只有窒息沒有美。
中分貼頭皮的中長黑發、土黃土黃的皮膚、粗而黑的挑眉、又白又長的睫毛、高高凸起的顴骨、凹陷的臉頰,完全沒有驚艷感,反而是一種驚嚇,令人害怕。
上一次,是驚艷到我了。
這一次,對不起,是嚇到我了。
窒息,不是因為劉雯本人有多難看,而是她明明可以很好看,卻打扮得超出一般人的審美標準,甚至在刻意扮丑。
分析一下劉雯的五官,單眼皮、小眼睛、顴骨突出、棱角分明、臉盤偏大、臉型偏長,這樣的長相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類型。
若按照正常的邏輯,劉雯的妝造應該是取長補短。
在發型上,應該避開貼頭皮發型盡量蓬松或全部扎起,以此弱化凹陷的太陽穴與突出的顴骨,營造出臉部流暢的視覺效果。
比如,這樣:
在妝容上,應避免過黃或過白的粉底液,而是與自身皮膚相近的,這樣才不會顯得臉頰過于凹陷,讓面部更加頓感。
比如,這樣:
她的妝容打造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凹陷處膨起來,讓突出處凹下去。
這樣才能打造出立體、飽滿、流暢的面部,才能取長補短更符合國人審美。
就像她在GQ大秀的打扮那樣,無論正面還是側面都能抗打。
但在時裝周上,她的每一處妝造都踩在了雷區上。
發型暴露五官缺點,妝容讓缺點更加明顯,整體就是兩個字:報看。
02 沒事,網友會出手
掩蓋自身的美,塑造另類的美,整場走秀全靠氣場撐著,因此引來諸多討論。
有人說,劉雯變成了老太太。
有人說,劉雯的眼睛像燒傷后粘在一起。
還有人說,藝術審美越來越邪門。
當然,也有人不滿吐槽的聲音,而是高高擺起姿態,認為時尚圈就該如此標新立異,超出常人審美。
也正是如此,門檻才高到讓明星求著擠進去,才遠遠甩開娛樂圈。
顯然,這樣的觀點并立不住腳,且偷換概念。
劉雯的走秀引熱議歸根結底是審美的差異,并不是時尚圈與娛樂圈的高低之分,而劉雯的妝造確實不符合國人審美,反而她后續參加晚會的妝造更能令人接受。
何況,時尚圈的審美確實是越來越離譜了,從美得窒息逐漸發展成丑得窒息。
不知從何時起,時尚圈的審美就像如今的口水歌,看著很火卻沒有任何營養,不符合主流卻還想擠占主流的席位。
但無論是再火,宣傳得再高級,冷門永遠成不了熱門,反而能成為邪門。
03 時尚圈確定不是在審丑?
好好的美女,被時尚圈大佬一番捯飭后,變成了一臉喪氣樣的干巴柴火棍。
說破天,劉雯的“美”,也欣賞不來。
不僅欣賞不來,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所謂的時尚到底是在審美,還是在審丑?
近些年的時尚,只看到了“丑”,還是方方面面的“丑”。
難以欣賞的高級臉
當清華美院的模特,一律畫著瞇瞇眼與雀斑臉走在T臺上時,才知道,原來在時尚圈管這張臉叫高級臉。
當陳漫的陰間風雜志封面被扒出后,才知道,原來在時尚圈管這種風格叫亞洲時尚。
當三只松鼠把模特化成瞇瞇眼來代表國人形象后,才知道,原來在時尚圈管這種容貌叫東方女性。
當劉雯頂著暴露與強化所有面部缺點的妝容出現在T臺后,才知道,原來在時尚圈管這種相貌叫漂亮。
合著,在時尚圈不是瞇瞇眼、高顴骨、塌鼻梁、雀斑臉,就不能叫東方女性,就不能叫高級臉。
合著,富有韻味且多元發展追求多元審美的東方女性,在時尚圈是這么丑。
時尚圈的美,到底是在塑造誰,又是在迎合誰?
對不起,這“高級臉”真欣賞不來。
逐漸跑偏的男明星
除了對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外,時尚圈也開始捯飭男性了。
女明星各個瘦的面部凹陷,模特各個“高級臉”,男明星們也漸漸開始朝著中性路線發展各個油頭粉面。
出席時裝周的蔡徐坤,生怕自己不夠時尚,染了頭發,換了發型,化了精致的妝容,穿了名牌。
精修圖中的他,精致的像個瓷娃娃,可生圖中的他卻像個十足的精神小伙,俗稱街溜子。
粉絲或許不贊同這樣的稱呼,但蔡徐坤的妝造真的好看嗎?
不如,他過往的一半。
包括曾拋開一切世俗眼光擠進時尚圈的陳志朋,化著妖嬈的妝容,留著披肩長發,穿著超短褲,腳踩及膝高跟靴,這樣的他真的帥嗎?
怎么看,都像是街頭流浪漢,而且是精神不太正常的流浪漢。
包括他穿著透視裝,大膽出現在紅毯上,真的足夠陽剛嗎?
穿的網紗透視裝+塑料棚造型+高跟鞋,真的夠帥嗎?
如果,這個就叫時尚,時尚圈不進也罷。
可偏偏,越來越多的男明星在這所謂的時尚標準下逐漸跑偏。
雨神蕭敬騰酷愛穿高跟鞋,走紅毯穿,唱歌穿,出席活動穿,生怕他變成第二個陳志朋。
年輕偶像王嘉爾,穿透視裝跳舞,脖子上戴表,時尚中帶著些許滑稽,乍一看以為是尼古拉斯趙四。
女模特成“高級臉”,男明星跟著跑偏,時尚圈越來越邪門,更邪門的是奇形怪狀的服飾。
奇形怪狀的服飾
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是鐵嶺,可她不知道,時尚的盡頭也是鐵嶺。
不知從何時起,碎花、鮮艷的顏色、大棉襖二棉褲、頭巾這些東北元素,成了時尚的寵兒。
而且不僅一家品牌設計,不僅一個花色,但都與大東北特色緊緊關聯。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土到極致就是潮吧,但具體潮在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更不敢問的是時尚圈的另一種奇葩設計——能露則露,能多離譜就多離譜。
“驢”牌曾推出過“快遞防撞氣墊”的兄弟版充氣馬甲,價值近三千元。
普拉達曾推出過奶酪仿品之黃色鏤空高領毛衣,又窮又貴的感覺,它家詮釋的完美。
“哭泣”更奇葩,直接內褲外穿,而且是由皮革制成的內褲。
就……離離原上譜……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
還有價值近三千元的露臀褲,還有辣眼睛的露胸口的T恤。
而這還僅僅是部分服裝,在這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時尚圈里,還有那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奇葩飾品。
比如,一比一復刻塑料衣服夾子還能賣出三千多元的耳環,以及那賣四千多元的塑料手環,與那近三千元的塑料戒指。
比如,一比一復刻六角螺母還價值不菲的工業風戒指。
還有,一比一復刻看門大叔鑰匙串還能賣到七千多元的項鏈,與賣出五千多元的手鏈。
什么叫有錢的大冤種?
或許,就是那些不差錢又追求“時尚”的弄潮兒吧。
什么叫審丑?
時尚圈用行動給出了解釋。
04 標新立異也得有個度
妝造越來越邪門,審美越來越離譜,不難發現,時尚圈已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時尚,而是普通人理解不了的才叫時尚。
不光妝造與服飾越發讓人難以理解,就連秀場的選擇都越發的奇葩。
2022年,巴黎世家設計總監Demna Gvasalia再次刷新時尚的標桿:泥坑里走秀。
你沒聽錯,是一群穿著數千美元衣服的模特,走在滿是泥漿的T臺上,走完一圈喜提一身泥漿。
而為了打造這條泥漿路,還專門花大價錢從法國里昂、馬賽等地運來泥炭沼澤。
時尚圈的腦回路著實無法理解,但標新立異也得有個度,不要讓時尚變得離譜。
同樣是走秀,相比之下的東京時尚秀就足夠接地氣。
妝容干凈,沒有瞇瞇眼與雀斑臉。
模特長相自然,沒有所謂的“高級臉”。
審美健康,沒有瘦得兩腮凹陷。
服裝上,沒有奇裝異服都能穿上街,對普通人來說具有參考價值。
這場走秀,沒有歐美時裝秀所謂的“高級”,但對普通人來說卻存在價值,至少在大部分人的審美范圍之內。
時尚可以冷門但不可以邪門,時尚是讓人看得懂穿得了,而不是講究極度的標新立異與自我。
那不叫時尚,更像是設計師為了體現自身“才華”而硬凹的一種“流行”,俗稱高級美。
這種高級美,也不過是他們留給自己的一種體面。
如果瞇瞇眼、雀斑臉都能叫時尚,那么塌鼻梁、黑眼圈、大眼袋,是不是也能引領時尚?
挑戰普通人對美的認知,進而標榜自己是普通人不懂的高級美,時時刻刻表現出高人一等的高貴,才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
相比奇裝異服與奇怪妝容,打扮素凈的許光漢、肖戰更顯得清爽有型,而不是精神小伙模樣。
相比刻意迎合國外審美標準的模特,優雅知性的張嘉倪,卻美出了東方韻味。
這才是有審美,也是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東方美。
時尚圈那令人窒息的審美,充其量叫缺乏自信的標新立異。
關鍵詞: 妝造越來越邪門 審美越來越離譜 時尚圈到底在高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