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遲
沉寂多年的董潔,歸來就是“爆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24日的直播間,6小時不間斷,0主持人,只有董潔一人在場,沒有話筒和彩燈,觀看逾200萬人,銷售額超3000萬。
不疾不徐,云淡風輕,今年42歲的董潔,怎么做到的?
上一個靠直播帶貨闖出一條血路,另辟蹊徑一夜成名的,還是給新東方帶去200億市值增長的董宇輝。
近年來,似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律:一個在互聯網上隱身許久的公眾人物,當他的名字忽然出現,大概率無外乎兩種情況——要么丑聞,要么賣貨。
但二者之間又常有重合。
近一兩年來,被曝光過帶假貨的明星不在少數,被群嘲的“潘嘎之交”,身著秋衣“賣丑”的葉璇,質量翻車的楊子……明星直播間,成為一個比戲劇更戲劇的地方,比娛樂圈更真假參半的名利場。
董潔的直播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造銷冠佳績之前,與董潔相關的另一條新聞是2月5日與前夫潘粵明一同帶兒子頂頂過元宵節,放煙花,這對公認的陌路夫妻,重新互關。
但凡沖浪年限久一點的網友,都很難不震驚。微博上,這條新聞關聯著諸如“世紀和解”“世紀復合”等詞條,曾經沸沸揚揚的出軌、互撕風云,似乎一夜之間煙消云散。
如今想來,也很難不讓人將一場“煙花”和一場“直播”,微妙地聯系起來。
不過這些已經都無關緊要,常言道網絡沒有記憶,可真正應該記住的,往往不依靠互聯網,能在網絡上留下痕跡的,又從來是那些具有實感的、能走得進人心的細節。
一條八卦輿論新聞被點贊、轉發百萬次,與現實個體的關聯,也許還不如直播間里搶到一件喜歡的折扣商品。
01
董潔的客廳
實際上,大多數人嘲笑甚至反感明星帶貨,重點不在于對具體的產品有所意見,而更多是一種下意識的、直覺性的美感不適,是一種印象和觀感帶來的撕裂。
得承認,相比起電影電視劇里的虛構世界,直播間,是個太接地氣的空間。
而某種程度上,“接地氣”的另一個說法是:俗。
潘長江的直播間
太多直播模式千篇一律:花里胡哨的背景板,主播與主持人扯著嗓子嚷“全網最低價”“三二一上鏈接”,更夸張一點的,賣慘、作秀、謊話連篇,一旦你曾喜歡過這名演員的角色、歌手的作品,仿佛吞蒼蠅一般的撕裂感會更強烈。
但也得承認,疫情三年,不少行業經歷寒冬,雖然娛樂圈仍然雞飛狗跳,但寂寥的影院和拍攝基地,也的確昭示著相當部分從業者的艱難。
2021年,65歲的老演員張晨光在直播間帶貨,被網友“晚節不保”等指責罵哭,忍不住哭訴:“三十幾年來,我在我的演藝事業上兢兢業業,每一個角色我都想把它扮演好。今天我來到直播間,也想用另一個才能來表現我自己。”
在這個時候選擇直播帶貨的董潔,相較于前兩年的大部分演員,似乎顯得晚了些,冷清了些。
董潔的直播間
初入她的直播間,確實會顯得有些冷清——沒有背景板,沒有浮夸的彩燈,連主持人都沒有。
她就一個人坐在鏡頭前,輕聲細語地同觀眾分享產品,妝發穿著也樸素居家,不大嗓門呼喊,也沒有聒噪的強買話術。整個直播間,彌漫著一股生活化的淡然,不急不躁的溫柔,恬靜古典的氣息。
別人賣貨,都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用,董潔卻不吝嗇對著鏡頭揮灑時間——聊聊生活瑣事,不直接推銷商品,而是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美學技巧,一起大大方方分享出來,自成一體地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直播模式。
她會耐心告訴你,不同顏色、款式的毛衣如何搭配,過膝裙、氣質外套如何挑選,比如“越是裁剪簡單的大衣越要看面料”“搭配的松弛感在于一雙運動鞋”。
董潔展示產品
對于一位自身審美、氣質已經被公眾認可的明星而言,美學與生活知識與經驗分享,本身就屬于抽象干貨的一部分,“真誠”+“可信度”帶來的說服力,遠遠高于重復性勸說誘導。
從商業模式來說,這種銷售方式有其天然親近性。就像有的人去逛商店對導購員畏避三尺,在一眾恨不得喂進消費者嘴里的洗腦式推銷中,簡簡單單交代商品特性,留給消費者充分的思考與選擇空間,反而成為一股清流。
慢慢地,有觀眾進來,不是為了買貨,只是為了聽董潔說說話,甚至有網友調侃,董潔說話可以當成白噪音幫助入眠。
她的直播間不像是一個工作的商業場所,更像一間自家客廳,讓人感到舒適,自在,來了,都可以喝一杯茶,坐著嘮嘮嗑。
她呢,就坐在沙發上,穿著舒適的家居毛衣,不緊不慢地一邊嗑瓜子一邊閑談——誰能想到這是在賣瓜子。
看似平和淡然,實則對自己的場域有著十足的掌控能力。
在直播間嗑瓜子的董潔
也有網友問董潔,“不拍戲了嗎”,她也沒有回避,而是坦然回答:自己很熱愛演員這個職業,以后會繼續拍戲。
這種不卑不亢的坦然和真誠,也貫穿董潔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的其他生活日常。
比如,為了教大家做糖醋排骨,她在現場擺了一把電子秤,以助大家“學得徹底”。
比如,做韭菜盒子,她會從割菜開始,帶大家一起逛爸爸的菜園。
2月24號這場直播的名字就叫“做自己的生活主理人”,海報上,一張簡單素凈的墻布背景,董潔穿一身黑連衣裙站在中央,沒有一開始就把消費與商品懟到人眼前,而是先拋出了一個概念:生活。
董潔直播的海報
有點類似后福特主義(Post-fordism)所說的生活化消費,生活化場景的具象化、生動化,反而比大通貨、壓低價,更容易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即便,貨物本身與普通人之間的消費距離,也許沒有那么近。
02
小紅書帶貨第一名的必殺技
當然,去皮見骨,不論形式如何,直播帶貨,最終決定消費者去留的只能是產品本身。
董潔與許多帶貨明星不太一樣,她不迷戀大牌。
不論在直播間里還是在她自己的社交平臺上,不定期更新分享的產品,大多都是一些較為冷門的小眾品牌,如軟山、HIDEMI、羊織道、OLEADA等小眾國貨設計師品牌。
相對于推銷已被多人背書過的名牌,精確選擇一個小眾品牌,更考驗人的判斷力與銷售能力。
董潔分享的產品大多為小眾品牌
為了這場長達六個小時的直播,董潔前前后后準備了六個月之久。
每一件經自己手的商品,董潔必定要自己一一上身試穿,也會真實地分享使用感受,對彈幕上粉絲提問題及時回應,互動,幫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產品優勢在哪里,“我就是選的自己戴著好看,然后大家戴著都會好看的東西”。
她很清楚自己手里商品有其固定消費群體,這大概也是所有商業銷售的基礎邏輯之一。
董潔直播間里的大部分小眾品牌都不算低廉,甚至有玩笑話說:沒有五位數,別想走出董潔直播間。
尤其是對生活用品而言,這類貨物對真實性的鑒別和要求門檻更低,一切說服力,都不可能靠嗓門和情緒感染得來,從生活中來的東西,必然要回到生活中去。
有沒有五位數不重要,因為她并不會用情緒誘導消費者沖動下單。她不回避自己所售商品的昂貴,但也會理智幫大家分析:這個超出預算,可以考慮其他的,延遲消費也可以幫助理性決策。
“先看看,再忍忍,不一定馬上買,興許再看幾次,真正了解了,喜歡了,就買了。”
實效證明,消費決策依賴的,真不是情緒,而是信息增量和消費時的舒適程度。
最終,單價5200元的Ms MIN開衫和單價4932元的umawang芭蕾舞鞋等均售罄下架,登上了小紅書帶貨第一名。
縱觀近年來令人反感的明星帶貨,其中不少翻車方式,都在于對自己所帶產品缺乏充分地了解,自身都沒參與到產品的使用里,何談說服力。
消費者越來越清楚,直播帶貨,不是狹義的廣告,不是推銷,而是一種幫助理性抉擇與厘清的信息篩選。
董潔登上帶貨榜第一名
明星帶貨與電商直播有不同之處。前者利用名人效應,基于公眾人物的流量變現能力,對名譽背書提出了一定要求,也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形成了引導、感染和激發的過程。
但直播間不是演播廳,靠演技沒辦法留住觀眾,不需要演員的“信念感”,需要的無外乎真誠與真實。
不能說直播間讓妖魔鬼怪都現身,但商業手段之外,直播同樣是社會學領域的一種呈現場域,構筑起一種具有真實感的交流情境,與傳統非擬人化的媒介相比,直播間相對簡單甚至粗暴,但卻更多具有了直接關于“人”的實感。
簡單的模式,讓人回歸到最簡單、直白的層面,讓一些感受和印象,變得更純粹一些。
03
世界不需要小白花
“從金粉世家到白領公寓,一直喜歡她。”
憑借這次直播出圈,董潔重新被觀眾想起和認識。這一次,她終于從狗仔的鏡頭底下,走到了以自媒體重塑的公眾領域,從烏煙瘴氣的碎片信息和網絡想象里,走到了具有實感的生活場域中。
多年來,如“小白花”“不食人間煙火”等圍繞董潔的諸多角色印象,以及附著于其身上的諸多道德審判,在這次過后多少有所褪淡。
《金粉世家》中的董潔
如今平和淡然的董潔,二十多年前曾是以燦爛的“少年成名”開局。
2000年春晚舞臺上,謝霆鋒的搭檔周迅因為將頭發染成了紫色,不能按原計劃上場,彼時才20歲的董潔臨時擔任了謝霆鋒身旁的新娘角色。
她的美第一次被世界看到,而且一出場就是全國矚目:一襲白裙,笑靨如花,眼睛亮晶晶的,兼具清純和靈動。
2000年春晚,謝霆鋒和董潔
同年夏天,董潔在“幸福女孩”選拔活動中被張藝謀選中,與趙本山、李雪健一起出演于年底最后一天上映的電影《幸福時光》,成為第四屆“謀女郎”。
電影里,董潔飾演一個孤苦無依的盲女,依然是那張無雕飾的清純臉蛋,清澈而堅毅的眼神,與老演員趙本山的對戲毫不露怯。
“謀女郎”的開局不會差。二十來歲,董潔成為了《金粉世家》里清冷雅致的“小白花”冷清秋,還簽約到墨鏡王家衛旗下,從《地下鐵》到《2046》,站到了影帝梁朝偉的身邊。
王家衛當年還曾豪言評價董潔:是“固執、內向的諾拉·瓊斯”。
《幸福時光》里的董潔
一路順風順水的走勢,幾乎可以說是毫無意外地,撞上了互聯網時代公眾最嗜好的八卦輿論胡同——
2008年,正處事業上升期的董潔,選擇了與潘粵明結婚。同年,他們的兒子出生,但三年后,兩人感情破滅。
互撕、攻訐、官司,等等一系列難堪大戲輪番上演,董潔被釘在了“婚內出軌”的恥辱柱上,多年如此。
人們接受不了一個純潔無瑕的“白月光”主動或被動沾上道德污點。
早期的董潔
10年前,互聯網的傳播邏輯與范式正在經歷加速更新與迭代,道德污點、倫理偏差,既是最吸引眼球的,也是大眾最難以接受的。
近兩年來,“上有老,下有小”的董潔漸漸淡出熒幕,她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具體的生活,烘焙餅干、大連菜市場、和爸爸一起做的魚,當然還有女孩子們喜歡的穿搭和好物。
42歲生日那天,董潔發了一條仰拍視頻:視頻里的她坐在隔離酒店床上,沒化妝,頭發有些亂,她還是那樣,輕聲細語地,給大家講自己兒子,展示臉上的痘印,也聊年齡的壓迫感。
仍然平靜淡然的外表下,總是有什么東西變得不一樣了。
看她的直播,會忍不住感嘆,一個人身上的歷史,他自己是不可能遺忘的。網絡狂歡數十年眨眼間,當下總是細節最動人。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編輯 | 江江
值班編輯|吳擎
排版 | 菲菲
關注南風窗,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