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改編很成功,人做過的錯事,必須面對,高加林知道自己被頂替讀大學,他們一家知道這件事都無法原諒被偷走的歲月,而高雙星從頭來過,走高加林曾經走過的道路,這其實寓意深刻,高加林和高雙星握手言和,他們一起回高家村,重拾青少年的記憶。
這個結局堪稱完美,可能會有人說爛尾,畢竟大家都喜歡這么說,目的還是抬高自己,貶低別人。其實并不爛尾,可能會有人說這樣被頂替的事很多,大多數都不知情,極少數被捅破,頂替別人的人生活得很美好,心安理得,根本不會內疚也不會恐懼。但這部劇不想這么寫實,還是傳達正向的價值觀。
高加林知道自己被頂替讀大學,他很憤怒,要為自己討回公道。該劇給犯錯的人機會,讓高雙星和高明樓自首,他們父子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高雙星應該是被剝奪學籍,開除公職。其實高雙星雖然大學本科是頂替別人,但他的碩士學位不可能被剝奪,因為這是他自己考取的。
(資料圖)
因為社會文明在不斷進步,編劇讓高雙星父子自首,這說明了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也沒有乞求原諒,而是選擇直面自己的錯誤,這說明犯錯的人有改正的權利,當然高加林也有維護自己合法的權利。
高雙星為了自我救贖,走了高加林曾經走的道路,成為快遞員,經歷人生的煎熬和困苦,也和老婆孩子撇清關系,因為他想一個人承擔自己的錯。
高加林給文學青年講課,學生中有高雙星,這完全是兩個人的人生之路的互換,高雙星體會高加林曾經的感受。高雙星這么做,完全就是為了贖罪,因為當年自己頂替了高加林上大學,而高加林經歷過艱苦奮斗才成為一名作家,一名雜志社主編。
高雙星體會高加林的人生,這也突出《人生之路》的意義,被替換的人生并沒有失敗,而通過捷徑成功的人生最終還是失去一切,關鍵的是高雙星沒有沉淪,而是選擇走一遍高加林的人生,體會被替換的痛苦和艱難。
高加林和高雙星從不被原諒到釋懷的戲份拔高了電視劇的宗旨,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但走出去才是自己的人生路。高加林雖然失去了進學院讀大學的機會,但他不負韶華,憑借自己的勤奮和才華最終成為一名作家,而高雙星注定要品嘗自己的苦果。
高雙星考取了教師資格,成為一名老師,可能會有人認為他的檔案有黑歷史,為什么他還能成為一名教師。高雙星是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這也是當年高加林當老師的經歷,電視劇目的還是讓犯錯的人有修正的機會,同時也有為大家做貢獻的機會,錯了改正,走上正道,這是高加林希望的,也是高雙星努力的,意義重大,可能不被理解。
最后高加林和高雙星騎著自行車回到高家村,這說明了他們已經和好,不再糾結過去,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之路,高加林先是坎坷,后來成功,而高雙星先是一帆風順后來跌倒再次爬起,這些表現都很積極向上,這不是寫實劇,而是通過藝術的加工,傳達人性的美好。人不能因為失敗和困境而低頭,應該不斷努力沖破束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犯過錯的人也不用悔恨和墮落,應該改正錯誤,重新來過,活出真我風采。
《人生之路》其實是一部很精彩的戲,通過高加林和高雙星以及劉巧珍的故事,告訴更多年輕人,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傷害別人利用捷徑,因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像高加林,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終成為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已經足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