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法和不愛工地風boyaka縣城土狗的人交流了。
這種類型的男星實在太特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陽光開朗大男孩型的偶像相比,他們不具傳統意義上的帥氣五官。
單眼皮、高鼻梁、外擴顴骨,長相攻擊性十足。
甚至帶點臟兮兮的野性。
兩個讓蔣奇明打開知名度的角色,滿臉都寫著頹喪和混不吝。
《宇宙探索編輯部》里的那日蘇。
在酒精里暢游,在列車里夢得四仰八叉。
把醉酒后發燙的臉頰貼緊冰冷的車壁,汲取一絲涼意,卻換不來片刻清醒。
《漫長的季節》里的傅衛軍。
洗得發白的運動服罩在身上,松松垮垮,晃晃蕩蕩。
混跡街頭,卻沒拉幫結派。
只憑一股與年齡不符的狠厲圈定地盤,再刨個小窩,像只孤獨求生的野狗。
他們身上唯一明朗利落的線條是下頜線,鋒利得仿佛要給人的心臟開道口子。
與要么深沉至死、要么小作文達人的文藝男相比,他們顯得沒追求、沒深度。
人生主旨是老子爛命一條,愛活不活,該死就死。
不是城鄉結合部的無業游民,就是城市底層的體力勞動者。
沙包和鋼管,汗水加酒瓶,就是最適合章宇的時尚單品。
《我不是藥神》里的黃毛。
在思慧受到侮辱時,先程勇一步,默默捏緊了桌上的酒瓶,隨時準備開干。
《風平浪靜》里是宋浩。
意外卷入殺人案,一輩子在躲在逃,最后在沉默中爆發,也在沉默中干脆地一死了之,完成一次精神弒父。
從形象到氣質,“工地男”們都透著與傳統審美背道而馳的叛逆與對抗。
或者換句話說,不媚俗。
人物魅力的加成,不需要金錢。
窮與糙,反而讓他們平添幾分性張力。
來自肉體。
身上的肌肉不需靠蛋白粉催熟,而是體力活磨出來的結實精壯。
來自氣質。
城鄉結合部的粗糲質感,不加掩飾的性欲在他們身上時而游離時而噴張。
傅衛軍眼神會拉絲。
初見殷紅,對她的上下打量充滿男凝的侵略性;再見動心后,卻總是回避,只敢在鏡子里與她對視。
《驢得水》里阿如那飾演的銅匠,演出情欲的張力,從懵懂無知到難以自控。
上一秒,還在因為生理反應直接蹲下,假裝崴傷了腳。
下一秒,就被張一曼的調教激得掌握主動權。
在他們身上,我們總能窺見了一種少有的,與現代都市叢林規則格格不入的野性與生命力。
比如周游,在《野馬分鬃》里他飾演的角色叫阿坤,影視學院的學生。
大學畢業,花兩萬買了輛破吉普,要問女友借錢修車,還沒考上駕駛證就打算自駕去內蒙。
渾身上下寫滿的不靠譜,是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對既定秩序的最后一次宣戰。
又比如吳曉亮,《掃黑風暴》里的孫興讓他走進大眾視野。
才出溫柔鄉,就能上拳擊場,最擅長的是用玩樂的方式上刑。
你以為狠到極致的他是話事人?
其實也不過是一顆注定走向悲劇的棋子。
不管是民工還是學生,不管是黑社會還是小混混,不管有錢沒錢……
他們總是被大環境排擠拋棄,孤身游離在社會的邊緣。
自我放逐式的消極反抗,讓他們周身始終縈繞著一種朦朧的破碎感。
以至于讓眾多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平白產生幾分同情,甚至有了“救風塵”的沖動。
雖然這個博主是男的/雖然用詞很夸張
而真正讓這份同情升級成喜愛的,使他們落地、與我們指間通電的佐料,往往很簡單——
一點純情。
傅衛軍向殷紅表達愛意的方式,是送她一個又一個好看的發卡。
如何追求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孩,傅衛軍不懂嗎?
送發卡,可能真的單純覺得“你扎起來好看”。
殷紅可能從未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嘴上拒絕,但之后每次出場都戴著,像是在信守一份承諾。
而港商包裝精致卻批發贈送的香水,卻是在變相提醒殷紅她的身份,踐踏她的尊嚴。
在這鮮明對比之間,貴與賤再也無法用金錢衡量。
《風平浪靜》里,宋浩的克制同樣動人。
卷入殺人案之后,活在陰影里的宋浩沒想過與人建立親密關系。
潘曉霜(宋佳?飾)一而再再而三地強勢闖入他的生活,他一次次面無表情地推開。
騙過了觀眾,也騙過了自己。
直到潘曉霜坐上他的腿,生理反應才泄露了他的口是心非。
在婚戀觀愈發成熟理性的當下,他們依舊有魅力讓人心甘情愿嘗一嘗野菜的苦。
工地風男星就是這樣一種打破標準、另辟蹊徑的存在。
從章宇,到阿如那、周游、周曉亮,再到今天的蔣奇明。
他們硬生生憑著不算多的戲份和搶眼的表現,走出了一條不同于霸道總裁、古偶男神的路。
更為真實,更為鮮活,每一個鏡頭都有待探究待細品的魅力。
角色選擇了他們,他們也接住了這份考驗。
形象貼合是他們的天然優勢,陌生的面孔也自然會帶來驚喜。
但這不代表他們演繹起角色來毫無難度。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
章宇飾演不到20歲的黃毛時,已經36歲了。
被李庚希稱作弟弟的蔣奇明也正值而立之年。
他們與角色的適配度,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高。
因此,為了真正與角色融合,兩人所做的功課細致入微。
章宇主動向導演提出刪臺詞,他認為這個角色“很輕、很脆、很干凈,不需要說太多?!?/p>
所以成片里黃毛一共說了11句話,共160個字。
在呂受益死亡的那一場戲里,他提前兩個小時來到片場,坐在階梯上默默剝著手里的橘子。
章宇覺得,如果是黃毛的話,一定會在那里等著。
同樣“沉默寡言”,用動作和眼神說話的也有蔣奇明。
他設計的細節在于助聽器。
纏滿膠帶,打架之前小心摘下,打架之后仔細帶上,可見主人的分外珍惜。
明明人生已經爛到泥里,可只要抓住一根樹枝,一塊碎石,也會瘋狂向陽攀爬的生命力。
助聽器就是傅衛軍這份天真蓬勃生命力的外化。
在他們身上,根本沒人會在意什么娛樂圈顏值降級、強行裝嫩。
畢竟,最不該降級的——演技,他們全都有。
阿如那,真的是和帥不搭邊的一名演員。
長得就像十八線小縣城網吧最角落里被導演揪出來客串的路人甲。
單看臉,想象不到他有一點火起來的可能性。
可頂著一張不討喜的臉,他偏偏就在演藝圈站穩了腳跟。
《狂飆》里的李宏偉,堪稱全劇最恐怖的男人。
一頭褪色的黃毛,岔著腿,手插兜往那一站,就讓人恨不得離他十米遠。
轉眼在《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里,他又成了不被需要的陪練。
鬧過之后選擇認命,退役回家開大排檔。
泯然眾人許久之后,卻在看到隊友奪冠那刻才算釋懷,情緒失控喊著“老婆,老婆,我也贏了”,貢獻了全片最大淚點。
此時的他,看得人心頭犯酸,只剩同情與敬佩。
與其說他們風格小眾、氣質獨特,不如說好演技帶來了可塑性。
工地風男星的崛起,印證著內娛的審美還沒完。
更恰恰印證著,演藝圈硬通貨還得是實力與誠意。
只是,在被聚光燈關照之前,要捱過漫長的時光,熬得住等待與成長。
章宇在拍攝《我不是藥神》之前,長期在不被收錄的獨立電影、不被關注的文藝片里打轉,被好友戲稱“禁片小王子”。
蔣奇明三年前也在微博公開求職,推銷自己的話術是“活好不粘人”。
脫穎而出的他們顯然已是幸運兒。
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遺珠在不知名的角落磨煉著演技與心性。
他們在等待一個機會,我們也在等待他們的到來。
期待那是不久的將來。
評論里和院長聊聊,你愛上了哪枚非典型帥哥演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