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保險箱,沒有哪對夫妻能一直琴瑟和諧、歲月靜好。
隔三岔五就能爆出離婚新聞甚至離婚大戰的娛樂八卦,可謂把這個人間真實詮釋得明明白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不,汪小菲大S的離婚拉鋸戰還未塵埃落定,他們曾經的“紅娘”安以軒小姐也因為老公陳榮煉鋃鐺入獄正式告別了闊太生活,成為了含淚前行的單親媽媽。這場曾讓她一雪前恥、風光無限的婚姻不過維持了僅僅五年左右。
港圈也不甘示弱,大美女洪欣在五一當天突然發博,直截了當官宣離婚,這場被不看好很久的姐弟戀終于熬到了兜不住的一天。
雖然是否確實離婚仍不詳,但此次“公開決裂”流露出了洪欣在婚姻中太多的壓抑與委屈,至少是一次“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的情緒大爆發吧。
總之,一圈兒看下來,雞飛狗跳者不在少數,風景獨好的只占鳳毛麟角。在鳳毛麟角當中,有這么一對格外亮眼,那就是——秦昊伊能靜夫婦。
近期,繼《隱秘的角落》之后,秦昊再靠現實主義題材網劇《漫長的季節》贏得口碑和流量的雙豐收,目前豆瓣評分達9.4,有點虛高,但也足見苦爛片久矣的廣大觀眾對此片的高度褒獎。
劇火了,主演老婆,我們一向不肯輕易隱身的伊能靜女士,也沒閑著。
因好事網友發現他們夫妻倆挺久沒互動,伊能靜特地發微博小作文解釋了一番,說秦昊為《漫長的季節》瘋狂增肥,現在又在為新的作品而努力減重當中。言語之間盡是對老公的理解、心疼和贊賞,且充滿細節、頗具深度,比一句簡單的“老公我愛你”要厚重動人有說服力得多。
末了,還不忘呼應主題——“在被謠傳雙方不互動的聲音中,我更希望保持他演員的神秘感,僅在適當的時刻,奉上我久違的小作文”。
嘖嘖嘖,賢妻當如我靜姐呀!
第一篇小作文打開了話匣子也獲得了好評如潮后,緊接著便有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既有對秦先生減肥食譜的分享文,也有對《漫長的季節》的深度品鑒文,一時之間成為了此劇最強宣發文,也成為了爆劇出爐后的一抹錦上添花。
你演戲來我打輔助,你搞藝術來我顧后勤,秦昊伊能靜夫妻倆,怎么不算“夫妻雙雙把家還”的2023版寫照呢?
?不討喜的伊能靜
但話說回來,這一對以前可不是很被看好的。不被看好的關鍵當然不是秦昊,而正是那個憑小作文打了一把最強輔助的伊能靜。
一直以來,很少有人把伊能靜作為處理家庭關系的正面教材,因為她總是看上去話很多、戲很足、用力過猛。
之前參加《媽媽是超人》,那時她女兒還小,正是作為媽媽最焦頭爛額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場景想必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女兒站在嬰兒床里,伊能靜囑咐旁邊的友人扶一下寶寶,自己好整理下衣服,結果剛一撒手,在所有人都沒來得及反應的剎那間,孩子就一頭栽在了地上。
還好沒有大礙,但伊能靜甚是自責,當場就“piapia”狠狠打了自己倆耳光,屬實把觀眾朋友們嚇了一跳。
另一個例子,關于夫妻關系。
她曾自述過這樣的一個小片段:兩人吵架,秦昊生氣,轉身就要走,她就把自己風衣的帶子和對方的鞋帶系在一起,然后說道,你要走了,那我可就真撲街了。秦昊無可奈何,也就慢慢消氣了。
有點抓馬又有點卑微是不是?就,感覺這不是正常腦回路能想得出來的招哇!
在后來流出的一些綜藝片段當中,伊能靜依然未改抓馬女王本色,時不時向老公發出靈魂拷問:“你愛不愛我”“可不可以叫寶寶”……
秦昊呢,雖然表現出了肉眼可見的不耐煩,但奇跡般地每次都會接話,然后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性格和思維方式妙趣橫生的正面對壘:
Round 1
“老公我覺得你對狗比對我還有耐心。”
“它話沒你多呀。”
“那它要每天都不講話,你會娶它嗎?”
“廢話,它講話我也不能娶它呀!”
Round 2
“老公你可不可以叫我baby,或者叫我寶寶?”
“寶寶你要不要安靜一會兒?”
Round 3
“我跟你還是愛情,你跟我是親情,我終于弄明白了。”
“你跟我在說相聲,我跟你在生活。”
秦昊因此獲得了“反矯達人”的美譽,相應地,伊能靜便成了那個有點討人煩的大作精。
除此外,她還有另一個大槽點——“沒文化裝有文化”。
07年,伊能靜發行的一首名為《念奴嬌》的單曲因歌詞讀音錯誤而引來群嘲,明明字幕上是“羽扇綸(guan)巾”,她生生唱成了“羽扇輪(lun)巾”,這是十幾歲中學生看到都能過來秀一波優越感的程度。
多年后,這根陳年小辮子依然沒能逃開被揪拽拉扯的命運。
大概十年前,伊能靜和網紅燕公子杠過那么一次。
起因是伊能靜在微博中扳手指數作者,細數了十四歲那年看過的作家名字。燕公子對該條微博評論:“十四歲我在看語文書,我媽說沒事兒多認字,不認得就查字典。列舉作者名字不如讀對羽扇綸巾有文化。”
被內涵,這能忍?伊能靜很快在接下來的微博中斥責燕公子“因為家境,我高中沒畢業,在日本讀書。你知道我的過去嗎?……批評嘲笑他人很容易,但你真的看到他人生命的難處才犯錯么?可恥的是抓緊不放的人心。”
幾分鐘后,怒氣未消的伊能靜憤怒地寫道:“扭曲的人性,自以為道德的捍衛者,喜歡揪他人錯得到快感的自淫者,正是存在主義的荒謬。”她將斥責燕公子的話語一字不漏一一復制,回復給抨擊她的網友。
現在回顧以上種種往事,我依然覺得跟伊能靜女士生活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作為吭哧吭哧的普通老百姓也很難在她身上投射出一個理想自我。
畢竟,大家伙都已經很累了,誰要看你在那里費勁巴列、患得患失、上躥下跳啊?頂多看個熱鬧,但不會將其作為偶像或楷模。
這也是云淡風輕型選手更易博得大眾好感的原因,那樣的人仿佛提供了一種普通人很難在自己生活中落實的生存樣本——
“別人刺撓我,我就是能忍住不回應,急死他。”
“現任跟我鬧別扭,我轉頭就揮揮衣袖奔向下一個,絕不多廢話一分鐘。”
“總之,遇到天大的麻煩,我都能坦然處之,不驕不躁。”
可轉頭一想,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怎能苛責別人呢?
評判一個人,不應以她的言行處處對標某個理想樣本,而要看在她原有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做出了怎樣的突破與升級。
遠看是公主,近看是野草
伊能靜原生家庭很糟糕。父親重男輕女,可母親偏偏一連生了好幾個女兒,她是最后一個,父親因此甩手離開,母親則把不幸歸到了她頭上,極盡言語之羞辱,視她為晦氣的累贅,并把她送給了一對養父母。
但厄運并未終結,養父母不僅未給她家庭的溫暖,反倒非打即罵。飽受虐待的伊能靜隨后又投奔到了大姐那里,結果姐夫是一位躁郁癥患者,病情發作時會對她各種折磨,甚至還會逼她吃狗食。
由此可見,在伊能靜的“出廠設置”當中,愛是匱乏的,對人世間的冰冷、惡意是司空見慣的。這就導致,一方面她很想要一個溫暖的港灣,另一方面又并不那么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所以年輕時的她既沒有為事業孤注一擲的魄力,又不具備將一段關系經營好的能力。
和庾澄慶離婚之后,她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也隨即開始了一次艱難的重啟。她說那個時候她總會問自己,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為了找到答案,她開啟了長達四年的空窗生活——看心理醫生,跑去印度上靈修課,努力調試狀態、做好自我修整;做慈善、養孩子,不去為再婚做打算。
離開印度前,她曾暗暗下定決心:如果遇不到那個對的人,那就讓我一個人安穩度余生吧。
但后來,兩個特別的契機,還是讓她慢慢打開了自己:
第一個與她兒子有關。
兒子去了夏令營,不在她身邊將近一個月。沒有孩子的陪伴和需要,她突然覺得空落落的。
后來她就問兒子,希不希望自己有新的感情生活。兒子回答,當然希望,希望爸爸媽媽都馬上能各自有新伴侶,這樣你們就不會黏我一輩子了。
所以知道媽寶男怎么來的了吧?很多媽媽是這樣,以為自己母愛何其無私偉大,可其實到了一定階段,自己對孩子的需要遠大于孩子對自己的需要,她們需要將生活的意義寄托于孩子身上,她們需要讓孩子的存在填補內心的貧乏,她們需要通過孩子的服從打撈一些能讓自己安心片刻的價值感和安全感。
那是對于自己人生的偷懶,也是對孩子個人空間的踐踏。放開雙手,尊重對方的成長路徑,去勇敢開展屬于自己的生活,才是一個聰明的母親應該做的事。
自此之后,伊能靜努力了一年,但未見成效。幾乎要放棄時,秦昊出現了,秦昊就是她的第二個契機。
一開始是男方主動表達了好感,想要約她出來,然后咱們的伊女士又發揮特長,給對方發去了一段“小作文”,直截了當地甩出三個“擋箭牌”:
1、我有兒子,他會分走一部分我的愛;
2、10歲的年齡差確實存在,可能會有代溝問題;
3、之前關于我的輿論有很多,你能不能接受,你的父母能不能接受?
秦昊希望可以試試、至少做個朋友,伊女士再次予以回絕:不!我只跟我未來老公做朋友,我不希望結婚后老公發現我還有10個男閨蜜可以訴說心事。我就是要結婚的,不想試。
結果這個看起來不太靠譜的年輕男演員思忖一番后,竟然答應了:行,那就奔結婚。
各位未婚男女要拿小本兒記起來了,伊能靜在這里做了三點正確示范:
第一,寧缺毋濫,要有耐得住寂寞和享受孤獨的能力,一些重大的挫折還是要靠自己去慢慢消化,一些獨自咬牙經過的歲月往往會成為成長最快的時期。
第二,敢于拒絕,要有不怕失去的勇氣,不要輕易釋放“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了”“沒有愛情我就活不下去”“我急于脫單”的訊號。
你越是有完整的自我、獨立的生活,越是不打算攀附、依賴,越是能夠贏得對方的尊重。
第三,亮明原則和底線。不要被從偶像劇抄過來的甜言蜜語所蠱惑,而要看對方能否重視你的需求,接納你的棱角。
伊能靜秉持決絕、認真的態度,一上來就擺明了我不能受傷害、不再想要失敗后重新出發,其實也就為后來的關系定了調。一開始就迷糊又妥協,之后還能好?
如果對方走開,那說明意見不合,或者是因你不好忽悠遂選擇知難而退;如果對方留下來,那他不僅不覺得你事兒,還會覺得你很真實、很有趣。
很顯然,秦昊是后者。把編好的網拿出來,才能篩掉錯的人。
至于是否能討人喜歡,是否會讓自己顯得太強勢、太龜毛,who cares?那不重要。
伊大姐早在2015年就想通這一點了,魯豫問她是否是圈內的不討喜體質。她說到哪兒都屬于不討喜體質,因為她總是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所認為的真相。
這或許是不幸童年的后遺癥,但又何嘗不是獲得自我救贖的方式?
已經飽嘗了那么多的凌侮和忽視、感受過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那之后的人生就要用力地活。盡量地表達,不讓生命的星火在瑣碎與流言中覆滅;盡量地自我捍衛,不要再讓受傷的心靈雪上加霜。
不過,確定“對先生”,初步篩選、口頭承諾怎么夠?還有一個后期交往中的“二次篩選”。看過一些采訪,我想有這么兩點是打動她的核心要素:
第一,秦昊一直在用行動打消她作為一個中年二婚者的疑慮和怯懦。
諸如,知道她會擔心男方父母不能接受,所以開始交往沒多久后就一直在打電話給父母洗腦、夸自己女朋友,主動擔當起父母和女友之間的橋梁;
以及他們在戛納電影節公開戀情,秦昊也是更加積極的一方,當伊能靜還在遲疑的時候,主動將這個大自己十歲的、有故事的女友拉到眾人面前。
這比一直叫寶寶、叫親親,卻一直不給女方辦婚禮的那位要酷多了吧?
第二點,秦昊的原生家庭本身就足夠溫暖包容,仿佛讓伊能靜尋回了缺失的父愛與母愛。
第一次見家長的時候,秦昊的媽媽就單獨跟她說,我那兒子啊,有棱角、有理想,你要多多包容他。
不僅不去挑女方的刺兒,還表現出了莫大的信任,這是什么絕世好婆婆!
不比天天說自己兒子如何單純善良、一旦出問題絕對是姑娘別有居心不厚道的婆婆好相處呀?
伊能靜憑著不斷的內窺與修復,一次次將自己從逆境拉回順境,終于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通過婚姻挑選到了一個能夠彌補同年缺憾的美好家庭。這是她的運氣,也是老天對一直用力生活的她做出的獎勵。
2020年《浪姐》,她因在采訪中提及梅艷芳并不真的幸福而惹來一身罵,我當時也覺得,這人怎么這樣啊,踩著別人抬自己。
但梳理過她的人生之后,會有新的想法:她如此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大概是真的覺得這段婚姻給了她二次生命、也給了她面對生活更加充足的底氣吧。
做不了曠世奇才,做人妻翹楚也不錯
偶爾有人會疑惑:秦昊和伊能靜,怎么看都不搭,到底咋好上的?
老實說,他們畫風確實離很遠,一個東北爺們兒,一個灣灣嗲女,一個直來直去,一個天生戲精,怎么過到一塊兒的?
先從伊能靜這邊說起,從庾澄慶到秦昊,與其說她愛才,不如說她喜歡有內涵、能夠進行精神溝通的人。關于這點她自己也說過,沒辦法找一個內在空空如也的人做伴侶。
眾所周知,叫的是文娛圈,貴圈混子并不在少數,恰好庾澄慶和秦昊則都是在各自藝術領域有所建樹的真才實學者,有作品、有實績,且因為在某一領域已經足夠專注,便不會在其他方面招蜂引蝶,兩位的私生活都比較簡單本分。
這不就妥妥優質男么?伊大姐這眼睛毒啊。
其實還是上面說的,她明確的識人、擇偶標準能自動是篩掉錯的人,留下對的人。當然,這一套標準的建立,源于她對自我的足夠了解。
然后是秦昊這邊,沒怎么看過他的采訪,他確實比較神秘,要不是娶了伊能靜這么個老婆,他怕是只會更神秘。
關鍵就在這兒了,像秦昊這種專注于鉆研藝術和角色、精神上有一點小潔癖的人,可能恰恰就是需要一個熱鬧的伴侶將他往世俗的方向拽一拽,給他的生活注入多一點的煙火氣。
這不,因為娶了一個自帶話題度的老婆,秦昊已經上了好幾檔綜藝了,總算是讓觀眾看到了他演員之外的一些側面。
還不止如此。他們剛在一起那會兒,伊大姐還拉著秦昊錄了定情歌曲《對先生對小姐》,建議大家都去看看MV,你會發現我們的文藝男主竟然也有演偶像劇男主的潛質。
除此外,秦昊還參演過伊能靜一手操辦的作品《我是女王》,豆瓣評分4.2,應該是秦昊的墊底之作了吧?
說起來是笑談,但其實也算是二位互相滲透、彼此影響的證明。身為伴侶,拒絕被另一方影響,那還過什么日子呀?親密關系,就是要互相施加影響力的呀,不然怎樣,憋著、偽裝,能持續幾天呢?
他的生活能因你而不同,他的原則能因你而打破一點點,他能為你行難行之事,才是愛的證明,這絕對比親親抱抱舉高高有分量多了。
伊能靜雖然常常會撒著嬌抱怨老公不夠浪漫,但想必她也知道,那些身體力行帶來的感動才是自己更為需要的吧。
不過人呢,終究還是丟不掉老本行,能讓秦昊大放異彩的還得是正兒八經的文藝片。
與此同時,伊能靜入行這么多年,影視歌方面的上限也清晰可見地就在那兒了,所以居于二線、幫影帝老公打打輔助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一手好文筆或許不足以讓她成為驚世駭俗的大作家,但作為一名常青樹女明星和一枚稱職賢內助來說,已經非常夠用了。
很多人說伊能靜才華有限,當我更喜歡總結為,她蓬勃的生命力終究不會讓其局限于單一領域,比如她都開上元宇宙公司了你敢信?
何止人妻翹楚,簡直是“野草”界的山大王。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