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產的女性劇似乎變成了一鍋煮過頭的粥,稀爛無比。
(資料圖)
2018年上映的《娘道》讓中國婦女報小編,親自下場怒批,把毒瘤扮成鮮花。
劇中的苦情大女主人生唯一追求——生兒子,且不斷自我洗腦,她對婆婆說:“我這條賤命算什么,只要能給二少爺生兒子。”
形成了一套順從、美好、犧牲的“女德”標準,再搭配各種,花式跪姿的佐料,收視率雙臺32天均破1,單臺10天破2,無數場外觀眾,熱淚盈眶。
等到大結局的時候,網友問總導演郭靖宇,還拍《爹道》嗎?郭靖宇導演誠懇表示我只是通過還原歷史階段的弊病,來批判封建糟粕。潛臺詞就是,切勿對號入座,但勸百諷一的笑話,觀眾看的是什么呢?一篇文章3000字,2999個字都在說糟粕,最后一個字才說糟粕不好,那么關注點,恐怕都是糟粕!
拋卻時代劇不談,即使現代的都市劇里的女性角色也難逃“爛”字,并且爛得像剝洋蔥,層層遞進。
第一層爛是矮化女性。近期熱播黃渤主演的都市中年喜劇《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如果說《娘道》是一個女人覺得自己最有價值的是生兒子!而這部劇在就是編劇眼里女人《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是生孩子!
尤其是朱珠扮演的冬曉十分令人汗顏,一位海外歸來的職場女強人,年輕貌美,魅力無限。面對一個黃渤飾演的已婚50多歲的中年油膩男下屬,好友相聚把酒言歡時,她直言不諱:“我這次回來就是沖你來的,我冬曉等了二十幾年,飛了大半個地球。”
甚至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算是先來后到,不是小三。最終編劇暴露了她的初衷,是在高中時候,意外懷孕流產,主要回來是報復初戀,而她的報復方式呢?在事業上幫助他,拉著他拍婚紗照,做他的小三但又不破壞他的家庭。這.....是認真的嗎?
難道是青春校園劇的墮胎流產后續補的一個報復環節?如此獨立靚麗的女性,為什么總是和一些爛俗的套路拉扯不清!
如同《我的姐姐》影片前一半給我們展示的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有著獨立意識,充滿希望的女性,為了“一己私欲”,拒絕道德綁架,她要考研,迎接屬于自己的人生。突然蹦出來的弟弟不是她的責任,但在結局的時候,還是被扔進了“長姐如母”的爛俗套路里,演到一半的獨立女性變成了迎合刻板印象的大地母親。
從鏗鏘玫瑰變成燃情焰火,期待觀眾流淚鼓掌叫好,多么具有犧牲精神啊?抱歉做不到,走向了符號化的女性到底是為誰的口味買單?
第二層爛是包裹在爽文套路里的女性漠視。《我們的婚姻》算是一個典型。他套入了一個全職媽媽的命題,看起來像是聚焦到了女性的困境,實則虛浮。
男女主名校出生小康家庭,毫無后顧之憂。一個是年入百萬的投行精英,一個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玩得了搖滾帶得了娃的高知女青年。她的全職媽媽復出之路輕而易舉。
可以靠關系得到很多內推機會,可以靠著老公贈票跑到行業論壇大出風頭,可以在剛入職成為實習生的時候,就能接手重大項目,把業內有名的老公打得節節敗退,這開掛的爽文女主,真的是現實中的絕大多數全職媽媽嗎?這些劇里的人物真的普通嗎?
《三十而已》的鐘曉芹,隨隨便便寫個戀愛作品,就能得到百萬版稅。《我的前半生》的子君上一秒被老公拋棄直呼要獨立自主,邁進新人生。下一秒閨蜜的男友愛上了她,真是妥妥瑪麗蘇劇毒,這編織的世界里,生活都太簡單了。
職場菜鳥幾天就能獨當一面,泛泛幾句空談,一個項目就拿下,這真的是普通女性的困境嗎?那么《俗女養成記》里的陳嘉玲可能連當背景板都不夠格。
曾幾何時,我們的女性作品也是百花齊放,《粉紅女郎》就是一部十分值得推薦的女性群像劇,這四個都市女性真的都是平凡的你我。萬人迷是化妝品的柜姐,方小萍是幼兒園教師,最有事業心的茹男也只是個普通的“打工人”,她們不是富家千金,沒有開掛的金手指,他們住的房子也不是豪華的別墅,而是促銷活動質量有問題,賣不出去的毛坯別墅。
但在她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該是什么樣?在萬人迷眼里,女人可以愛男人,可以征服男人,但不能依附男人。無論對方多么帥氣多金,我們都要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方小萍這個結婚狂卻把男人看得很重。她因兩顆大齙牙,總是被人嘲笑,從小便對自己的容貌不夠自信,還有原生家庭的不斷貶低,起初她看待婚姻,是家長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而后看待婚姻是精神寄托,最終在姐妹們的幫助下,她一步一步完成自我的蛻變,因為這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現狀,平凡且不自信,始終糾結在外在性。
容貌、妝容、身材變得十分被動,她有小缺點,但好在她真誠。她會因萬人迷的離開,而急著四處尋找更會為自己的錯誤而誠懇道歉,慢慢糾偏,真誠坦蕩。
比起萬人迷和小萍,男人婆更像是“女強人依靠自己”,她被黑心老板坑害,背上巨債,打工苦還錢,憑借自己出色的商業嗅覺、果斷的觀察力、過硬的職業素養和果斷的毛遂自薦,抓住了一展拳腳的機會。
在別人逛迪士尼開心玩耍時,她憂心忡忡,要建造屬于中國的迪士尼;在別人否定萬人迷,挑起男女對立時,她發掘萬人迷的潛質,揚言要包裝萬人迷,給無知的少女指點迷津。
她一直搞事業,最終完成了夢想,建造了希望小學。干練果敢的她十分迷人,就像波伏娃《第二性》里所提到的那樣——想要擁有真正的平等,就要從意識和內心深處承認平等,要成為想要的人,則必須通過堅忍的實踐,投入事業中,在社會中實現,完全拘泥于自戀個體的解脫,成為一個自然的,與男性平等的女性。
女強人可以擁有自己卓越的眼光,清醒的頭腦,日復一日的堅韌,不是簡單靠男人的無聊戲碼,而是真正創造屬于女性的事業,不在拘泥在自己的妝容模樣,而是發掘自己的潛力,塑造自己的能力,這里的每個女孩都在閃閃發光,相互幫助,她們一起哭,一起笑,可以當彼此溫柔的綢緞,也可以彼此依靠,樹起堅實的圍墻,抱團取暖。
還有聚焦到邊緣女性的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她們都是一群底層生活的小市民平凡而又普通。
面對著最真實而又可悲的年齡困境,家庭失衡,甚至疾病纏身,但是她們依舊在四處圍困的生活里,掙扎求生,不放棄希望,努力過好每一個日與夜。
真正好的女性題材作品,不僅是拍給女性看,也絕對不是給個別女性看。真正的女性好作品,是要聚焦到真實的女性身上,關注最切實的生存困境。
我們想看精英女性改變陳舊的職場規則,我們想看清醒且自知的女性不再一味沉迷去獲得男性認可,而是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野心,我們想看拋卻私生活、情感、外貌、妝容以外話題,聚焦自我成就的女性。
更希望在很久以后,童話書里王子進入睡美人的城堡要拯救她的時候,睡美人轉頭疑惑地看著他——干嘛?老娘醒著呢?
女性題材本可以擁有這樣的能量,不要走入俗套的劇情,而是塑造出新一代獨立女性
她們擁有事業、擁有夢想、擁有友情,且擁有最大程度的超越性,去征服、去探索,外在的無限可能。
關鍵詞: 國產劇的女性題材編劇們 好歹上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