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榮耀》的爆火把“爽劇”倆字的身價都抬高了。爽出豆瓣9.0+,放在整個類型片市場里都是很炸裂的存在。
不過我覺得,與其說《黑暗榮耀》抬高爽劇身價,倒不如說是爛劇將爽劇污名化了。
“假爽”的邏輯是覺得爽劇=大壓制+大翻身的組合拳,具體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大”。好比寫職場性別歧視,頂級律所的合伙人就那么赤裸裸,明晃晃告訴你未婚女性不得入職,把歧視單身女性寫臉上。
(資料圖)
笑死,wuli小太妹樸妍珍搞霸凌都還知道清個場子呢。
拜托,爽劇是什么低級的東西嗎,每個人都要來摻一腳?
真能讓人振臂過癮,不算容易的。那證明觀眾至少能充分代入主角情緒,而不是看著主角受難然后疑惑“這世上真有如此膚淺的暴行嗎?”爽劇是爽在先抑后揚的大方向設定,主角往往被賦予超人的能力與意志力,且時常開一些如有神助的金手指。但代入感是需要在劇情、人物的細節上去雕琢的。這就是《黑暗榮耀》甩劣質爽劇幾條街的原因。
大量戳心細節,讓你知道這個編劇對她筆下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有真正的認知。
細聊幾個我最喜歡的。
1、傷疤
即便喬妹的懟臉鏡頭依舊如此扛打,但你仍會發現很難用常規的“美”去形容《黑暗榮耀》里的文東恩。
其中一大顯性原因是她滿身的傷痕。
我很少在電視劇的主角身上見到真正可稱“丑陋”的元素了。
同樣復仇爽劇題材的韓劇《夏娃》,女主李拉艾同樣受盡欺凌,但歸來復仇時,卻把傷痕紋成一幅美圖。
你很難說這是一種涅槃,還是一種掩飾。
對待疤痕的不同態度,其實象征著兩種女性復仇的途徑。
李拉艾的復仇猶如那幅紋身一樣,是以芭蕾舞的姿態展開的,她處處散發性誘惑,甚至直接讓仇家的丈夫目睹自己顛鸞倒鳳的情形,以求暗中接近獵物的機會。
但文東恩不一樣。
傷疤帶來的視覺效果,一方面象征了她強烈復仇欲的根源,另一方面,也徹底斷滅了這一角色在傳統意義上的性吸引力。
那種弱柳扶風,軟玉溫香,主打的就是一種柔弱不能自理之“美”,文東恩是沒有的。
她拒絕醫生替她療傷的請求,刻意地將傷痕保留下來,警醒自己時刻不忘復仇使命,甚至不允許自己笑,以免忘記痛苦。
過于常人的目標感與鋼鐵意志,足以說明她在任何時候都不具有“被掌控性”。
這也是文東恩的復仇為什么格外“爽”的原因。
她把自己形塑成了《三體》里那枚徹底光滑的水滴,沒絲毫的雜質、毛邊,讓想捕捉她的人無處下手,且核心密度極大,堅不可摧,每一次沖向敵人的撞擊,都手起刀落,穩、準、狠。
現在互聯網很崇尚“以獵物的方式出現的獵人”敘事,但其實大多數時候,需要偽裝獵物,就證明手中握有的兇器還不夠尖利。
真正的強者,并不屑做小伏低。
文東恩就是打明牌的獵人。
哪怕因需要幫助而刻意接近男主,也是依靠周身散發的故事感,輔之時不時閃現又迅速消失的神秘氛圍,而非什么媚態。
堪稱色誘界的姜太公。
微博前幾天有一個熱搜叫“為什么我不敢讓我媽看《黑暗榮耀》”,網友說害怕親媽看到文東恩進廠打工還能考上大學,一邊同霸凌組周旋一邊還能考公上岸,會嫌棄自己太菜。
這就是文東恩的最大魅力點,你知道通往復仇的每一步路都是她踏實踩出來的。
她沒有后臺,便想盡辦法抓住上層人的軟肋給自己換一個后臺,順理成章地威脅校長,讓自己成為了樸妍珍孩子的老師,擁有了可以拿剪刀直接架在仇人命門上的機會。
所以她只需輕輕一句“妍珍吶”,就能把對方嚇至腿顫。
這類女性復仇者的臉上,可能有蒼老,有疲憊,但絕無軟弱,動搖。
有一種野性,粗糲的美。
像《夏娃》那樣被文成美圖的“傷疤”,往往最終不過淪為一個“故事起源處”的路碑。
整部劇下來的展現,可能也不過三場戲:
一場用于開頭,給觀眾說明身份——這就是當年被欺辱那個孩子。
一場用于高潮,給仇家說明身份——我就是當年被你欺辱那個孩子。
一場用于結尾,做一個殘忍又美麗的ending符號。
但文東恩的野生傷疤不一樣,它有生命,在呼吸。
它有自己的故事情節——曾想要自殺的文東恩,發現雪花落在傷痕上,有一絲緩釋作用,便開始在下雪時把自己埋進雪里,而后又因此得上了痛經的毛病。
血肉結成疤,傷害卻在持續擴大。
傷疤無時無刻的瘙癢,提醒著她牢記仇恨,又同時,成為被她利用的武器。
復仇中的文東恩有兩次對外展示傷疤的鏡頭。
第一次,是面對男主周汝正。
文東恩需要周汝正的財力與智力支持,成為與她共舞的劊子手,當發現僅僅依靠語言敘事還不足以激起周汝正足夠的憤怒,文東恩便褪去外衣,將體無完膚的身軀展現眼前。
成功促成了周汝正的加盟。
而第二次,是面對妍珍老公河道英。
為了讓河道英知道自己老婆年輕時究竟犯下何種罪行,文東恩接受河道英共進晚餐的邀請,并在眾目睽睽下,漫不經心地脫下外套。
給河道英來了一個小小的瞳孔地震。
雖說終究是高估了河道英這種頂層利己者的善心,沒能直接達到策反的目的,但也為倆夫妻后續的徹底割裂埋下隱患。
最重要的是,當文東恩以兩臂傷痕坦蕩示人的時候,你能清晰看見她化傷痛為利刃的決心與魄力。
也能真實感受到,這一身傷痕,是在扎扎實實的疼。
2、夕陽
大嬸是我全劇最喜歡的配角。
她是學校領導家的家政阿姨,也是一名家暴受害者,為了拯救自己和女兒,與文東恩達成同謀。
她替文東恩復仇,文東恩助她殺夫。
關于大嬸的細節其實有許多,口紅是被討論最多的一個。
那是文東恩在大嬸內憂外患的至暗時刻,托人贈與她的一個禮物。
女孩應該很容易get到口紅的意涵,化妝既是一種武裝,又象征一種女性重拾正常生活的勇氣與決心。
很動人,不過類似橋段其實影視劇不算罕見,所以相較而言,我更想聊另一個的細節。
夕陽。
那是大嬸在跟蹤反派的時刻,上一秒還在緊張刺激地按快門,下一秒發動車子準備離開時,抬眼便看見窗外一片橘紅色的落日余輝。
然后她喃喃自語到:
“什么破晚霞,還美成這樣。”
當然,有網友已經指出,此處臺詞的韓語原文并沒有那么詩意,翻譯功勞其實更大。
對,這個翻譯的確到位。
但我不覺得它的妙處在于提升了原文的檔次,反倒在于精準地傳達了這句感嘆背后的情緒。
這處閑筆,本身就有著超越措辭的深意。
最字面的,自然是大嬸對世界的一股恨意。
這抹夕陽像一個冷眼旁觀者,任光輝下發生著多少苦難,它只是“照舊美麗”。
這也映照著文東恩復仇成功后,祝賀自己迎來“19歲”的那句生日快樂。
傷害凝固了受害者的時間,但世界仍不管不顧地一天天繼續。
但若全然的只有恨,那便不可能存在“美”字。
在只剩絕望的人眼里,再美的夕陽,也不過是殘血。
更深一層的情緒,讓我想到《非自然死亡》一處類似情節。
經歷了男友去世又被大規模網暴,女孩馬場與女主坐在河堤上發呆避世。
女主給她遞上“非常好吃”的豆餡面包,沒胃口的馬場再三拒絕,卻拗不過執著的女主。
咬下面包那一刻,馬場輕笑出聲,又落下淚來,說到:“為什么這種時候還覺得好吃。”
同美味的面包一樣,破夕陽的埋怨背后,其實是大嬸的一句自我嗔怪。
嗔怪“為什么,這種時候還能感覺‘夕陽好美’。”
這句嗔怪中,包含著苦難者對片刻歡愉的負罪感,因自覺那意味著對痛苦的一種背叛。
卻也同時包含著,發現自己或許比想象中更堅強的一份驚喜。
“原來我還有感知美的能力。”
美麗的破夕陽,是絕望,也是希望。
這處閑筆看似和劇情毫無聯系,卻把大嬸與文東恩之差勾勒得明明白白。
同樣是復仇者,文東恩是決計不會感慨夕陽之美的人。
她是徹徹底底的絕望者,堅毅的面孔下面其實是死寂,是廢墟。
大嬸的復仇有明確“向未來”的目的,要同女兒過上“好好吃飯”的生活。
但文東恩不一樣,她沒有下一步的展望,因為眼前的黑暗太深邃,根本不允許她去想。
男主前期并不答應共舞的邀請,也是因為早早預見了文東恩復仇后走向滅亡的道路。
某種程度上,大嬸這一角色象征的便是文東恩想要保護的東西。
是未來,是希望,是重建內心秩序的可能性。
文東恩贈與大嬸的是寓意力量的口紅,而大嬸贈與文東恩的,是代表“日常”的雞蛋。
她希望文東恩除卻復仇外,仍有保持生活的能力。
而文東恩一次次的拒絕,也暗示了她可能的結局。
但這并不影響大嬸的樂觀成為了她復仇路上為數不多的精神調劑,讓她沒有過早被黑暗吞噬。
互為救贖,是大嬸與東恩間最深的羈絆。
3、學車與夢想
最后再說一個關于大嬸的吧,我實在是喜歡這個角色。
其實上面提過了,關于大嬸的夢想。
她希望“和我們家善雅一起吃晚餐,不是急急忙忙吃的那種,而是可以又煮雞蛋,又煮湯,慢慢吃。”
要知道,臺詞分字面和內涵兩部分。
而翻譯充其量只是在字面上做變化,對內涵則要盡量無損傳達。
你會發現,許多優質韓劇的臺詞,盡管受限于語匯量和文化底蘊,卻往往能做到更簡練精準。
其實是很能窺見編劇對生活的觀察力與文學功力的,也是翻譯幾回都改變不了的真正精髓。
它不華麗,但足夠具體,具體到你順著字的流淌,就能展開畫面。
同那些一看就是把網絡口號照抄照搬的“金句”是云泥之別。
韓劇挺擅長書寫這種將大概念具象化的語句。
好比前不久也小火一陣的《小小姐們》,里面描畫貧窮的句子包括但不限于。
“冬裝很容易看出一個人貧窮與否。”
“我想要毫無用處的東西,想買那些不必為錢操心,才能買的瑣碎小物。”
“你家境很貧困嗎?因為你太會隱忍了。”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寄生蟲》里,將“氣味”作為階級差距之展現的筆法。
當然,回到《黑暗榮耀》,大嬸這個夢想打動我的也并非只是在文學上筆觸動人。
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同一處小劇情結合,構成了一個十分真實的東亞母親。
學車。
為了完成跟蹤收集情報的任務,文東恩安排大嬸學習開車。
這處看似沒必要的情節設置,顯然是有更多的象征意義。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中年女性學車這件事的觸動點,這其實是關于出走的一種隱喻。
我身邊有許多阿姨們,活到退休的年齡,莫名就萌生了學車的念頭。
你問她為什么,她也只說得出“這樣方便呀”“可以自駕游呀”。
但有些人的丈夫其實是個任勞任怨的司機,且自己也熟稔掌握各式打車軟件,這都不算很充分的理由。
她們真正想要的,大約是那種握在手中的,對自己路途方向的掌控感。
就好像自駕游的蘇敏阿姨一樣,中年女性和房車,你永遠能被這種組合中那股千帆過盡后的自由打動。
圖源水印
學車是大嬸開展特務工作的第一步,也意味著她反抗家暴丈夫,施行“出走”的第一步。
但也和自駕游阿姨屢次不離婚試圖與丈夫解決問題一樣,這種“出走”在真實生活中,它更多只是一種有限的,潛意識的覺醒。
所以你看大嬸的夢想,終究還是關于家庭,關于洗手做羹湯。
可比起部分電視劇里張口就談“星辰大海”的精英女性,我反倒覺得這樣的矛盾更真實動人。
大嬸就是你身邊最常見的那個媽,會告訴你“女孩還是要有個一技之長”,也會說“那不結婚還是不行吧。”
她有她的局限,但同樣的苦痛總歸能將我們連接。
大嬸連夜帶女兒逃離家中那場戲,她滿腦焦慮,臉上每一個褶皺都藏著愁容,匆忙拽著女兒駕車離開,不知情的女兒在一旁連連發問,她只能安撫:
“先不要問了,就按我說的做吧。”
明明是疲于應付,但女兒讀出的卻是:
“媽,你真的帥爆了!”
隨后便掏出手機,放起了音樂。
大嬸釋懷一笑,倆母女就在逃亡路上開起了party。
這是唯有母女間才能存在的心照不宣,一種流淌在同困境弱者間的默契。
這種時刻也超越了母與女之間傳統的權力關系,只是兩個惺惺相惜的亡命人。
那么平等,所以那么理解。
聊了許多細節,不難發現好劇的本質其實永遠相通——不把觀眾當傻子。
即便同是爽劇,人們也分得清藏在劇情下的是真摯還是雞賊。
《黑暗榮耀》的編劇金恩淑,寫過《鬼怪》這種公主王子的傳統童話,也寫過《太陽的后裔》這樣的成人愛情。
時過境遷,如今又寫出了《黑暗榮耀》這樣充滿現實主義,摒棄性凝視的女性復仇。
永遠爆火,永遠把握時代脈搏。
她不玩晦澀難懂的理想主義那一套,但也不東拼西湊高流量碎片糊弄觀眾,就是在一個老套的大框架下,扎實地縫制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
每一個針腳背后都有觀察與思考。
觀眾未必讀到了每一個細微的點,但肯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真誠。
而感受到被尊重,是“接納”永遠的前提。
這大約是爛劇的制作者們永遠學不會的一個道理。
也抑或是根本不想學。
我由衷喜歡《黑暗榮耀》這樣既尊重娛樂,又尊重觀眾的熱劇。
因為它戳穿了那些恰爛錢的業內人pua——所謂“爛劇有流量得賴觀眾”。
明明是因為市面全是劣等品,我們只好矮個子里拔高個。
但只要金恩淑這樣的編劇還活躍在市場上。
觀眾們永遠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