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飆》劇組幾乎全員挨夸的背景下,有一名演員很“另類”。
他一點也不挨夸,一出場光挨罵了。
沒錯,他就是扮演高曉晨的演員吳羽卿(藝名岳陽)。
(相關資料圖)
由于用力過猛的浮夸表演,吳羽卿在劇中的表現招致不小非議。
身為演員吳剛之子的他,也因星二代背景被網友抨擊帶資進組。
面對網友的爭議,吳羽卿之父吳剛近日曾公開回應。
談及網友不滿,他這樣表示::
路是他自己(吳羽卿)走的,后果是他自己承擔。
但網友對此卻并不買賬,不少人還將不滿上升到吳剛本人。
留言區里,不少人就直言其回應很“虛偽”:
自己走能演上高曉晨嗎?
讓他自己走?那也鋪好路了啊,人家沒路的怎么走
您出演一部電視劇,掛件也太多了吧,兒子媳婦都參演了,別把路人對達康書記的好感弄丟了呀
顯然,由《狂飆》帶動的這場輿論熱浪,將吳剛父子卷入了風波中。
而在這出星二代搞砸老爹招牌的事件背后,青石也發現了一件事:
一股“圈內繁殖”的風氣,正在演藝圈內野蠻生長。
01、搞砸星二代招牌,“高曉晨”揭開圈內繁殖下的毒瘤
其實星二代出鏡是圈內避免不了的,表現正常還可以,但觀眾反感的是:不合適卻要硬上。
這種走后門產生的毒瘤,是觀眾最為痛恨的。
看過《狂飆》的觀眾都明白,吳羽卿挨批并不冤。
在劇組里一個個演員花式秀演技之際,飾演高曉晨的他卻令人一言難盡。
劇中,角色高曉晨是個出身特殊的公子哥。
由于自小被嬌生慣養,長大后的他人設是叛逆而張揚的。
照理說,這個角色的張力應該很大,塑造空間很廣。
但吳羽卿對這份叛逆的詮釋卻相當單一。
里外里,無外乎就這么兩招。
第一招,用瞪的;
劇情里無論對誰,他都是一副瞪眼表情。
與養父高啟強對話,一言不合就這么一瞪,仿佛要用嚇得把養父嚇退...
與勸自己回家的黃瑤對話,他更是暴起青筋、瞪大眼睛看對方。
此景此景,仿佛是吸血德古拉在京海。
甚至在平時講話時,他也下意識保持這種瞪眼套路。
如此單一的“瞪眼演法”,演員是省事了,觀眾看著倒是鬧心了。
第二招,用喊的;
齜牙咧嘴干瞪眼的操作,本已用力過猛,但吳羽卿還嫌力度不夠。
在擠出一個個扭曲到猙獰的表情后,他還時常附帶各式大吼大叫。
又吵又鬧的畫風,讓他不僅演成了德古拉,還演成了一個狂躁癥發作的德古拉。
評論區里,不少網友質疑吳羽卿對角色的理解很差勁。
下面這位網友就認為,自小家庭優渥、學鋼琴的高曉晨,應該是類似于《金粉世家》金燕西這樣的富家叛逆小子。
但吳羽卿的演法,則遠遠偏離人設,有一種沒文化小流氓的感覺。
而結合吳羽卿的履歷,他演錯“高曉晨”其實也合理。
參演本劇前,他其實是完全沒演過戲的。
除了與父親吳剛在2019年登上綜藝《一路成年》,吳羽卿再沒有在鏡頭上露過面。
直至去年,從雪城大學畢業的他才算接到人生第一部正式影視作品,即讓他瘋狂挨罵的《狂飆》。
沒有實戰演戲經驗的他,卻能直接參演央視大劇,吳剛對兒子的這波強捧真的捧得很用力,但也捧得很吃力。
事實上,《狂飆》劇組的星二代不止吳羽卿一人。
劇中的禁毒隊長楊健,就由影后王馥荔之子王驍飾演是。
對這位誤入歧途但內心仍殘留良知的警察,王驍的表演相當到位,隔著沉默的外表,我們也可以感受角色無聲的糾結。
而高利貸老大唐小龍扮演者林大川、殘障人士李青的扮演者王宏,也同樣是出身演藝世家的星二代。
他們也憑借出彩的演技,演出了角色的可惡或可憐的一面。
只是,這幾人為星二代拉回的印象分,真的還不夠“高曉晨”吳羽卿一個人毀的。
而在過于辣眼睛的“高曉晨”在前,外界也引發了一場關于圈內繁殖的爭論。
02、圈內繁殖的亂象,正在野蠻生長
盡管王驍等星二代可圈可點,但架不住星二代更多。
過去幾年里,隨著越來越多的拉胯星二代登場,讓人們對圈內“無序繁殖”越來越頭疼。
幾乎每年,都有類似“高曉晨”吳羽卿這樣的例子出現,刷新著我們的理解下限。
這群扶不起的星二代,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借父母光以配角身份出鏡的;
但受限于演技,她們不僅火不了,連帶還影響老爹的口碑。
老戲骨張光北之女張思樂,就是這樣的例子。
《巡回檢查組》中,她飾演女作家喬逸。
劇情設定里,該角色是一個美女人設,甚至還有一段誘惑他人的美人計橋段。
但從張思樂被網友嘲諷“土丑”的扮相來看,她實在難以撐起美女人設。
而僵硬的臺詞和表情,更讓角色形象大大扣分。
更災難的,則是張思樂的多段哭戲...
本該是美女作家哭得梨花帶雨的戲,這么一折騰,卻哭得像山崩海嘯一樣...
而到了《覺醒年代》里,張思樂則飾演陳延年的紅顏知己柳眉。
扮相和人設的雙重不討喜,再加上依舊一言難盡的表演,讓她再次招致非議。
由于柳眉并沒有歷史原型,只是來自編劇虛構,這更讓一些觀眾懷疑張思樂存在加戲嫌疑。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張凱麗之女張可盈身上。
鄉土劇《幸福到萬家》中,張可盈飾演遭惡意婚鬧的女主妹妹何幸運。
但貫穿全劇,她詮釋角色的方式始終很單一。
要演憂郁,有皺眉;
要演不滿,有皺眉;
就連要痛哭,也是皺眉皺眉再皺眉。
幾乎同質化的“皺眉演法”,讓她招致了不小批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另一部作品《老酒館》里,她的戲路也是也是冷面皺眉風。
幾乎每場戲,都是同樣的味道,這也讓人感到無語。
拉胯星二代配角,還有陳寶國之子陳月末。
跟隨父親參演《英雄無畏》《山河月明》等多部作品的他,入行后的出鏡率其實不俗。
但由于平平的演技,多年來他的人氣始終上不去。
而在古裝劇《山河月明》中,飾演建文帝的他更“全程瞪眼”的浮夸演技而遭致批評。
這用力過猛的瞪眼演出,也讓吐槽就像是“三星堆文物”...
第二類星二代,借父母光瘋狂加戲,卻越加越涼;
提到這里,《人民的名義》里人見人厭的黃毛該出場了。
在這部熱門貪腐劇里中,出自演藝世家的闞犇犇飾演黃毛小伙鄭勝利。
劇中,這個頂著招搖黃毛的小伙,以各種浮夸表演讓人反向記住了他。
各種強凹搞笑的表演,讓他不僅演得不討喜,甚至還讓人感受到了油膩。
回看整部劇,他的戲份其實與主線關聯不大。
但令人詫異的是,其角色卻在劇中有著大量的戲份,觀眾看到他的戲基本都要快進,因此被人戲稱“鄭快進”。
聯系到闞犇犇演藝世家的背景,外界也為他的“加戲”而感到憤慨。
提到星二代里的加戲咖,顯然也得提提香港藝人向佐。
作為港圈大佬向華強之子,向佐起跑線明顯比同齡人更往前。
依托于自身背景,他在入行之初就曾參演《投名狀》《霍元甲》等大片,與李連杰、甄子丹等大咖有對戲經歷。
但在大片里演配角似乎沒能滿足他,入行漸久之后,他開始給自己慢慢加戲。
2016年那部由向家投資的《封神傳奇》里,他更達到星二代加戲的極致。
在這部請來李連杰、梁家輝、古天樂等大咖、號稱出動半個娛樂圈的作品里,向佐搶戲搶到麻了。
表面上他飾演的雷震子是配角,但貫穿全片,劇情始終與雷震子有巨大關聯。
從角色的成長到戀愛,再到各種加入戰斗,雷震子的人物線拍得相當完整。
而這部所謂的“封神史詩”,也越看越像《雷震子傳》或者《向佐傳奇》。
但盡管眾星做配,這部狂砸5億的《封神傳奇》里,向佐卻也撐不起大場面。
在臺詞僵硬、表情尷尬的星二代通病之下,向佐還是演砸了這場戲。
而這部請來半個演藝圈為向公子助陣的作品口碑奇差,最終僅僅收獲2.9分的低分。
在一部部爛片的堆積下,入行至今被捧了17年的向公子,依舊是強捧不紅的宿命。
第三類星二代,被父母強捧一號位,卻依舊扶不起;
比如,名導陳凱歌之子陳飛宇;
父母都是演藝圈大咖的他,入行以來就帶著凡爾賽劇本。
出道以來,他的戲份都是至少男二起步。
2017年,17歲的他就在個人處子作《秘果》里擔任主角。
隨后6年,陳飛宇還在《將夜2》等十余部作品里擔任男主。
但機會給夠了,陳飛宇卻也沒能把握。
貫穿這些作品里,陳飛宇的角色觀感始終是雙目無神的面癱臉。
見到仇人時,他是這樣面無表情的冷。
談戀愛時,他也是這樣高冷的面癱。
就連重逢前任時,他的表情波動依舊很小...
面部幾乎毫無表情,陳飛宇演技實在令人無奈。
再比如,00后女星歐陽娜娜;
其父是活躍演藝圈數十年的藝人歐陽龍,但歐陽娜娜卻沒學到父親的演技。
相反,進入演藝圈后,她頻頻在演技這塊翻車。
在某演技綜藝上,她在演繹《我和我的母親》段落時,就因為用力過猛而引發全網吐槽。
節目中,她聲嘶力竭喊出的臺詞“媽已經走十年了”更因咬字不清,而讓網友調侃成:螞蟻競走十年了。
到了電視劇《是!尚先生》里,扮演女主鹿小葵的歐陽娜娜,更喜提“史上最尬瑪麗蘇女主”稱號。
貫穿全劇,歐陽娜娜這自我沉醉的畫風,和念課文一樣的臺詞表演,都讓人相當出戲。
一系列尬出天際的鏡頭,不由得讓人產生地鐵老人臉。
演藝圈有時候是不公平的,畢竟有這樣那樣的資源傾斜。
但不得不說,演藝圈有時候也是相對公平的。
硬實力才是走紅的根本,這些沒實力強捧的星二代注定也是會被群嘲的。
03、無序圈內繁殖的背后,是星一代的“溺愛”
在一個個星二代在作品里的拉胯,實際上與明星家長的過度溺愛也有關系。
也許是希望自己的演藝事業得到另一種延續,不少明星家長以望子成龍的心態強捧孩子進圈。
這其中,不少人對孩子的強捧程度,到了一個極端。
這幫家長的行為,甚至也可以分類...
第一類,讓孩子跟著自己拍戲。
包括張光北、陳寶國等人,他們都在各自參演的多部作品里,為自己的孩子安插戲份。
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名氣,這些老藝術家讓孩子們跟著自己拍戲,這也是一出演藝圈版的《爸爸去哪兒》。
當與明星家長同組拍戲時,星二代尚且有父親點撥,演技不至于太崩。
但當自己單獨拍戲時,這些人的成色就顯了出來。
張思樂等星二代在離開家長單獨拍戲時的拉胯表現,就是一個明顯例證。
第二類,對孩子各種高調力捧;
前一類家長至少是“默默”給孩子機會,下面這一類家長則不僅給機會,還各種高調宣傳。
比如張凱麗之于女兒張可盈;
在女兒還在中戲就讀大一時,她就帶著對方參加湖南臺綜藝《一年級》。
為提高女兒曝光度,近幾年的她還帶著女兒參加了《媽,你真好看》《聲臨其境》《我要上春晚》等多檔節目。
再算上影視上,這對母女還合作了《京城十二時辰》《天衣無縫》等作品。
這一波不避嫌宣傳下,簡直是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段母女關系。
不得不說,張凱麗為捧紅女兒可謂相當上心。
有類似操作的,還有閆妮之于女兒鄒元清;
在女兒參演的8部影視作品里,閆妮足足5次跟著一起演。
在出席活動、拍攝雜志等時候,她也同樣會帶著女兒上陣。
更夸張的,則是在2021年《武林外傳》劇組重聚會。
在這場情懷聚會,閆妮卻與本戲毫無關聯的女兒也帶上臺表演。
而在采訪環節里,她還“跳戲”般地聊起母女過往,這也引發網友的廣泛吐槽。
第三類家長,成為孩子的“廣播站”;
對于孩子一點“微小”的亮點,不少明星家長選擇瘋狂放大,更不惜成為孩子的“宣傳喇叭”。
比如,老藝術家宋丹丹。
盡管兒子巴圖進入演藝圈發展不溫不火,但她依舊帶著孩子拍戲、參加綜藝,同框出鏡時還瘋狂“推廣”對方。
在與巴圖共同參加《王牌對王牌》時,宋丹丹就開啟瘋狂夸兒模式。
在游戲時,她各種夸贊“不愧是我兒子”,夸贊頻率之高令人震驚。
在賈玲與巴圖比賽游戲時,宋丹丹還直接在線護子:“你(賈玲)不行的。”
面對沈騰,她也開啟“道德綁架”:“你居然不認識我兒子?”
不出意外,宋丹丹捧人捧到極致的操作,最終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批評...
而文章開頭提到的吳剛,其實對兒子也有類似操作。
回應兒子參演《狂飆》的不足時,吳剛避重就輕地躲開對演技的評價。
采訪中,他則拿兒子拍戲前考摩托車證作為“努力”的例子。
但實際上,為拍摩托車戲學摩托,本就是演員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而吳剛這樣暗暗回護兒子的操作,也再次引發網友吐槽。
父母對于子女的溺愛,本是人之常情,這是無可厚非的。
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能理解這份護犢情深。
但當這份溺愛過了火,顯然會傷害到星二代的路人緣,也會反噬明星家長的口碑。
04、圈內繁殖的亂象,也有人為星二代正名
演藝圈里,倒也不是所有星二代都這么拉胯,也是有人真正“子承父業”了。
同樣頂著光環進圈,但他們沒有被星二代壓力所壓垮,而是用爭氣的表現打出名堂。
有的星二代,是家長給機會,而自己也爭氣;
比如郭德綱之子郭麒麟;
作為一代相聲大師的長子,郭麒麟一出道就承載著德云社少班主的期盼。
舉賢不避嫌的老郭雖然很樂意讓郭麒麟演相聲,但也舍得讓市場去錘煉兒子。
郭麒麟16歲那年,就出現過上臺說相聲冷場被噓的情況。
為此,郭德綱不僅沒有正面回護,而是痛批“蠢子無知”,并以此向觀眾道歉。
在父親的嚴厲要求,也在自己的虛心努力下,郭麒麟隨后的業務能力明顯進步,臨場反應和情商也愈發提高。
而過去這幾年,厚積薄發的他更在相聲和電視劇領域都有所突破。
相聲領域里,他代表德云社參演綜藝《歡樂喜劇人》,最終打入了決賽。
電視劇領域,前年他還因參演爆劇《贅婿》而知名度暴增。
如今的大林子,也早已是不少人眼中的杰出星二代代表。
再比如,港星謝霆鋒;
頂著香港影星謝賢之子身份的他,自小就被港媒所關注,缺點也被各種放大。
年輕時的他就叛逆的性格和車禍頂包等負面事件,一度被評為“香港年度最負面藝人”。
但隨著年齡逐漸成熟,謝霆鋒也用一次次默默的努力,漸漸挽回口碑。
參演《新警察故事》時,不用替身的霆鋒親自上陣拍一些危險的動作戲。
拍戲過程中,一度玩命到差點窒息,甚至讓保險公司都拒絕接保...
《十月圍城》里,霆鋒則完全拋開偶像包袱,主動扮丑,以刀疤臉、招風耳的形象示人,一切都為戲犧牲。
在多年穩扎穩打下,謝霆鋒憑借這份認真態度扎根影視歌領域,逐漸逆轉了口碑。
如今的他,也早已從“港圈壞小子”逆襲成為了圈內優質偶像。
另一類星二代,是父母不太給機會,但也可以逆襲。
比如影后王馥荔之子王驍;
由于入行前高達200斤的體重和沒有優勢的長相,他一度被母親反對進圈。
為表明決心,王驍將200斤體重硬生生減了67斤才入行。
而為了向母親證明自己,他還極為任性地“隱藏星二代身份”,在演藝圈當了多年小配角。
在基本只靠自己之下,“主動隱去背景”的王驍經歷著近10年的浮沉期,慢慢用演技讓自己打出一片天。
最近幾年接連參演《風起隴西》《縣委大院》《狂飆》,王驍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他的努力也終于等來了回報。
類似王驍的,還有李保田之子李彧;
由于形象劣勢和1米6的身高,李彧進圈時也不被父親看好。
盡管李保田是中戲教授,但他也沒有為兒子提供便利。
報考中戲時,李彧足足落榜了三次才最終考上。
而在畢業后進入演藝圈,李彧也同樣沒有得到多少父親庇護。
而他也一步步從龍套演起,直至接到了一些配角戲份。
而在入行二十幾年來,李彧也從一個個配角里讓自己演出了感覺。
在《天龍八部》《射雕》等武俠劇里,他就給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的李彧也憑借自己在演藝圈打出了一片天,成為了圈子里的黃金綠葉。
總的來說,在這個遍地是星光的演藝圈,“圈內繁殖”其實是必然現象。
過去幾十年里,像謝霆鋒這樣子承父業的優秀例子也有不少,這原本并不會讓人反感。
但遺憾的是,隨著近幾年影視劇行業興起,越來越多明星家長毫無節制地孩子強行推入演藝圈,這已經成為一種毒瘤。
在不管孩子自身資質的情況下,家長們強行“拔苗助長”,將星二代拔到本不該屬于他們的位置。
而這,不僅是對這幫星二代們的變相捧殺,更是對其他有才華的年輕人的空間壓榨。
長此以往,這勢必會對整個演藝圈帶來巨大的惡性影響。
對此,青石也想最后呼吁一波:
演藝圈的無序繁殖,該停一停了!
青石電影 | 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關鍵詞: 從高曉晨等星二代身上 我發現圈內繁殖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