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做到最后,真的是要靠口碑的?!?/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 |?吳雪
一覺醒來,冬奧冠軍王濛連提兩次熱搜。
這一次,不是因為金句,而是嚴重違約。
發布聲明方是北京影漪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對方自稱,是王濛在新媒體領域的獨家經紀公司,在合作期間,因王濛嚴重違反合同規定,擅自參加新媒體領域商業活動,且經多次催告未有糾正,該公司已委托律師啟動訴訟程序。
四小時后,@王濛工作室 甩出一紙嚴正聲明干凈利落地表示“雙方合作已到期,且影漪視界仍拖欠王濛巨額未結款項,有關此事我方不再占用公共資源回應,也請大家不傳謠不信謠”。
雙方各執一詞,誰對誰錯,筆者無從判斷,但關于藝人與經紀公司的糾紛,并非新鮮事。一位業界人士告訴《新民周刊》,經紀公司往往通過霸王合同或高額違約金來約束藝人行為,降低“單飛”風險,但當藝人突然有了流量,話語權變得更大,經紀公司則處于相對被動地位,如果單方面違約出走,公司似乎也很難直接干涉其演藝工作。
王濛是否遵循了契約精神,經紀公司的維權訴求是否合理正當?在演藝行業的合同糾紛到底有什么“隱性規則”?《新民周刊》采訪了上海君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平晟。
誰守約了 誰沒守約
筆者注意到,在聲明中,這家經紀公司吐槽,合作期間,公司為王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資金,為其量身打造《濛主來了》《運動者聯濛》,策劃運營其抖音賬號,實現粉絲數量百倍級增長,推動她從職業運動員到體育偶像的商業化轉型。
但王濛卻屢次違反約定,擅自參加新媒體領域演藝工作并獲利,甚至在雙方合同如約續期期間拒絕繼續履行,至今也無任何糾正態度。
王濛方的回應,則是另一種說法。
她表示《濛主來了》《運動者聯濛》都是王濛個人衍生IP,影漪視界是付費聘請的制作公司,在項目中的身份僅為承制方,雙方的合作已于2022年10月9日到期。目前影漪視界仍拖欠王濛巨額未結款項,王濛已經通過訴訟維權,并且案件已進入財產保全階段。
王濛方聲明指出影漪視界是談判未果,利用輿論造勢,同時,王濛名下公司擁有她的個人獨家經紀約。
朱平晟律師認為,根據目前的信息,無法判斷是非曲直。但就王濛的回應,影漪視界是其承制方,又拖欠其未結巨額款項,那么,理論上王濛應該向影漪視界付費,而影漪視界的角色,可能的情況是一邊是制作方,一邊可能還擁有王濛的某些代理權限。
至于經紀公司是否獨家的權利,關鍵在于雙方簽訂的合同,要看合同條款中如何規定。如果到了訴訟階段,法官一般會根據雙方的約定來判斷,誰守約了,誰沒有守約。
圈內的隱性規則
王濛事件,目前沒有定論,但透露出演藝行業一些隱性規則。
比如,霸王條款在某些經紀公司中存在,藝人與演藝公司簽訂合同,通常存在“高額違約金”條款。藝人“紅了就跑”的問題也相當普遍,樂華娛樂創始人杜華曾公開表示希望成立經紀行業協會,不守約的藝人應該被整個行業“封殺”。
看似極端的言辭,實則道出了經紀行業長久以來的痛點。
對于經紀公司來說,一旦藝人不愿履行合同,訴訟起來需要漫長過程;對于藝人來說,想要“單飛”,也要付出高額違約金的代價。“比如游戲、網紅主播等,違約金都高達上百萬元,還有航空公司飛行員、頂級廚師等,理論上培養人有成本,有違約金也是合理的?!敝炱疥烧f。
一位經紀公司的內部人士表示,藝人紅了,有足夠的商業價值,這是一個根本的經營之道,所以,經紀公司是不希望解約?!叭绻嚾穗S心所欲地任性解約,公司又付出很多,誰還敢奮不顧身地去投資一個新人?”
一旦藝人與經紀公司的糾紛,到了訴訟程序,由于演藝經紀合同給付標的的演藝行為具有人身屬性和不可替代屬性,強制藝人履行演藝債務在客觀上難以實現。
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超律師認為,即便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經紀公司的執行目標往往也無法實現。所以這類訴訟,一般都是采取“邊打邊談”的策略,讓雙方協商好賠償金額后達成和解,最終實現解約。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公司維持現狀,在判決書確認合同效力的前提下,針對藝人后續具體的違約行為,再次起訴藝人違約,要求藝人根據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甚至同時提出解約,但這又要經歷一個漫長的訴訟過程。所以,在第一次訴訟中沒有成功解約或者達成解約方案,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當然,也并非所有公司都是既有實力又講良心的,坑騙培訓費、割流量韭菜、權利義務極端不平等的霸王條款等不靠譜行為,業內亦比比皆是。此前,何炅就曾在某節目上提及“有公司一股腦簽100個小男孩,只要上了一個,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周震南",剩下的99個就慢慢耗到解約”。
朱平晟告訴《新民周刊》,我國法院對于賠償多少違約金擁有自由裁量權,一般不會支持非常高額的違約金,如果判決解約成功,藝人需要支付的違約金金額,會在一個相對比較公正的裁量范圍。“誰違約了,誰就應該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可能是法院要考慮的,只不過相關案件的賠償金額,在普通人看來,還是蠻高的。”
藝人的口碑很重要
當然,除了違約金的問題,王濛事件還牽涉到,對公眾形象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前,絲芭傳媒旗下藝人黃婷婷,在輸掉解約官司后,被指存在違約、侵權、不正當競爭行為,其后,黃婷婷參與錄制的幾檔綜藝節目都遭到鏡頭刪減,其個人微博亦再無更新。
反觀王濛的爆火,始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擔任解說嘉賓,以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一炮而紅。直爽的個性和自帶喜感的東北口音,也讓觀眾對她觀感較佳。之后,王濛更是頻繁登陸各大綜藝,不僅涵蓋運動主題類還逐漸擴大至美食、元宇宙、說唱等多元類型。
有媒體盤點了王濛目前的商業版圖。當前與王濛關聯的4家公司有2家為存續狀態,包括山東他山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灣道體育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王濛擔任前者監事,擔任后者法定代表人、經理、執行董事并持股89%,而后者已成功注冊“王濛”“濛主來了”“濛主駕到”“濛主播”“濛主解密”等多個商標。
隨著王濛商業價值的攀升,不單單要考慮到營業撈金,業界口碑的維護,也相當重要。更長遠地來看,藝人如果不守信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其在業內“口碑危機”?!斑@種情況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你的口碑就會差?!币晃粯I內藝人姍姍表示,在業務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藝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做得好,大家就會愿意給他機會。
“藝人做到最后,真的是要靠口碑的?!眾檴櫿f。
資料來源:文匯報、中國經濟周刊、南都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