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4月11日~4月17日進行了“編劇大罷工”授權投票。共有9218名WGA成員參加投票,投票率79%。最終97.85%贊成,2.15%反對,通過了罷工授權。
這并非意味著一定會罷工,但編劇工會在和美國影視制作者聯合會(AMPTP)的勞務合同談判中,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籌碼。
雙方是從今天3月20日開始啟動談判的,談判目標是為今后三年制訂一個新的勞資合同。
(資料圖片)
美國編劇工會(WGA)、演員工會(SAG-AFTRA)、導演工會(DGA)可以說是好萊塢最大的三個工會組織,它們與美國影視制作者聯合會(AMPTP)的勞務合同今年都會到期,都需要重新談判。(編劇工會勞工合同5月1日到期,演員工會勞工合同6月30日到期)
編劇工會是第一個開始談判的,因此他們的談判結果將影響到導演工會和演員工會之后進行的談判。
美國影視制作者聯合會(AMPTP)的英文全稱叫“Alliance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Producers”,它是作為代表電影公司與流媒體公司的資方和這三大工會進行談判的。
眾所周知,個人和資方大公司談判時勢單力薄,在合同制訂上很吃虧。所以才需要加入工會組織,由工會出面與資方談判,這樣可以獲得相對公平的勞動待遇,避免資本過度壓榨勞動者。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這個組織。這是一個代表了美國電影、電視、廣播和新媒體編劇利益的工會組織,它分為西部(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和東部(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East)兩大部分,WGA West和WGA East平時都是各自獨立運作,但在勞資合同、罷工之類的重大問題上是統一發聲的。
“美國影視制作者聯合會”(Alliance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Producers),該組織代表的是美國350多個影視公司、網絡公司、制片公司,其中包括:CBS、NBC環球、派拉蒙、索尼、迪士尼、華納兄弟、獅門、亞馬遜、Netflix、蘋果等。
“美國影視制作者聯合會”是為了與好萊塢行業工會進行勞資合同談判而成立的,他們與編劇工會、導演工會、演員工會等組織都簽有勞資合同,這些合同保障了電影從業的勞動力最基本的權益。
好萊塢編劇在歷史上曾6次大罷工,每次都是為了編劇獲得更好的報酬。1988年編劇工會進行了持續153天的罷工,主要是為了從家庭錄像帶市場的利潤中得到分紅;2007年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大罷工,這次罷工持續了100天,主要是為了從DVD和新媒體的利潤中得到更高分成。
2007——2008年這次罷工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造成了大約21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今年5月1日,編劇工會舊的合同就到期了,如果這之前無法達成新合同,編劇們將從5月1日起開始罷工。
如果編劇真的罷工,首先會影響到那些日播的脫口秀,這些脫口秀都需要編劇寫段子,沒有編劇寸步難行。另外,演員們為了表達支持編劇罷工,也不會穿越罷工的封鎖線,參加這些節目的訪談環節錄制,同樣會打擊此類節目。
隨著罷工繼續,秋季開播的電視劇也會受影響,上次編劇大罷工,就導致很多電視劇延期開拍和播出。
當然,電視臺還有存貨(制作好、積壓沒播的電視劇),可以拿來應急。另外他們還能制作一些比賽類、競賽類真人秀,這些真人秀不需要劇本,因此不受編劇罷工影響。
如果編劇罷工時間繼續拖長,那影響到的就不僅僅是秋季劇,很多來年的影視劇都會受影響。上次罷工,好萊塢很多大片都不得不推遲制作上映,就連金球獎頒獎典禮也被迫取消。
當然,電影公司也可以找國外的編劇來應急,他們不是美國編劇工會成員,理論上是不受罷工影響的。但實際上,其他國家的編劇為了支持美國同行的罷工,并不會接這種活兒。
有人可能說,為什么不用AI人工智能來代替那些罷工的編劇呢?
這可是撞到槍口上了,且不說AI目前還無法完全代替真人編劇,“AI不能代替真人編劇”這一條本身就是此次談判的重點之一。
在編劇工會的訴求中,最主要的是兩個,一個是提高流媒體的分成,另一個就是禁止用AI創作(或輔助創作)劇本。
演員工會談判也有類似要求,用AI模仿人的聲音和表演——AI語音、deepfake換臉、數字替身,這些統統要在合同中進行規范。
如果電影公司在編劇大罷工期間,用AI代替,惹怒了編劇,罷工時間可能更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