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項:
公司發布2022 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424.23 億元,同比(相對按照最新會計政策調整后的2021 年數據)增長119.69%,歸母凈利潤257.26 億元,同比增長217.25%,扣非后凈利潤265.47 億元,同比增長216.50%,EPS 5.71 元,擬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28.58 元(含稅)。公司發布2023 年一季報,實現營收332.45 億元,同比增長34.7%,歸母凈利潤86.01 億元,同比增長65.6%。公司發布2023 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不超過160 億元,用于40萬噸多晶硅產能建設。
平安觀點:
光伏板塊量利齊升推動業績大增。2022 年及2023 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13.4%、65.6%,主要由于以多晶硅、電池片為代表的光伏板塊量、利大幅增長。由于多晶硅出貨量大幅增長且銷售價格提升,2022 年多晶硅及化工業務收入618.55 億元,同比229.7%,毛利率增加8.44 個百分點至75.13%;電池及組件業務收入535.3 億元,同比增長114.67%,毛利率同比增加1.38 個百分點至10.19%。2023 年一季度,公司在收入規模同比增長34.67%的同時,綜合毛利率同比增加9.04 個百分點至43.15%。
多晶硅產能快速擴張,第八代永祥法工藝先進。2022 年,公司實現多晶硅銷量25.68 萬噸,同比增長138.41%,對應的單噸收入約23.4 萬元,同比提升約50%。截至2022 年底,公司多晶硅產能超26 萬噸,目前正在推進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 萬噸項目建設,預計將于2023 年三季度投產,屆時公司產能將超過38 萬噸,規模優勢進一步擴大。2022 年公司相繼公告了內蒙古通威硅能源20 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云南通威二期20 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投資計劃,這兩個項目也是本次定增募投項目,將應用“第八代永祥法”工藝,單體規模更大(單線20 萬噸)、單位投資更低(每萬噸投資額4-5 億元),將鞏固公司多晶硅領域的技術優勢。
電池片出貨蟬聯全球第一,規模化建設TOPCon 產能。2022 年公司實現電池片銷量47.98GW,同比增長37.35%,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公司陸 投產通合項目、金堂二期以及眉山三期項目,目前電池片總產能超70GW,182mm 及以上尺寸產能占比超過95%,預計2023年底電池片產能達到80-100GW。2022 年,公司在TOPCon 方面推出TNC 電池產品,采用PECVD Poly 技術方案,并于2022 年11 月底投產了眉山9GW TNC 電池項目,目前已滿產發揮,產品平均轉換效率25.5%。2022 年底公司啟動了彭山16GW TNC 電池項目的建設工作,預計將于2023 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屆時公司TNC 電池產能將達到25GW。
全面布局組件業務,有望快速做大做強。公司自2022 年7 月開始重點發力組件業務,2022 年組件銷量7.94GW,同比增長226.1%,躋身全球組件出貨量前十名。截至2022 年底公司組件產能14GW,并已陸續啟動鹽城、金堂、南通等組件項目,預計到2023 年底組件產能將達到80GW。2023 以來組件業務發展迅猛,公司在多個央國企大規模組件招標中成功中標,估計2023Q1 的組件出貨量3GW 左右,2023 全年公司組件出貨量有望達到35GW。整體來看,公司具備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優勢,結合突出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公司有條件將組件業務做大做強,組件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打開成長空間的重要抓手。
投資建議。考慮硅料供需形勢以及公司組件業務拓展情況,調整公司盈利預測,預計2023-2025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5.5(原值226.6)、135.4(原值187.0)、170.7(新增)億元,EPS 分別為 4.79、3.01、3.79 元,動態 PE 7.9、12.6、10.0 倍。光伏行業長期前景向好,公司在光伏制造領域競爭力突出,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國內外光伏需求受政策、宏觀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2)硅料價格步入下行階段,硅料盈利水平可能大幅下降。(3)電池片環節技術迭代速度較快,如果新技術發展速度超預期,可能影響存量電池片產能的盈利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