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堪稱今年的劇王,一部戲,捧紅了劇中很多演員。
其中,張頌文、高葉、蘇小玎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憑著在劇中的表現,一度成為了熱搜上的常客。
很多名場面,也讓人回味無窮。
(資料圖)
比如,高啟強和大嫂初相遇,兩人在情侶大街相遇的那一場戲。
張力十足,看得人血脈僨張。
而安欣用警戒線逼退高啟強的那一幕,也堪稱經典。
一條線,劃出了正邪之間的對立,高啟強和安欣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以及兩人的表現,看多少次也不會煩。
一鏡封神。
扮演高啟盛的蘇小玎雖然是個配角,著墨不多。
但憑著瘋批的形象和飄忽的走步,直接成了熱門,他自己大概都沒想到會這樣走紅。
不夸張的說,這三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霸屏。
到現在,雖然這部戲播出已經2個月了,但熱度依舊不減,只是三人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01、
《狂飆》中,大嫂高葉的人設極好,加上高葉和導演制片關系也不錯,給了她充分發揮的機會。
她把這個角色塑造的有血有肉。
以一己之力,成了內娛少有的“嫂系美人”。
日常生活里,她爽朗的性格也圈粉無數。
在劇中她的發型,引得很多女孩紛紛效仿,但和一般明星說自己沒怎么努力做造型不同,她表示,自己這美美的造型是費了很多力氣的。
屬于次拋,也就是用一次就要重新整理一次。
作為劇中極為搶眼的女性角色,高葉深受廣告商的喜歡。
在《狂飆》播完沒多久,很多廣告就找到了她。
她的經紀人兩個手機,每個手機每天都要充四次電,單是為她接洽工作就要連軸轉的倒班。
她一口氣接了6個代言。
雖然和蘇小玎一樣,她也沒能免俗的接了游戲代言。
但無論是拍攝水平還是代言的水平都比蘇小玎高多了,觀眾也難得的沒有反感。
但這其中的隱患也顯而易見,她接代言幾乎沒有考察期,都是直接就官宣。
這樣如果產品質量或者其他有問題,就很容易影響她個人形象。
除了廣告她還一口氣的拍了不少時尚雜志封面。
要知道,這在以前都是大花才有的待遇。
而她憑著一部戲就能一飛沖天,確實不易。
她的聲音也被導航用了,據說下載量很高。
尤其是在微博之夜,她以當紅的身份坐到了第二排,已經說明了她的地位。
本以為她的口碑能一直好下去,沒曾想,她居然這么快“翻車”了。
起因營銷號說她在感情上是個小白,因為工作繁忙,到了35歲一直沒有談過戀愛。
高葉看到了這個宣傳,本人親自下場辟謠。
并表示,說她35歲還沒戀愛,屬于罵人了。
高葉此舉大概是不想讓自己被定為在小白花上,但沒想到卻意外的翻車了。
但沒想到,35歲沒戀愛的人不少。
她這個言論一出,直接被很多人評價為情商低,刻薄。
之前的口碑碎了一地。
但最關鍵的是第二點。
走紅之后,她的活動一個接一個。
且不說各大頒獎典禮,就是位品牌站臺也沒有停過,這讓人有些擔心,她能不能靜下心來好好演戲。
而后,有傳出了她接了綜藝《青春環游記》的消息。
這是一檔常駐綜藝,參加了就意味著演員會長期暴露在觀眾面前。
關于演員接綜藝,爭議一直很大。
很多演員都表示,在綜藝里,演員的神秘感沒了,以后演戲觀眾很難有代入感。
郝蕾還有包括《狂飆》的主演張譯都明確表示過絕對不接綜藝。
馮小剛在很久之前的一次座談上,也明確提出了演員不要過多參加綜藝,傷害演技。
顏丙燕也說過,演員不應該上綜藝,接代言去掙這些塊錢,因為掙了以后,就很難靜下心來創作了。
之前的孫紅雷、黃渤,還有鄧超等都遇到過綜藝形象和演技相沖突的問題。
尤其是鄧超,在接綜藝之前,可以說是內地中生代里演技和口碑的top級。
但常駐綜藝后,他的定位成了笑星。
即使有《烈日灼心》那么炸裂的演技打底,口碑依舊沒有維持住。
很多人也給了演員選擇,要么當綜藝咖,要么去演戲。
而高葉的情況則更為突出。
很多人稱呼高葉為“大嫂”,說到底是喜歡她劇中的形象,而不是她本人。
她個人的形象并沒有太過突出吸粉的地方。
參加綜藝或許有可能會自曝其短,但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會影響她以后的角色塑造。
實際上,像這樣因為一個角色走紅,但后續沒有好表演跟上的紅,是很難持久的。
曾經的張小斐,與今天的高葉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張小斐還有國民度極高的小品打底,但爆紅之后,如今已經歸于沉寂。
從社交平臺上來看,高葉的熱度也是直線下降。
從最早一個動態百萬點贊,到現在回歸普通水平,甚至還不如素人的大號,也說明她還沒有到完全自己就能圈粉的地步。
如此種種,在加上最近的嘲諷事件,自然讓人對她的未來有了些擔憂,覺得她飄了,急功近利。
作為娛樂圈的老人,她的團隊很精明。
目前她也有新戲正在拍,對手還是林雨申。
林雨申的媽媽是李曉婉,干媽是李少紅,在圈內也是有名的星二代。
他參演的作品,質量都不錯。
只是以高葉這樣的活動密度來看,她大概率會步其他綜藝咖的后塵了。
02、
蘇小玎的成名最意外,但他的翻車也最意外。
意外走紅后,他直接在撈金的路上開啟了“狂飆”模式。
但讓人不解的是,他的團隊太不愛惜他的羽毛了。
先是去了小楊哥的直播間,扎著長發,扭捏作態,一派網紅作風。
舞蹈也是搞怪到有些猥瑣了。
消費的也是他劇中的“囂張走位”那一段。
可他推銷的都是垃圾袋、剪毛器一類的東西,非常沒檔次。
而后,他又錄制了游戲的代言。
制作粗糙不說,用的也都是《狂飆》里面的梗。
“只要是高家看上的東西,臭賣魚的怎么了”。
這樣在劇中堪稱經典的梗,都被他用來消費在一個個不高端,也不符合自身定位的廣告和帶貨中。
更有甚至,他甚至還去老年人的養生節目當嘉賓。
《我是大醫生》這檔節目,主要是針對老年人的。
他上這種節目,有種風馬牛完全不想干的感覺。
有種只要給錢,什么都能干的感覺。
似乎覺得紅完這陣子,就沒有機會了一樣。
這還沒完,大約是覺得自己的瘋批形象特別好,他在生活里也可以維持了這種形象。
之前,他被邀請到北京某高校進行講座。
整體的行為讓人反感。
一進校門,他就怪相不斷。
吐舌頭,縮脖子,進入大廳更是直接做起來高啟盛的招牌動作。
油膩之極。
而后,在舞臺上,他的表現更讓人大跌眼鏡。
他一會擠眉弄眼,一左右搖晃。
當時去的演員不止他一個,但所有人在臺上都端端正正坐著。
只有他怪相頻出。
要知道,這是在大學的演講,他這樣的行為也引起了諸多觀眾的反感。
有人說他是“嗑了”。
有人說他是“帕金森。”
但毫無疑問,他這樣的行為極大的敗壞了觀眾緣。
其實,蘇小玎原本是個非常有前途的演員。
自幼學習鋼琴,還是國家二級演員,在此之前口碑非常好。
雖然不夠出名,但在業內的評價非常高。
可沒想到,熬了10年,好不容易有紅的苗頭了,自己太急功近利了。
這對他個人的形象和以后的事業都沒啥好處。
更有網友直言,他以后恐怕很難紅了。
03、
《狂飆》之后,一眾演員多多少少都進入了帶貨,代言的行列。
但兩位主演卻例外。
張譯是出了名的不接代言不上綜藝,蒙著頭演戲的年輕“老戲骨”。
他能沉得住氣,不浮躁,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張頌文的表現同樣令人驚艷。
作為大器晚成的演員,張頌文已經46歲了。
在此之前,他的演技備受肯定,但經濟上并不寬裕,作為演員,他成名太晚了。
按說,他才是應該爭分奪秒抓住機會掙快錢的人。
但恰恰相反,他沒有接任何代言和廣告。
是沒有人找他嗎?不是的。
他曾回復粉絲,自己如果要代言,那一定要試用,確實覺得好了,才會考慮代言。
這個態度,確實讓路人好感。
可能是因為如此,某個品牌還主動宣傳張頌文代言了他們的衣服。
但后來,他們自己又刪除了張頌文代言的動態。
顯然,這屬于碰瓷了。
不僅不接代言,他甚至拒絕一切采訪。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演員不是明星。
如果過多的出現在觀眾面前,尤其是視頻,那以后在塑造角色的時候,觀眾心里會本能的覺得,張頌文不是這樣的人。
說到底,他一直沒有要當明星,他只想踏踏實實的當好演員,用角色說話。
就在其他演員忙著代言掙錢的時候,他早就進組了。
對他來說,他是演員,要用角色說話。
但他也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04、
《狂飆》里的小五,雖然只是群演,現在也接了不少廣告。
還有王秘書、老默、唐家兄弟的演員等等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參與商業活動。
有人說,明星當然要趁著紅的時候撈錢,否則不紅了怎么辦。
紅了萬人捧,不紅沒人理,這就是娛樂圈的殘酷現實,張頌文和高葉走紅前后就說明樂這一切。
所以,掙錢是種選擇,無所謂對錯。
但越是這樣,能沉下心來好好創作的演員才更值得敬佩。
袁泉在談到演員的時候曾經說過:“演員身上如果有一點點星光,那也是角色賦予的,在生活里,演員是不需要星光的,如果有,那也是角色賦予的。”
這也是張頌文張譯這樣的演員一直堅持的。
在角色之外,他們只用角色和演技說話。
在浮躁如此的娛樂圈,他們的做法就更值得我們欽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