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第28屆上海電視節竟然這么熱鬧,頒獎都結束了,風波卻未平。
說起來,本屆“白玉蘭”獎雖然競爭激烈,但總體而言公平公正,可沒想到還是引發了許多爭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本以為隨著頒獎典禮結束,爭議也會戛然而止,卻未曾料到爭議竟然引發了一系列的后續。
爭議一:張譯“過而不入”,讓不和傳聞甚囂塵上
“白玉蘭”頒獎晚會還未開始,很多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張譯、張頌文同框。畢竟,這一次《狂飆》劇組可是為張譯報名參與了“最佳男主角”的角逐,而且入圍了。
而張頌文那邊,雖然沒有被提名,但行程早就已經安排好,依照他的性格,絕對不會爽約。
也就是說,大家認為張譯和張頌文同框的概率在百分之百。
可出人意料的是,入圍的張譯沒來,未被提名的張頌文卻現身了。網傳張譯已經到了上海,然后又坐車走了。
他的“過而不入”讓不和的傳聞再次甚囂塵上。
話說,《狂飆》播放期間,張譯從未配合劇方做過任何宣傳,與劇組的演員也無任何互動。當時,就有傳聞稱,張譯與劇組發生了不愉快,而且不愉快還和張頌文有關。
雖然傳聞說得有鼻子有眼,但畢竟是傳聞,很多人不以為然。可蹊蹺的是,之后眾多晚會活動,張譯和張頌文都未同框,大有“王不見王”的架勢。久而久之,不免讓人生疑。
直到《狂飆》劇組為張譯報名角逐“最佳男主角”,質疑聲才消失,卻沒料到最后還是這樣的結果。
于是,很多人斷言,張譯和《狂飆》劇組不和、和張頌文不和,可能并非傳聞。
爭議二:丁勇岱獲獎后,觀眾為辛柏青鳴不平
《人世間》絕對是本屆“白玉蘭”獎最大贏家,不僅榮獲“中國最佳電視劇”,導演李路,編劇王海鸰、王大鷗,演員雷佳音、演員丁勇岱還憑借《人世間》分別榮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對于其他獎項,觀眾并無異議,但丁勇岱獲獎后,大家卻禁不住為辛柏青鳴不平。
不否認,丁勇岱演技好,可辛柏青的演技也是獨具匠心。
《人世間》中,辛柏青詮釋了周秉義三個不同的時期:青年、中年、老年。
對于年近半百的辛柏青而言,青年時期的周秉義最難演繹,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有裝嫩之嫌,可他抓住了人物的精髓,沒有刻意去扮嫩,而是著重突出周秉義的成熟和穩重。
這種演繹方式不僅一開始就將角色人設立住,也為后期劇情走向做好了鋪墊。而到了周秉義的中年和老年時期,辛柏青開始逐漸放開。
正是他的精彩演繹,讓觀眾改變了對周秉義的看法。原本在觀眾心目中,周秉義是個自私、薄涼、沽名釣譽之輩。可到后期,周秉義口碑徹底扭轉,不僅被贊有大愛,還升華了整部劇的劇情。
這樣一個優秀的演員,連提名都沒提名,實在令人不解。
再加上,辛柏青一直在電視劇領域辛勤耕耘,可獎項基本都與他無緣,很多人認為這是電視劇行業的悲哀,忍不住吐槽、抱怨。
爭議三:吳越獲獎后,《縣委大院》被惡意評分
就事論事,吳越絕對是一位演技精湛的優秀演員,她配得上所有的獎項,可憑借《縣委大院》摘冠“白玉蘭”視后,還是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原因不在吳越本人,而是《縣委大院》這部劇,以及艾鮮枝這個角色。
《縣委大院》這部劇,前期劇情并無任何問題,可后期劇情卻并不給力,不僅很多人物、劇情沒有交代清楚,還匆匆收官,給人的感覺就是虎頭蛇尾。
再說艾鮮枝這個角色,吳越詮釋得非常成功、非常到位,但艾鮮枝的戲份不僅少得可憐,角色人設也并不出彩,這種情況下,還能摘得視后桂冠,肯定難以服眾。
“白玉蘭”頒獎典禮結束后,網絡上的質疑聲此起彼伏。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有網友發現,《縣委大院》竟然遭受了惡意評分。
就評分留言看,很多人不僅對吳越獲得視后不滿,對于這部劇獲得“中國最佳電視劇”,以及王小槍獲得最佳編劇,也頗有微詞。
甚至,還有人吐槽這就是一部任務劇,之所以贏靠的就是一個“正”字。
要說吳越也是真慘,明明超具實力,卻因為一個獎項成熱議焦點,還差點連累作品,真不知道獲得這個視后是喜還是悲。
爭議四:張頌文未提名,《狂飆》被吐槽拎不清
《狂飆》劇組為何不為張頌文報名角逐“白玉蘭”,一直是網絡熱議話題。
之前,很多人猜測,是因為高啟強這個角色不夠正面,,不符合“白玉蘭”主辦方的要求,所以《狂飆》劇組才選擇為張譯報名,舍棄了張頌文。
可后來,看到《叛逆者》為王陽報名角逐“最佳男配角”,《開端》為劉丹報名角逐“最佳女配角”,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白玉蘭”這邊不允許,而是《狂飆》劇組不想為張頌文報名。
本來,為誰報名是劇方的事,外人不便參與,也無權干涉,可偏偏“最佳女配角”的獲得者是劉丹,這瞬間就將觀眾不滿的情緒點燃。
因為在《開端》中,劉丹飾演的陶映紅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反派人物。她為了給女兒報仇,想拉著一車人同歸于盡,她的惡相對高啟強有過之而無不及。
飾演這樣一個角色,都能憑借演技獲獎,若是《狂飆》真為張頌文報了名,“白玉蘭”獎項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會改寫。
帶著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對《狂飆》劇組展開了瘋狂吐槽。嘲諷劇組拎不清,守著張頌文這么優秀的演員,非要為張譯報名,結果人家還不領情。
爭議五:《縣委大院》收獲頗豐,《狂飆》成意難平
要說觀眾對《狂飆》絕對是“愛恨交加”,一邊吐槽其拎不清,一邊又心心念念期盼著這部劇能夠有點收獲。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狂飆》在本屆“白玉蘭”評獎中,顆粒無收。
除了張頌文本人被邀請當頒獎嘉賓,《狂飆》劇組連紅毯都沒有,而且當天的晚會貌似除了張頌文,劇組也沒有其他人員參加。
心目中的“劇王”竟然獲此等待遇,說心中沒有不滿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看到《縣委大院》收獲頗豐,這種不滿瘋狂加劇。
剛才已經說過,《縣委大院》的劇情并未達到觀眾預期。在很多人看來,這部劇之所以獲得多個獎項,無非是占了主旋律的便宜,沾了“正劇”的光。
一部是主辦方傾斜的作品,一部是觀眾認可的作品,這種情況下,《狂飆》成了本屆“白玉蘭”獎最大的意難平。
很多人認為,《人世間》包攬多個獎項,實至名歸,而《縣委大院》則名不副實,因為這部劇無論劇情還是演員演技,又或者火爆的程度,都不及《狂飆》。
發現沒,關于本屆“白玉蘭”獎的5個爭議,都是圍繞《人世間》《縣委大院》和《狂飆》的。如今獎項結果已成定局,但爭議仍在繼續,而且還不知道要持續到什么時候。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爭議是好事,客觀理智的發言應該被傾聽,但還是希望各方都保持理智,像惡意給作品打低分這樣的行為真的不可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