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5月4日凌晨,2023年“五一檔”以15.19億票房華麗收官,當業內外為票房佳績歡欣鼓舞之時,萬萬沒想到,兩部頭部影片關于票房冠軍的“爭奪”才剛剛開始。
(資料圖)
“人生路不熟成五一檔票房冠軍”和“長空之王成五一檔總票房冠軍”兩大詞條同時登上熱搜,閱讀量合計突破2.6億。一個五一檔,驚現兩個票房冠軍,不僅令網友一頭霧水,業內人士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到底誰才是五一檔票冠?”仔細辨別不難發現,這兩個詞條除了片名僅有一字之差,就是票房冠軍前的“總”字,這也成為此番五一檔票房冠軍爭議的關鍵所在。
按照“貓眼電影專業版”、“燈塔專業版”兩大平臺的顯示和行業約定俗成的定義,“五一檔”票房的統計區間一般與假期時間同步,今年即為4月29日至5月3日(共五天)。而“五一檔票房冠軍”也自然是這五天內總票房排名第一的影片。
從這一定義出發,冠軍理應屬于5.13億的,而則以近五千萬的差距位列第二,各大媒體、平臺發布的官方票房報告也均認證了這一點。
既然如此,“長空之王五一檔票房總冠軍”的頭銜從何而來呢?
產生爭議的原因,一方面要歸咎于兩大平臺的“榜單引導”,五一檔期間,貓眼和淘票票首頁均有“五一檔新片票房冠軍榜”相關鏈接,統計的是4月28日至5月3日上映新片的總票房(包含預售),《長空之王》一直位列榜首,而該榜單與常規意義上的“五一檔票房”統計維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觀眾和粉絲。
另一方面,由于這兩部大片票房差距較小,若加上4月28日(上映首日)和預售票房,《長空之王》將力壓《人生路不熟》登頂,這難免讓部分網友為前者鳴不平,再加上營銷號為了熱度帶節奏,助推相關話題登上熱搜,也引發行業對檔期票房統計的再思考。
對于影片和主創,“檔期冠軍”重要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就宣傳營銷來說,“xx冠軍”“xx第一”很容易成為“話題點”和“爆點”,進而對觀眾選擇和影院排片產生影響;于電影人而言,主演作品取得“檔期第一”也經常成為實績載入履歷,因而格外被粉絲看重。
但也正因為這種重要性,催生出不少亂象。一邊是為了營銷需要,巧立名目而出的各種“冠軍”,比如“國產愛情片觀影人次冠軍”“內地影史勞動節災難片票房冠軍”“內地影史五一檔奇幻片冠軍”等等,只要定語夠多,每部影片總能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冠軍。
另一邊,營銷號也常常為了熱度和流量,利用各種“冠軍”挑起粉絲對立,將飯圈的“打榜”文化引入電影的宣傳助力之中,引發“鎖場”和“罵戰”等不良現象。
如此種種非理性的“爭冠”行為不僅令“冠軍”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也會對市場秩序形成干擾。
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電影藝術創作從來不該以單一榜單論英雄。
今年五一檔,《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兩部大片均實現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合力帶動大盤連續兩日逆跌,用過硬品質吸引更多觀眾回歸影院,這些都是比“單片奪冠”更令人歡欣鼓舞的成績。
莫被花式營銷“巧立名目”帶亂節奏,莫讓“奪冠口水戰”令好片蒙塵,這是這場五一檔冠軍“熱戰”留給我們的“冷思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