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批評下排名公布環節
節目花了前半個小時的公布排名,大可不必。
(資料圖片)
我們不是101系養成節目,練習生都是新人,通過對他們的排名采訪,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態度,成熟或不成熟,認真或消極,實干或說空話,言之有物或背稿。
而姐姐們都是成名藝人了,應對采訪都是家常便飯,直接上大排名多好啊,簡單又省事。
2. 一公個人喜愛度排名
與我一公舞臺reaction基本一致。舞臺整體與個人表現都好的,票數較高。
1-9名:problem(劉逸云,朱珠,瞿穎),龍拳(謝娜打鼓),叮叮當當(Ella,芝芙),吻別,花海(小美)。
初舞臺得分較低的瞿穎排在第九名,這是讓我很開心的。
10-24名:差距為30票,票差不算大,通過舞臺,人氣很容易微微升起的。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龔麗娜老師排名相對較低。
對于淘汰結果,我沒有太大異議,后位區基本上都是我覺得一公舞臺演出不太成功的人,除了凱麗之外,只是我覺得她們的發揮不比初舞臺強很多。
一公之后,我有去搜過唐伯虎的歌,確實比一公舞臺強很多,只能說她一公太保守了,如果《佳人》大改歌曲,大量增加戲腔與和聲,應該可以逃離危險區的。
我覺得吳倩,曾可妮,張嘉倪,劉雅瑟這種未必基礎人氣有多高,如果舞臺發揮不好,很可能喜愛度也會迅速下滑的。
3. 選歌很科學
相比于浪3,浪4的選歌顯得誠意滿滿。
一公選歌主打什么?主打一個多語言,有日語的、英語的、俄語的、韓語的、越南語的,就是讓外國姐姐們有充分的學習中文的緩沖期,在一公的舞臺上先選擇自己的母語,在舒服的語言狀態里找到節目的感覺。
我們再來看看二公的選歌。
本次二公只給了一首英文歌《Levitating》,迅速壓縮了外國姐姐的語言舒適圈。
本次二公給了兩首站樁歌曲,二人舞臺《我離開我自己》和四人舞臺《一起吃苦的幸福》,前者從demo就能看出有很多和聲,后者是周華健的歌,十分講究演唱細節,所以節目組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非唱將姐姐們都去積極跳舞。
多人隊的舞蹈總體來說都不是很難,三人隊《迷迭香》和四人隊《面紗》的歌曲稍微難把握一些,《午夜》與《夜生活》相對來說容易上手一點。
《從頭》:看demo就知道這是個很牛逼的舞臺,演好了就沖上云霄,演砸了就立即回家,這是一把雙刃劍,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實現彎道超車,尤其對基礎人氣不足的姐姐來說是絕佳的翻身機會。
所以毫無疑問,謝欣如果找到好搭檔,一定會沖這個舞臺。
總體來說,二公選曲盡量講究平均,人少的歌曲難度大,人多的隊伍不容易跳齊,所以各有各的優缺點。
4. 組隊賽制很科學
結合節目內容與repo劇透,節目組講究的是合縱連橫。
一公勝利的隊伍產生新的隊長,各自帶隊。一公同舞臺的隊長又易于結成同盟,很好的做到了一公與二公之間的連續。
雙方互相盲選的環節,雖然很浪費時間,但是絕對公平。雙向奔赴是最好的選擇,而第二輪的單向奔赴也大概率會被隊長選滿,因為如果等到第三輪,按照排名自愿組隊,那就不是隊長自己可控的了。
我個人覺得Ella選擇吳倩入隊,名義上雖然說的是張嘉倪更喜歡唱跳,但誰都明白被迫組隊生存能力堪憂,就目前初舞臺和一公的表現來說,我覺得吳倩在vocal方面是明顯優于張嘉倪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