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輯|李春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盛極一時。那會兒的香港小生,是可以統一中國乃至亞洲觀眾審美的。
比如白皮古天樂的《神雕俠侶》《圓月彎刀》,湯鎮宗在傅藝偉版《封神榜》飾演的伯邑考,當時有說演技不行的,卻未見有說顏值不夠的。還有溫兆倫在《義不容情》里演的著名反派,把硬糖君老媽迷得簡直要是非不分、敵我不辨。
2000年前后,灣灣電視劇業勃興,也頗貢獻了些長相周正的帥哥。陳冠霖在《新梁山伯與祝英臺》里飾演馬文才,如今的短視頻全是嘲祝英臺沒眼力的,放著陳冠霖這樣的美男不愛,偏要去選何潤東。還有焦恩俊,當年和蕭薔的《小李飛刀》簡直是顏狗盛宴。焦恩俊的花期還特別長,快40歲出演《寶蓮燈》時,仍然是三界上下第一帥哥。
硬糖君小時候把李若彤、古天樂的貼紙粘在文具盒上,而據硬糖君老媽回憶自己年輕時代,則是男學黃日華,女扮翁美玲,簡直是一股文化浪潮。《塵封十三載》里有個港星到內地演出,引發全城轟動的情節應該是可信的。
時移世易,當內地娛樂產業也迅速成長,地大物博的我們何愁沒有更適合內地寶寶體質的帥哥?然而也越是此時,才越發突顯出地域審美差異。許光漢雖然不至于“嘴大吃娃”,終究在帥得有爭議和丑得不明顯的臨界點徘徊;香港雙頂流姜濤和盧瀚霆,也很讓人懷疑師奶們如今的品味;硬糖君也經常好奇,港臺同胞對我們內地頂流不知如何看待,是否也有接收障礙。
究其根本,互聯網向個體賦權,分眾時代的偶像有粉絲買單就可以,大眾的意見則不那么要緊,因此才再難出現“統一觀眾審美的人”。我們內地流量哥哥的樣貌,不也多有我們普通路人不敢恭維的?但極致化的地域審美差異能如此巨大,也是硬糖君始料未及的。如果國內也能按東三省、華北平原、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進行選秀,莫非結果也將大相徑庭。
香港:師奶的溺愛
今年香港頂流易主,姜濤沒能成功減肥多少要負點責任。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姜濤就有發福趨勢。早先態度還好,說要積極身材管理。現在已經破罐破摔,被媒體問到時直言“不敢上秤”。麥當勞此前請Mirror代言推出“姜B餐”,如今倒能證明代言人真有在認真體驗。
早在2017年的《快男》,姜濤就已經在內地選秀節目里逐夢演藝圈。可惜水土不服,是一枚小帥哥,但沒啥核心競爭力。要不說“一方濾鏡養一方人”呢,人家轉年參加《Good Night Show全民造星》就摘得冠軍,讓一幫香港媽媽粉如癡如狂。
看姜濤出道前的采訪,是有一些奶乖呆萌在身上的。之前看到因為老婆愛Mirror導致家庭破裂的小組,硬糖君覺得已經夠離譜了。前些天,又有“為睇Mirror演唱會,74歲婆婆上網學買飛,愿望落空喊足幾日”的新聞。怪不得肥濤肆無忌憚呢,說不定婆婆粉就喜歡大胖孫子!
徹底讓肥濤跌下神壇的,是他在《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2022》上的表演。怎么說呢?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原本具有力量感的動作,變成一個長著富貴包的胖子在舞臺上蛄蛹。姜濤的唱跳,像極了我們平凡人的生活,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
大概是發現肥濤最近愛穿寬衣大袖來遮胖,同隊的盧瀚霆直接把露臍裝焊身上了。他一通勁歌熱舞,人氣逐漸超越肥濤,不僅社交網站粉絲比對方多幾十萬,地方電視臺也開始默認他是隊內人氣top1,古天樂還為盧瀚霆慶生。得綽號“教主”,粉絲自稱“神徒”。
今年的“姜公誕”(肥濤生日)雖然依舊有粉絲包下電車免費讓市民乘坐,但盧瀚霆在沙田馬場出席活動時,直接讓同臺的陳慧琳都大感恐慌——現場歌迷多過“馬迷”,一片粉色(應援衣)海洋攢動。
照實說,硬糖君不喜歡盧瀚霆的“歐美辣妹風”。不僅頻繁吐舌頭,而且太愛摸襠,不定期翻白眼。內地觀眾普遍覺得油,譏之曰:“他比我更需要男人”。粵語區的觀眾也有不買賬的,嘲之云:“我老母都man過距。”(我媽都比他爺們兒)
之前盧瀚霆和呂爵安合拍港版《大叔的愛》時,還是一枚清秀男仔,神似好利來二公子。不知為何愛上濃妝,如今整個人膠感和do 臉感特別重。現在一搜盧瀚霆表情包,就是那攝人心魄的白眼。
面對“膠霆”的反超,肥濤大方表示:“我永遠都是最信你的,你知的,I Love you。”是真心祝福,還是暗自咬碎后槽牙暫且不管。當年比賽時,Viu TV可還帶頭嗑過肥濤和膠霆的CP。
必須肯定港島雙頂流具有一定的唱跳能力,尤其在看過今年《全民造星》海選的歪瓜裂棗后。但面對他們身上的突出特質,肥濤的油膩和偶像包袱+膠霆的KTV少爺感,硬糖君實在欣賞無能。連杜琪峰也深受其害,吐槽香港到處是Mirror廣告:“通街都係,避都避唔到。”
灣灣:下海和再下海
B站有博主統計,《不良執念清除師》湊齊了12個下過海的男演員。不過,恕硬糖君眼拙閱歷淺,只識得曾敬驊和彭千祐下過,查儂的《愛的芬芳》還沒播。
此前兩位男主各有CP,彭千祐和許光漢演過《罪夢者》,曾敬驊和陳昊森演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不良執念清除師》一出,就有好事者呼吁:“給他們四個人安排一部劇!”
《不良》是有女主的,但腐眼看人基的觀眾愣是把這個角色給馬賽克掉了。剛開始還覺得彭千祐被曾敬驊霸凌,后面才發現他是抖M,每天不被欺負一下就覺得少了點什么。嘴上說讓老爸給曾敬驊拿最便宜的早餐,后面自己卻抓走最貴的牛腱肉。睡覺被對方搶被子,自己輕輕拽住被子一角。還出35元巨資訂閱了對方幾乎無人問津的漫畫。這不是高冷學霸和調皮狼狗的故事是啥?
想起《罪夢者》里彭千祐和許光漢的床戲,那才是斯哈斯哈嘞。劇中,許光漢(飾林季子)為了報復繼父的兒子彭千祐(飾林本川),計劃了一場血腥的復仇。而最讓人意難平的是,彭千祐明知會沒命,還是配合了對方。在短視頻,永遠都能看到這樣的討論:林季子到底有沒有愛過林本川?再配上半死不活的《多情種》做BGM,真是凄美又上頭。
因為《罪夢者》,許光漢還發明了一套“抽屜理論”,聲稱會把想忘記又放不下的人擱在抽屜里,時不時拉開來看一下。循著蛛絲馬跡,因為許光漢偷偷刪掉了有彭千祐的劇組演員合照,不少偵探粉大搞RPS,并戲稱許光漢為“抽屜居士”。
難怪大家會糾著不放,相比直男感較強的曾敬驊,許光漢看起來就有更多的“流動”氣質。灣灣的文藝片,歷來癡迷直男身上散發的流動性向。譬如《盛夏光年》里的張孝全,《孽子》里的范植偉,《十七歲的天空》里的楊祐寧,《海吉拉》里的許光漢。
對于灣灣男藝人,在早期或出道時演演彩虹人士,并不影響他們后來再接直男戲。張孝全就堪稱通訊錄專業戶,算上《女朋友,男朋友》好像有三次。如今灣灣有話題的新一代男藝人,幾乎都有點半直不彎的文藝片氣質,只能說不愧是灣灣。
當然,也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吃上這口飯。柯震東和白宇帆主演的《金錢男孩》,就讓人看得如坐針氈。兩個男演員太沒有信念感了,完全感受不到他們在這些肉體游戲里有任何的精神愉悅。
在灣灣,下海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有的人淺嘗輒止,有的人深耕賽道。沒錯,后一種就是在《關于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和男人冥婚的許光漢。算上《想見你》里被奪舍的王詮勝(奪舍前喜歡男生),抽屜居士已經演過4個LGBT相關角色。靠演耽改劇在內地成頂流的路已經被堵死了,但灣灣男藝人想必都還在積極撕日歷。
審美隔離為哪般?
杜牧曾感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現在想,他的擔心可能是多余的。沒準兒曹操抓住大小喬之后欣賞不了,覺得不如“河北甄宓俏”呢!想象若是列國爭霸,港島給人家獻上“肥濤膠霆”和親,那對方到底覺得你是誠心求和呢還是有意羞辱呢?
討論姜濤的帖子里,有網友疑惑覺得王嘉爾更帥,但在香港卻打不過姜濤。其實這是發展路徑導致的,Mirror的市場都瞄在香港,連羅湖區以北都不想波及,自然在香港觀眾的心里存在感更強。專做本地化市場嘛,壓根不做適應全國口味的改良,那就不對味了。
尤其要注意到,我們此前就寫過《港樂的時差》,香港觀眾需要的是本土化的粵語娛樂內容,以前是TVB,現在可能是Viu TV。國語的音樂和劇集,很難在當地取得現象級成功。相比Viu TV全天候夾帶Mirror的內容,內地藝人除非一線,在當地觀眾心里的認知度不夠高。
對于娛樂、生活環境都相對緊湊的港人來說,他們追星需要的是生活化的陪伴,是能夠在日常角落可以接觸并感受到的平民偶像。這就是為什么姜濤既可以代言HPV疫苗,又可以在麥當勞出“姜B餐”。
拿陳慧琳和盧瀚霆出席的沙田馬場活動來說,那是每年香港賽馬運動春季賽期的重頭戲。兩人甭管是前代天后還是新晉教主,都要賣力表演拉動現場氛圍。可這種類似剪彩的明星活動,在內地除了蕭亞軒感興趣,還有多少明星愿意遷就?
而在香港,作為一種職業,明星除了拍戲出專輯,主要打開大眾知名度的業務都是這些中小型活動。Mirror真正的勝利,遠遠不在于征服年輕女性,而是那些手握家庭經濟大權的師奶和婆婆。她們覺得誰親熱,最常在生活里接觸到誰的信息,才會喜歡上誰。
灣灣演員一度靠價廉物美在內地資源頗佳,但現在大家都愿意虧本甩賣,加之存在政治風險,灣灣演員在內地資源已大不如前。上一輩如言承旭、趙又廷們還能吃吃老本,年輕一代的許光漢并沒有抓好2020年的發展契機,一年后《你的婚禮》上映時熱度已退,而且顏值也確實沒什么競爭力。
拿這次討論度較高的彭千祐和曾敬驊來說,由于《不良》是愛奇藝Original的戲,在內地看過的觀眾并不算多。《不良》在豆瓣有6.7萬人打分,與《長月燼明》26.3萬人打分相比觀眾基數不足。灣灣小生在內地的火,大概每次都是一種小眾圈層的“口碑火”,并不能形成哪怕是成毅、王鶴棣那樣的“實火”,更不用比真頂流了。
不同的語境生產不同的明星,不同的濾鏡生產不同的帥哥。兩岸三地的粉絲互相看對方的頂流一線,大概都會暗自思忖:“你們沒事兒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