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人們生態文明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并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工程,積極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因此,每年的5月22日被確立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但是近年來,人們發現,有一種名為“加拿大一枝黃花”外來入侵物種,由于繁殖能力強、蔓延速度快,與本土植物、農作物爭奪陽光和肥料,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嚴重威脅,侵害社會公共利益。
為此,寶山區檢察院積極履行公益檢察職能,通過開展“加拿大一枝黃花”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有效維護生態環境。
“某公園發現黃花,好像就是‘加拿大一枝黃花’……”2022年8月,寶山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官收到群眾舉報,立即趕赴該濕地公園。現場發現大量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公園多處呈小范圍連片生長的態勢,仔細查看,大部分植株正處于生長期,有部分已經1.5米高。
“如不加緊清除,一旦‘加拿大一枝黃花’蔓延無序生長,極易破壞公園的生態系統,降低公園的自我凈化能力,影響公園的濕地保護作用。”寶山區檢察院經調查后對相關職能部門和公園所在鎮政府制發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履行林業有害生物監管職責,指導清除公園內生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同時,進一步指導養護單位及時發現和科學除治“加拿大一枝黃花”。
相關部門和鎮政府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立即開展整治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公園內約170畝“加拿大一枝黃花”已經清除。相關部門和鎮政府在回函中表示,今后將結合常態化養護巡查巡護,持續加大對“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防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立長效機制,制定清理“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長期計,明確人員責任和任務目標。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科普宣傳,發動廣大群眾參與防治工作,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
在“回頭看”時,公益檢察官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至現場,公園內已不見“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蹤跡,志愿者對整治效果予以肯定,并表示將繼續發揮線索移送、辦案監督、技術支撐等作用,配合開展公益檢察工作。
2021年寶山區檢察院開展“加拿大一枝黃花”專項整治行動至今,已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6件,推動生態環境治理和資源保護面積579畝。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檢察機關將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各盡其職、齊抓共管,攜手保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通訊員 金瑋菁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