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片歷來是爛片重災區,有俊男靚女卻沒有正常邏輯。
(資料圖)
不是雷人就是狗血,出一部精品很難得,《聽說》就是這份“難得”里的“一見”。
《聽說》是一部小成本電影。
劇本結構很俗套,基本就是套公式而成,無非多了聾啞人這一層身份。
一般來說,這種電影很容易拍成平庸之作,因為劇情平淡如水,導演為了戲劇張力會強行加一些沖突,以便渲染情緒。
這樣一來,電影就成了千篇一律,沒有什么特點可言,無非就是重復過去的墮胎、撕扯,一哭二鬧三上吊。
可《聽說》沒選擇這種快捷的方法,而是盡力做到克制。
全片只說了兩次“我喜歡你”,接了一次吻,剩下的部分,天闊和秧秧,一個在努力接近,一個在刻意回避。
因為天闊擔心家人難以接受聽人,秧秧害怕自己離開后姐姐小朋不能獨立生活,從而遠離她誤以為也是聾啞人的天闊。
兩個人都在糾結,但親人的善解人意促成了有情人的終成眷屬。
天闊父母開明樂觀,會專門學手語,特意換上正裝,并在紙張上寫字來表示自己的歡迎。
小朋會暫時退出游泳隊去工作,并且積極備戰四年后的奧運,以此來讓秧秧勇敢追求屬于自己的生活。
這種文本設計做到了化繁為簡。
沒有安插第三者,也沒有設置多年后重逢,更沒有惡毒女配與阻撓家長。
全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好人,都在積極對待生活,都在愛著身邊的家人,以真摯的愛來詮釋愛,讓故事非但沒有落俗,反而感人至深。
其中的親情、愛情都十分溫馨動人,就像愛心便當一樣,一個雞腿,一碗湯,不是什么珍饈美饌,但稀松平常也足以讓人覺得美味。
這就是簡約之美的《聽說》,沒有花里胡哨的技巧與狗血淋頭的劇情,用近乎白描的表現手法來描述一段沒有聲音的愛情。
直到電影結束前十分鐘,男女主才開始對話,卻是感情甜蜜的升華,讓前邊的無聲都成了愛情的催化劑,也讓《聽說》的小清新之風獲得了8.1的高分。
《聽說》被人喜歡,不僅僅是因為高分,還因為其中的愛情特別令人向往。
在現實生活中,愛情已經成了明碼標價的東西,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純粹,不論愛的多深,都得講究物質條件,這也是現在的男生不愿意追女生的主因之一。
找女朋友是找一個過一生的伴侶,而不是為自己找一個祖宗,成天的候在跟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還得有錢,否則就會被扣上普信男的帽子,進行女拳攻擊。
而在《聽說》中卻讓人看到了愛情久違的樣子。
在片中,秧秧對天闊的愛也有條件,就是希望他是個正常人,姐姐小朋是聾啞人,秧秧得陪在身邊,照顧她的衣食起居,以便她追逐自己的游泳夢。
因為秧秧不確定自己戀愛后,將大部分時間給了自己,小朋能否獨立生活,所以他不得已拒絕天闊,即使她將硬幣裝滿了好幾個水鳥,也必須克制。
可當姐姐醉酒后大哭說到自己是累贅,拖累了妹妹。
以及在水鳥展覽館,以水鳥為例,對秧秧說自己能夠獨立生活之后,秧秧才邁出了為自己所想的第一步。
在游泳館,秧秧跟天闊見面,天闊在背后練習想跟秧秧說的話,秧秧發現天闊原來不是聾啞人,被天闊不歧視,真誠的愛打動。
秧秧跟著天闊來到便當店見天闊的父母,他們的表現也足以令人動容。
天闊爸媽并沒有因為秧秧是聾啞人而要求兒子與她分手,反而努力學習手語,盡最大的可能讓秧秧感受到他們的喜歡。
當秧秧說出那句“我愿意”后,天闊和天闊爸媽并沒有覺得被欺騙,只是疑惑他們之前不說怎么談戀愛。
天闊和秧秧相視一笑說,“我們不是用談的,我們是用比”,這句話一出來勝過一切甜言蜜語和娓娓動聽。
由此可見,秧秧對天闊的要求也算不上什么條件。
本質上還是擔心姐姐無法一人生活,害怕自己分身乏術,同時照顧不了兩個聾啞人。
天闊的父母也沒有成為天闊和秧秧愛情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了他們甜蜜愛情的催化劑,讓他們的感情得到了生活。
在現實中,很多年輕人的愛情大都是因為對方父母的要求太高而導致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
父母嫁女兒就跟賣女兒差不多,既要這又要那,甚至婚禮都快開始了還要臨時加價,類似的事例,不僅在新聞中屢見不鮮,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也有耳聞。
本來現在的生活壓力就大,就業環境不理想讓年輕人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愛情本該是他們的避風港,如今卻成了懸在頭頂的達克摩利斯之劍。
反觀天闊爸媽,只要兒子一輩子健康快樂就好。
對兒媳婦的要求天闊口中的樣子,很樂觀、很活波、很可愛、很善良,對姐姐很好、對父母孝順。
而秧秧的所作所為也確實讓天闊的夸贊并非夸大其詞。
父親是傳教士,到非洲工作,秧秧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為姐姐忙前忙后,把姐姐的夢想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一個人打幾份工來養活,幾乎不為自己考慮。
跟天闊的愛情也相當理性,不會為某件事輕易感動,因為她始終把家人放在第一位,在姐姐沒有完成夢想之前,自己絕不會離開,也從不抱怨姐姐讓她變得艱難。
她跟天闊的相處也是平等的,天闊愛著她,甘愿為她花錢,可秧秧卻不認為男生為女生花錢是理所當然的。
天闊請她吃的便當,她會一筆筆記在筆記本上,等發了工資后一并還清,就算天闊為他定制的愛心便當,秧秧也會按市價來記賬。
做了一天街頭表演,賺了一些錢后,立馬請天闊吃飯。
就算是路邊攤也會覺得很快樂,就算結賬時慢慢數硬幣也不會覺得丟臉,因為這是自己幸苦所得,是干凈的錢。
這一段跟《秋天的童話》很像,船頭尺和茶煲一起擺攤賺錢,之后兩個人逛街,吃東西,沒有腰纏萬貫,去不起高檔餐廳,可那種簡單的快樂是真實的、珍貴的。
天闊對秧秧的感情也是真摯的。
他不指責秧秧沒有正式工作,也不歧視秧秧是聾啞人(起先誤認為秧秧是聾啞人),更不會覺得姐姐小朋是拖油瓶。
兩個人在一起后,天闊還會幫小朋找回自信,讓秧秧不再愧疚,在一個愛玩、愛鬧的年紀,甘愿幫家里送便當,減輕父母的負擔。
他與秧秧一樣,都是現在難得一見的年輕人。
他們的愛情之所以令人羨慕,就是因為像童話故事,聽起來,看起來都不夠真實,不像是現實中該存在的男生和女生。
電影有時候是用來造夢的,《聽說》為我們記錄了曾經存在過但現在幾乎快要滅絕的愛情,這種無條件的愛情誰人不向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