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一屆的《乘風破浪》都會成為一些女藝人翻紅的絕佳好機會,再加上芒果臺制造話題買熱搜的能力,大家也都見識過。
(資料圖)
今年“平民天后”徐懷鈺表示要參加《浪4》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徐懷鈺會成為第二個王心凌,畢竟當年憑借一首《我是女生》,徐懷鈺火遍了兩岸三地。
結果一不小心被當成了反面教材,在一公的公演舞臺中,徐懷鈺的不和諧表現直接演了個翻車現場,甚至被全網質疑她在劃水,沒有職業素養就差站樁,可以跟翻紅說再見了。
【1】
情懷是什么?也不重要了。
爭議出現后,還有臺灣媒體發聲說這不是徐懷鈺劃水,而是節目組踩著徐懷鈺搞熱度,在職場霸凌徐懷鈺。
在最新的節目中,徐懷鈺已經拿到了最后一個晉級名額。
她本人自然也有點意外,不斷表示是自己拖累了大家,很有愧疚感,然后哭到泣不成聲。
“我以為我可能是最后一名,要趕快離開,我覺得是我拖累了大家,從初舞臺到第一次公演,我其實有一種愧疚感,我覺得對不起所有的姐,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這一哭,又讓徐懷鈺陷入了自我感動式努力的爭議中。
有人說如果真覺得愧疚就退賽,不要再吃老本,動不動就哭,誰不會?
說實話,徐懷鈺這種愧疚的情緒未必是假的。
但如今大家覺得離譜且很不公平的是:徐懷鈺有資源還不好好珍惜,那未免也太不尊重這個舞臺。所以大家也有不買賬的權利。
“我是女生徐懷鈺”這短短七個字確實有給到一種情懷即將撲面而來的感覺。
但在一公舞臺結束后,徐懷鈺的效果顯然很差。差得像舞臺的局外人,差到想對她唱一句:我勸你早點歸去~
反而組內因為有徐懷鈺在,大家都替賈靜雯和其他組員憤憤抱不平。
徐懷鈺在一公舞臺是和賈靜雯、李彩樺、陳意涵、王佳宇一起表演《路燈下的小姑娘》。
這首歌的輕快感,所帶出來的舞臺效果理應不錯,但徐懷鈺的五官像是一直在找歌詞,舞蹈動作還僵硬慢半拍。
導播立馬拉一個大場景。
結果最右的徐懷鈺更像一個ai機器人,仿佛等待著隊友的指令然后去模仿。
先不說整個舞臺徐懷鈺的鏡頭,原本就少得離譜,而出現的鏡頭大多數也就剩下了如今大家所看到的劃水,有種把路燈下的小姑娘,唱成了燭光里的媽媽的既視感。
而在徐懷鈺經紀人的道歉聲明中就說,是因為參加《浪姐4》的過程中,徐懷鈺還要籌備演唱會和商演,所以才會體力不支,舞臺因此不完美。
“奔波的行程果然還是影響體力,畢竟早已不是少女?!?/p>
“我感到更多的心疼,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認真的練習,參加了比賽,卻沒有達到想象中的好成績?!?/p>
排練期間還接商演導致無法集中浪姐的舞臺,呈現了災難。說白了,人不能既要又要,當然如果藝人有十足的能力那就另說了。
節目播出進程還不算多,徐懷鈺是否真的一手好牌打爛了現在下定論還早。
雖然晉級了,但她也注定不會再次能復刻王心凌的翻紅之路。
因為有了解過她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徐懷鈺其實從出道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劃水”了,劃水、回避、退讓是她的本色。
【2】
徐懷鈺年輕的時候被追著喂飯吃、人紅氣旺是真的。但那都是千禧年的事,今時也不同往日。
徐懷鈺能火,少不了翁孝良,當時他在樂壇中已經是教父級別的人物,張雨生、張惠妹等人都是他捧紅的。
1998年,在翁孝良的幫助下徐懷鈺加入了滾石唱片公司。
20歲的徐懷鈺很快就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并憑借著《我是女生》火得稀里糊涂。
這張個人專輯銷量百萬,還拿下了整個臺灣春季的總冠軍,8大全勝第一名,滾石賺到笑不停,徐懷鈺則成為了臺灣民眾心中的平民天后。
年輕的徐懷鈺爆火之后,在公司的包裝之下光環變得很大,而且當時她也愿意去打拼,早上八點鐘起床上電臺,中午甚至都沒有吃飯就去跑電視通告,平?;氐脚_北都已經快一點,練舞也還要練到四、五點。
不僅在唱歌跳舞上下苦工,徐懷鈺還接了電視劇。
例如在古裝神話劇《天地傳說之魚美人》中和郭晉安搭檔,飾演鯉魚精小蓮。
還有和張衛健搭檔,在《齊天大圣孫悟空》中飾演紅孩兒。
當年周星馳還再三邀請過徐懷鈺出演《喜劇之王》,也就是張柏芝的那個角色,但都被徐懷鈺拒絕了。
徐懷鈺年輕時懵懂,什么都被推著走,其實她也不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選擇什么。
讓她過得很疲憊很迷失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
徐懷鈺小時候很悲慘,她從小就不能吃肉,吃飯的時候還要經常在地下室自己一個人吃,而長大之后,家里的重擔都落在了她身上,她要養家里媽媽和弟弟妹妹。
“一個人要扛起整個家庭,就再苦也要捱下去?!?/p>
風光不過兩三年,2005年之后,徐懷鈺的演藝生涯似乎戛然而止,2010年更是被媒體報道走投無路。
因為家庭,她也被稱為是“窮怕了的天后”。
徐懷鈺開始走下坡路除了因為花邊負面新聞,還是因為在圈內經常被吐槽突然消失玩失蹤和耍大牌。
當年有資本火,脾氣大點也正常。
但多次的回避和不負責,導致公司和其他人都要替她來收拾爛攤子,氣得經紀公司要徐懷鈺道歉,否則就全面封殺。
前臺灣滾石唱片的宣傳部經理也曾經說過,因為某次活動中有一條裙子,徐懷鈺不喜歡所以要求換掉,如果不換掉就不登臺。
當年徐懷鈺還和吳佩慈、陳綺貞、李心潔曾經以組合的形式出道過,就叫“少女標本”。
吳佩慈說當時一開始認識徐懷鈺,徐懷鈺就一直在擺臭臉,每次碰到都不講話,也幾乎沒有加入過大家的聊天。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徐懷鈺年輕時在娛樂圈就已經是一種回避型的存在。
出了事,不管三七二十一,逃了再說。
但給徐懷鈺最大打擊的,應該是2001年她被祖父控訴棄養老人從而牽扯出的一系列風波,包括事后她回到臺北成為了媒體口中的“落魄律師助理”。
【3】
徐懷鈺此次參加《浪姐4》會呈現的災難現場,其實也不意外。
只是大家都稍微有點期待,多年后的徐懷鈺重回滾石會不會有那么一絲改變,結果確實也改變不大。
出道即巔峰的歌手路,或許徐懷鈺自己也走得很累,年輕時有嗓音條件可以任性,但現在45歲的徐懷鈺顯然沒有了任性的條件。
金魚腦也好,十四秒記憶也罷,大家看《乘風破浪》說白了也只是在看情懷之余,還能看到一種新的拼搏態度。
機會就這么一次,在那個舞臺上,沒有人敢松懈。
而徐懷鈺的忘詞、唱功退步、舞姿不熟練、態度松散隨便一點都可以讓她處在風口浪尖之中,并且被放大爭議。
如果說退讓是徐懷鈺的人生保護色,那乘風破浪這個舞臺確實不適合她。
沒有人要求誰每天一定都要保持上進拼搏奮斗的人生態度,正如在職場中,每個打工人也想要劃水擺爛躺平。
不過劃水的前提是,不要影響到其他人,也不要讓自己的劃水成為別人的負擔。
不確定這次爭議會改變徐懷鈺多少。
但肯定的是,短暫的爭議確實改變不了徐懷鈺長期所養成的擰巴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