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中,誰有資源和流量,誰就是王者,不管你演技好不好,只要自帶流量光環,身價就會翻倍猛漲。作為明星藝人,張頌文不僅沒有顏值和資源,就連流量也是少得可憐,出道19年,片酬只有30萬,不是無戲可拍,就是在跑龍套。
如今憑借一部掃黑反腐《狂飆》作品一夜成名,多次沖到熱搜榜榜首,張頌文到底靠什么獲得了今日的成功呢?
被流量時代耽誤了的好演員
(相關資料圖)
與其他明星藝人相比,張頌文出道很晚,屬于大器晚成,他不是什么天賦型的演員,只是在做導游期間,與別人訴說了自己有個影視夢,在得到支持和鼓勵后,毅然決然選擇辭職,買了去北京的飛機票,也是在那個時候,張頌文的人生軌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那一年的他剛好25歲。
在北電畢業的那一年,張頌文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接到很多資源去拍戲,畢業的第一年,他跑遍了近三百多個劇組,始終沒有接到一個角色。接著在第二年,第三年......一直持續了大概七八年,張頌文都是處于無戲可拍的窘境。
在媒體采訪的時候,張頌文表示,畢業后的兩年內大概有三百多個人拒絕了我,被否定了近六百次。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中,張頌文感到心灰意冷。
可即使如此,張頌文始終沒有選擇放棄,對于爆紅這件事,他根本不敢想,當時的他認為只要能憑本事吃飽飯就是心滿意足。
租住在北京遠郊的一所平房中,過著養花種草的閑暇生活,入行近二十年,張頌文沒有攢下積蓄,連買套房的能力都沒有,這所平房,是張頌文唯一的家。在沒有一夜成名爆紅之前,真的是張頌文的演技不行嗎?
事實上并非是這樣,張頌文的演技已經超過了“精湛”這兩個字,他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說其他演員在演戲的時候是表演角色,那么張頌文卻是將角色與自己合二為一,淋漓盡致的接地氣的生活化,絲毫沒有任何刻意表演痕跡。
可就是這樣有實力的演員,卻在現如今看流量看顏值的時代中,沒有任何的存在感,片酬低的很悲催。反倒是一些小鮮肉,不僅刷著大牌拿著高片酬,就連演技也是爛的不行,一場哭戲還要派上眼藥水,戲份不重也不關鍵,只要露臉,千萬片酬弄到手。
被邊緣化的老戲骨張頌文,在沒有一夜成名之前,真的是被這個流量時代耽誤了,甚至還活在被這個行業忘記的恐懼中。
《狂飆》讓其迎來春天
因為熱愛,所以在堅持。對于張頌文來說,《狂飆》這部作品就是他的一個機遇,也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讓他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在這部作品中,可以說沒有哪個演員比張頌文更適合演高啟強這個角色。
站在攤位里賣魚,看到唐小龍過去找他的時候,滿臉笑容順手在魚缸撩起水洗了手便迎了上去,這個橋段是張頌文親自設計的,看似不起眼的洗手環節,其實是很接地氣的真實還原。
因為這個不起眼的動作足以讓觀眾們相信,眼前這個老實憨厚的男人就是賣了半輩子魚為生。在層層推進的表演中,高啟強要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本本分分賣魚為生,到無惡不作的黑社會,再到道岸貿然的企業家,這種階段的轉換,張頌文的表演都是恰到好處。
光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他的神情和身份,比如在第一次進派出所的時候,作為攤主他是緊張不安的,眼神流露出無辜和委屈。而當事業成功后,變成了企業家后,張頌文呈現出成功的高啟強是從容的,尤其是再次進入派出所的時候,眼神流露出了一種鎮定,不屑一顧的神情。
看到高啟強的前后變化,很多網友都紛紛留言表示:“張頌文扮演高啟強,從早期卑微渺小的底層魚販,到化身當地涉黑組織的頭目,表演貼切,富有層次感,哭戲十分催淚,感覺張頌文老師就是高啟強的化身。”“高啟強這個角色性格及行為轉變跨度大,張頌文將其刻畫的非常出彩。”
“狂飆大結局這場高啟強吃餃子戲, 通過微表情表演的解讀,才發現這背后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建議查查張頌文,他這個涉黑頭目塑造得太真實,不像是演的。
因為張頌文塑造的高啟強這個角色太過于真實,讓網友們都認為張頌文就是高啟強,高啟強就是張頌文。
這種極度接地氣的表演,可謂是細膩到極致,代入感也是超強的,這種演技可以看出張頌文根本不是一位普通的演員,而是被流量時代埋沒了的老戲骨,從脆弱到瘋狂,從節制到貪婪,從靦腆到風流,極致遞進的復雜情緒,張頌文將高啟強詮釋的淋漓盡致。
有人說是高啟強這個角色成全了張頌文,讓他一夜爆紅,其實倒不如說是張頌文的演技過于真實和演技,徹底征服了觀眾。
他能夠一夜爆紅,不僅靠的是專業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過多的是源于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與堅守。要知道一旦熱愛了一件事情后,在別人眼里你會變得很苦,但其實你本人卻根本不覺得苦,而是樂在其中。
就像入行20多年沒有爆紅,還依舊在堅持,就是源于這份執著與熱愛。張頌文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力量,只要有耐力,只要堅持不懈,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都要用心付出,把它當作主角來演,只有這樣才會成功,在演藝這個行業中,張頌文將敬業做到了極致,得到了世人的認可,這是他成功的法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