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體的補胎方法: 第一步:找到被扎的位置,將扎入車胎的異物用鉗子拔出。
2、 第二步:用錐形銼插入車胎被扎出的孔中,來回抽動數下,目的是將孔的創面銼出毛茬, 以便插入膠條后能嚴密結合。
3、 第三步:取出膠條,將其穿入錐子尖部的眼兒中,并使錐眼兩端的膠條等長,然后將兩 端的膠條并成一股。
【資料圖】
4、 第四步:用錐子引導膠條將其慢慢插入車胎的孔中,插入的深度以進入胎內的膠條能有 五厘米左右的長度,同時又保證露出胎外的膠條不短于1 厘米為宜。
5、這一步中需注意的問題 是在插入時要確實能讓膠條進入胎內。
6、 第五步:將錐子從車胎中拔出。
7、拔出時動作要很慢,以保證在拔出錐子的同時,能把原 先已進入胎中的膠條再帶出兩股。
8、在完成第四步工作時,已有兩股膠條插入輪胎被扎出的孔 中;而在拔出錐子后,輪胎被扎的孔中應有四股膠條。
9、后帶出的兩股膠條不一定非得帶出胎 外,但要確保其能擠在被扎的孔中。
10、補胎能否成功,這一步非常重要。
11、在這一步中經常遇到 的問題有兩種:一是拔出錐子時膠條未能被再帶出兩股,從而使被扎孔中的膠條還是兩股, 無法保證此孔被膠條嚴密封堵;二是拔出錐子時用力過猛,將本已插入的膠條都帶出輪胎外, 導致補胎失敗。
12、 第六步:給車打足氣,用唾液抹在膠條周圍檢查有無漏氣。
13、如有漏氣,補胎即失敗,須 按上述步驟重來;如無漏氣即為成功。
14、 第七步:用刀片將露出胎外部分的膠條削掉,使輪胎的外部平整。
15、 這種方法只適合輪胎被扎的孔較小時使用,如扎的孔較大那就需要卸下輪胎,先用膠條按上述方法補胎,之后再用冷 補膠從胎的內側補上一層。
16、也可不用膠條,直接在胎的內側補上冷補膠。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