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其中,臺灣問題是導致兩國難以達成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在臺海局勢上扮演的角色也從曾經的平衡者轉變?yōu)槲C加劇者。這也是為什么西方國家將臺海列為全球最危險的地區(qū)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美關系一直處于波動之中。盡管兩國之間存在著許多合作領域,但是在某些敏感問題上,雙方的分歧和矛盾也越來越明顯。其中,臺灣問題是最突出的一個。
(資料圖)
縱觀這兩年的臺海局勢,每一次局勢白熱化的背后,都有美國力量在背后推波助瀾,就像去年的佩洛西竄美,美國國會通過的對臺灣關系法,還有今年的蔡英文竄美,美國的身影無時不在,無刻不在,所以臺海危機,臺海容易發(fā)生戰(zhàn)事的核心要點就在美國身上。
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美國力量的參與,以蔡英文的膽量,絕對不敢進行挑釁,行為舉止絕對克制,兩岸局勢絕對要緩和得多。正是有了美國的助力,事情才會變得越來越復雜,臺海的危機感也會越來越重。
伴隨著解放軍環(huán)臺軍演的結束,如今的臺當局顯然已經被解放軍的戰(zhàn)略部署威懾住了,都在尋找破解之法。
據臺媒消息,臺軍方已經找到“破解之法”,那就是在“在臺島西岸主要打解放軍的兩棲登陸艦,讓解放軍兵力難以跟上,必要時就要采取措施,炸掉解放軍的兩棲登陸艦,才能夠一本萬利。而在臺島東部,主要攻擊解放軍的油彈補給艦,等補給艦速度放慢的時候,就是攻擊的好機會。”
根據島內媒體的報道稱,4月13日,東部戰(zhàn)區(qū)發(fā)布了火箭軍、導彈部隊實施跨晝夜實戰(zhàn)化演習,這一舉動引起了島內輿論的關注。這一次關注的重點主要在兩個字——晝夜,更準確地說,重點應該在夜。
估計外界看到這一點產生一個困惑:夜間訓練有什么好奇怪的?或許有的訓練科目必須得在夜間進行。
但對島內輿論而言,他們所看到的可并非如此,如果考慮到火箭軍、實戰(zhàn)化演習等關鍵詞,再加上當前臺海局勢的緊張,島內輿論想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那么他們想到了什么呢?
4月16日,島內前外事官員、時事評論員介文汲在做客中天政論節(jié)目“張雅婷辣晚報”時表示,解放軍火箭軍展開晝夜實戰(zhàn)演訓意味著,若將來解放軍決定收臺,臺海真的爆發(fā)沖突之時,首輪攻擊是在夜間。第一波進攻的攻擊目標將完全瞄準臺軍的軍事設施,其中首輪攻擊將會集中在雷達站,讓臺軍徹底成為聾子和瞎子,隨后便是臺軍的導彈基地和重要軍事指揮樞紐。
按照介文汲的分析,解放軍即使對臺武力統(tǒng)一,也會是采取突襲的方式,一方面出其不意,減小戰(zhàn)爭代價,另一方面是避免更多傷亡的發(fā)生。
不管怎么分析,一個事實沒有變,那就是解放軍環(huán)臺軍演之后,臺當局在想鋌而走險的辦法,進而“拒統(tǒng)”,有這種想法,不僅危險,更無知,解放軍絕不會慣著!
美國用俄烏戰(zhàn)爭收割了歐洲,又企圖在當今經濟最活躍的亞洲煽動一次戰(zhàn)爭,可這只是美國的如意算盤,大陸不會輕易動武,一旦動那就是雷霆萬鈞之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解決臺灣問題,可能是當國際輿論開始關注時臺灣全境已經在大陸掌控之中!沒有人希望戰(zhàn)爭,但是美帝國主義要把戰(zhàn)爭強加于中國人民,那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消滅一切來犯之敵,實現中國人民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