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寶島季》在湖南衛視正式開播了!
雖然先網后臺,但是依然收視輕松奪冠,將其它衛視的綜藝節目遠遠甩在了身后。
有著《聲生不息·港季樂的口碑積淀,湖南衛視優秀的制作班底和精心打造,方才有著如此好的開播收視成績。
(資料圖)
從選秀節目到《歌手》,湖南衛視有著優秀的音樂基因,如今《歌手》原班制作團隊回歸,從《港樂季》到《寶島季》,不變的品質,升級的舞臺和模式,再次帶給觀眾一場場美輪美奐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對于《聲生不息·寶島季》開播收視能夠輕松奪冠,顯然離不開三大王牌。
第一大王牌自然是舞美。
舞美對于一檔音綜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對于電視播出的音綜,這是基礎。不過想要呈現出更高品質的舞美效果,自然需要一定的投入,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
打造過《歌手》的制作團隊,歷經第一季的歷練,加上湖南衛視本身就有著良好的舞美基因。不管是《浪姐》,還是《披哥》,整個舞美都是令人驚艷,為人稱贊的。
自然,到了如今的《寶島季》依然是一大看點。360度的全包圍舞臺,無死角的環繞,讓觀眾真正沉浸式聽歌,不再受到邊界影響,而對于歌手來說也是能夠盡顯釋放歌唱。整個燈光的明暗、色彩調配,加上音響調配,都可謂當今國內的頂級水平。
最終實力歌手+經典歌曲,帶給觀眾的就是極致的視聽享受,這是感官上的刺激。
第二大王牌依然主打情懷。
情懷,雖然如今被各大節目玩爛了,但是玩爛的原因,并不是情懷不好,而是沒有水平的玩。
在情懷這一張牌上,湖南衛視向來都不輸其它衛視。
這一季的《寶島季》,從歌手到歌曲的選擇,都依然著力突出情懷二字。
張信哲、那英、楊宗緯、張韶涵、胡德夫、動力火車、魏如萱等,無疑都是情懷歌手,而《娜魯灣情歌》《橄欖樹》《你的樣子》《鹿港小鎮》《戀曲1980》《白天不懂夜的黑》《我是真的愛你》《懸崖》等都是情懷歌曲。
這些歌手+歌曲,直接讓人回憶滿滿,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
或許,歌手方面還不具有代表性,但畢竟一期節目容量有限,關鍵是如何搭檔組合,打好情懷牌。
諸如那英和胡德夫隔空合唱《橄欖樹》,不管是歌手,還是歌曲,都夠分量,夠資格。而這首《橄欖樹》更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一聽到這首歌想到的就是七八十年代,就是齊秦。
之后又是羅大佑的歌曲《你的樣子》《鹿港小鎮》《戀曲1980》,雖然是由青年歌手馬嘉祺,和中生代歌手楊宗緯演唱,二人顯然都與歌曲還不夠匹配。但是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大眾的腦海中都會浮現“羅大佑”三個字,這三個字才是臺灣樂壇乃至華語樂壇的符號和標記。
這三首歌曲也是羅大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歌曲的選擇讓情懷直接拉滿了。
然后還有張信哲和那英的時隔三十余年的再度同臺合唱,兩位實力歌手都是兩岸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演唱各自代表性歌曲,這更是一種情懷。
情懷這張牌,雖然《寶島季》首期節目并沒有呈現更加完美,但是至少也是中高水平的。
當然,歌手和歌曲選擇方面也是照顧到了年輕觀眾,有著諸多當紅青年歌手以及如今流行歌曲的選擇,滿足不同年齡段觀眾的需求。
這是從情感上的刺激。
第三大王牌上升價值增加意義。
不管是《港樂季》,還是《寶島季》,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價值。當然,后者更加特殊。所以從節目模式到內容形式,都做了一定改變,看似格格不入,但是卻暗藏深意,有著特殊價值和意義。
最為明顯的就是分會場的設置。這是完全不同于《港樂季》的,更是貫穿節目始終的。
畢竟,有著歷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讓兩岸溝通交流并不順暢,而如今通過分會場的設置,依靠技術手段,實現隔空交流對話,真正地實現了融合,預示著兩岸一家親,任何力量都阻撓不了的。首期節目更是將分會場的地點選擇在了大眾熟知的日月潭。
另外就是模仿臺灣火爆的節目《康熙調查局》,做起了兩岸青年的文化交流的民間調查。
看似累贅無意義,但是這一形式以及普通民眾的反饋,還是有著一定參考意義的。當然通過這樣的調查更加證明著兩岸文化交流的不間斷,兩岸文化對彼此影響之大,以及文化方面的高度統一和認可。
諸如臺灣的偶像劇《惡作劇之吻》《流星花園》《公主小妹》《微笑百事達》深受大陸觀眾的喜愛,而大陸的《甄嬛傳》《瑯琊榜》《大宅門》等經典好劇也是受到臺灣民眾的追捧。
這些不僅加深了兩岸青年之間對彼此的了解,也展現了兩岸有著同樣的文化歷史、審美喜好、情感共鳴。
從外在的形式,到內在的情感,再到文化價值層面的宣揚和表達,手握這三大王牌,讓湖南衛視在2023年打出了首個王炸節目。一眾實力派歌手+流量新秀,齊聚一堂,兩岸兩大會場,重唱經典流行,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深度文化交流,期盼著未來更加幸福團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