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力支撐的情懷是一盤散沙
《乘風2023》第一期播出后,最大的唏噓都集中在了徐懷鈺身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曾經的金曲天后,多少人的童年回憶,本來有望接棒去年的王心凌成為新一任點燃回憶殺的不老甜妹。
結果呢,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鏡頭不多、神態拘謹、表演一般的“魅力不足型過氣歌手”,既沒有高昂的士氣,也沒有應有的水準。
連很多演員類姐姐都能交出一份誠意滿滿的成績單,而她作為專業選手,得分竟然不足300,愣是憑實力拿到了幾乎可以論倒數的名次。
然后,沒有人抱怨評委不公,只有一眾歌迷的恨鐵不成鋼和期望落空后的無奈嘆息。
但失望歸失望,總歸有一點令人可喜,那就是——從評委到觀眾“情懷歸情懷,實力歸實力”的態度,恰恰是這個節目的一大魅力所在。
未被飯圈裹挾,也不論資排輩,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絕不會被所謂情懷沖昏頭腦,而忽視舞臺表現。
第二季的時候,觀眾緣極好的張柏芝也參加來著,像擠出時間隨便趕了個通告一樣,打扮得美美上臺,唱了首有可能引發回憶殺的《心語星愿》,結果因整體水準過于接近卡拉OK而被狠狠群嘲一番。以至于我現在提起,很多人都不一定能想得起來她曾經參加過這檔節目,因為實在表現平平,基本沒有對事業起到任何助力作用。
而去年的王心凌為啥可以翻紅?除了大環境的原因(諸如,當下好作品匱乏,以及經濟下行期人們傾向于從回憶里調動積極因素緩解焦慮等等),就是我們王姐,確實支棱得起來呀!
音樂一響,pose一亮,整個人立馬就能飆到九分甜。唱歌的氣息、舞蹈的動作也都是一板一眼,毫不含糊,于是生生從芒果非重點培養對象變成了全季最大黑馬。
正應了那句老話,機會,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
畢竟,這里不是穿著以前的工作服過來亮個相就能順利完成通告的《王牌對王牌》,也不是說出自己的故事就能引來大片同情和共鳴的《魯豫有約》。沒有實力做支撐,眼淚也能變成矯情,打情懷牌也會被解讀為急功近利。
如果唱跳基礎實在薄弱,最起碼也要有努力的姿態呀。除了努力練習,努力整活兒也行啊,最起碼是努力抓住再就業機會的勵志表現呀!
第二季因爭吵而黑紅了一把的陳小紜
因為《乘風》原本的立意就是讓30+的女性打破束縛、拓寬邊界,而人生素來關卡重重,卯足了勁都未必能沖破所有,那么懈怠與敷衍豈不等同于束手就擒、不戰而降嗎?這是恰好違背節目立意的反面教材。
節目的定位決定了觀眾的期待,也注定了那些未能認真應戰的姐姐終將錯過爆紅的機會。
據說接下來的一公,徐懷鈺因跑商演耽誤了排練導致動作不熟、舞臺拉垮、成績不理想。若真是如此,我只想重重嘆一口氣,唉……就算不為爆紅,節目的影響力至少有助于增漲通告費,咋這么分不清主次呢?
有魄力的“老姐姐”絕不倚老賣老
當然,這一季的拉垮選手不多,整體基調還得是,強手如林、后生可畏。但最讓我拍案叫絕的既不是年輕貌美、身懷絕技的國際友人,也不是楚楚動人、閉月羞花的優雅美人,而是那些生機勃勃的“老姐姐”。
她們出道早、有作品,完全有賣情懷的資本,卻比大部分年輕人都更渴望擁抱新事物、迎接新挑戰、塑造新自我。
比如孫悅,內地流行樂第一代唱跳天后,雖然說她“土”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哪怕這一次的初舞臺也未能幸免。但有目共睹的是,她的狀態太年輕了,你很難不為這份蓬勃的生命力所感染。
此次她選的曲目是《大家一起來》,唱完最后一個音,緊接著便是一聲大叫,之后又像小姑娘似的自顧自唱跳了起來,明顯地“玩嗨了”且“沒玩夠”。
她忍不住感嘆,這舞臺太好了。特別像那種總念叨“你們現在生活太好了,我年輕時候要趕上這條件該多好”的長輩,言語間是“著迷、遺憾、羨慕和急于想抓住點什么”的百感交集。
還有我的偶像劇啟蒙者,瞿穎姐姐,永遠忘不了她在《真情告白》里梳著一頭短發、披著白色長風衣、說著英語到上海外企面試的場景,那叫一個洋氣那叫一個颯哎!沒想到,二十多年過去了,已經五十二歲的她竟然比當年還要颯!
她拿起老本行,走著如風的臺步出場,唱了首挺應景的《加速度》,那滿格的能量、那強大的氣場把所有人都震呆了,一瞬間我甚至閃過了自我懷疑的念頭——“人家五十多還那樣,我三十出頭,卻只知道坐在這里抱著手機看節目,是不是忒sui了點?”
在后續的采訪中,瞿穎直言,以前屁大點事都心神不寧,現在就變得更穩了,不再擔心這焦慮那,可以坦然敞開懷抱迎接所有,她的原話——“有什么事,你來呀!”簡單、豪邁又有力。
對于這樣的姐姐來說,你把她摁在原地保持老動作才是最大的懲罰吧?
這一part當然不能漏掉龔琳娜姐姐,一曲癲狂版《愛如火》,燒得我兩腳發燙,忍不住摳出一個三室一廳。
冒犯了哈,但確實,我看的時候有一丟尷尬。后來再一想,或許也有我的問題,是我天性太收著,而龔老師打得太開了。
真的是既疑惑又佩服,從《忐忑》到《金箍棒》再到如今的《愛如火》,她是如何放飛自我到那么目中無人又那么獨樹一幟的?
她的目標應該就是一直放飛,飛到更遠的地方,擁有更新的姿態,這不,此次選曲,她就沒打安全牌,但所有人覺得她會選《佳人》或者《路燈下的小姑娘》時,她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阿依禮芽坐鎮的會伴有日語演唱的《花海》。姐姐真是有種啊~
這三位的表現恰好應證了最近流行的一個段子:在公園鍛煉的老年人身形矯健地劈叉翻跟頭,在家癱作一團爛泥的年輕人下個床都能扭到腰。
年輕人有大把的時間去迷茫、遲疑、迷糊、低落、揮霍……但上了年紀的人反而會活得更明智、更奮進。
一來,他們更加知道自己是誰、要走什么樣的路,不會再東張西望地羨慕這個、后悔那個,與此同時也具備了克服困難的經驗和能力,不覺得真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兒、邁不過的坎兒;
另一方面,時間不多了,現在不抓緊做點想做的、能做的,難道要等到明天嗎?誰知道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呢?
所以與其說她們勵志,不如說她們越活越明白了。這樣的“老姐姐”根本用不著放回憶殺、打感情牌,即便你第一天認識她,也會被她蓬勃的生命力所感染、所折服,就算沒地兒投票也會給她默默比出一個大拇哥。
有真情在,不愁“殺”倒一大片
不過話說回來,有情懷牌可打,是一種優勢資源,不用白不用,關鍵在于,怎么打。
眾所周知,打情懷牌的常用招數主要包括:唱以前的歌、演以前的戲,以及老友重逢話當時。而有些人偏偏同時具備這三種懷舊價值。沒錯,我說的正是此次上《乘風》引發大量關注與討論的“品如和艾莉”。
說起來也是一樁奇跡,十多年了,一部狗血情感劇竟能憑借在表情包界不可撼動的地位而依然紅火至今。
哦對,還有那首讓人瞬間心潮澎湃的“戰歌”,仿佛“為所有愛執著的痛,為所有恨執著的傷”旋律一出,不論看沒看過《回家的誘惑》,所有聽到的人胸中都能立馬燃起復仇的快感。
在劇中,秋瓷炫演女主品如,李彩樺演惡毒女二艾莉。此次二位在節目里齊聚,芒果臺可沒少在她們身上做文章。
艾莉先到,此后當品如推門而入時,導演組愣是整了一個偶像劇男女主久別重逢的畫風——靜音+慢動作,她們在不經意間四目相對,雙向奔赴,執手相看、深情相擁……
調是起來了,可萬一兩人只是逢場作戲,其實很容易尷尬,畢竟觀眾也不瞎嘛,實例可參考《王牌對王牌》06超女重聚那一期。
但至少從目前看來,她們關系蠻好的,沒有客套的生疏、沒有眼神的回避,只有講不完的小話和真誠的加油,兩人手拉著手跟其他姐姐打招呼好像新人敬酒似的,根本無需就為蒙面的破冰期就能瞬間親密無間。
可能正如李莎旻子所說,她們是彼此打開舊時光的一把鑰匙,因為珍惜那段奮斗的歲月和回不去的青春,而格外珍惜這位曾經的戰友。
確有真情在的情況下,這張情懷牌打出去,觀眾自然會獲得發自內心的共鳴。
小結
總而言之,有真本事,有真感情,老本兒才能吃得香,否則,只會弄巧成拙,引來大眾情緒的反噬。嚴格是嚴格點,但未必沒有好處。
過于看重過往資歷的職場環境是非良性的,對新人及除了努力一無所有的人不公平,堂而皇之走捷徑也將意味著進取心和創造力的凝固和停滯,整個集體內的所有人都有可能困死在這一潭死水中。
所以很高興,《乘風》仍然保留著競技的火藥味,仍在吹響著戰斗的號角。
昔日平民天后可以因準備不充分而馬失前蹄,無人問津的舞者亦能在表演后迅速收獲一眾迷妹,“當年勇”能錦上添花,卻不足以成為突圍的核心武器。
這很好,小環境里,階層能憑實力流動起來總是令人欣喜的。
專業舞者謝欣憑實力引眾姐姐包圍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