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號晚9點50分,馬伊琍在微博率先恭喜雷佳音和吳越獲得今年、也就是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女主角。
這個時間點卡得之精妙,比上海電視節的官微還快了1小時零1分鐘。如果不是為了商業互吹,只能說馬伊琍、雷佳音和吳越,感情是真好!
人人都知道,娛樂圈是最拼資源、拼人脈、拼抱團的行業。只要混進了某個圈子,有名制片、名大導、名前輩帶著,就算夠不到日入208萬的頂層,也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富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記得當年王傳君的采訪自述嗎?——我最窮的時候,銀行卡里只剩100萬。
誕生于1986年的上海電視節用上海市市花白玉蘭命名其獎項,宣稱是中國第一個國際性電視節。隨著國內電視劇業的高速發展,國產電視劇參選上海電視節的比重越來越大。坊間傳聞,白玉蘭已經被滬圈大佬把持,成為滬圈藝人的私家堂會。
真的是這樣嗎?師姐不信邪地研究了最近10年的白玉蘭。
從獲獎名單上看,獲得“最佳電視劇”的劇目基本都是當年的大熱,而且大多是厚重的正劇和嚴肅的歷史劇。可以說,在最重磅的獎項上,白玉蘭屁股很正眼光很準,幾乎沒有偏袒。
28屆是《人世間》和《縣委大院》的雙黃蛋,27屆是《山海情》,26屆《破冰行動》,25屆《大江大河》,24屆《白鹿原》,23屆《好家伙》,21屆《北平無戰事》,20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19屆《趙氏孤兒案》。
只有一個例外——2016年第22屆白玉蘭最佳電視劇給了歷史戲說劇《羋月傳》。
那一年其他9部提名劇分別是:《虎媽貓爸》、《花千骨》、《劇場》、《瑯琊榜》、《青島往事》、《少帥》、《偽裝者》、《溫州兩家人》和《于無聲處》。除了《花千骨》、《瑯琊榜》和《偽裝者》,其他作品在熱度和聲量上,都明顯小于《羋月傳》。
《瑯琊榜》是滬籍頂流胡歌領銜,質量口碑上佳,但它在頭一年12月已經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時隔半年白玉蘭再錦上添花實在沒有必要。而《花千骨》和《偽裝者》都是在湖南衛視完成首播,這……當然很微妙,但也能夠理解。
再看看最佳男女主角的獲獎名單。
28屆是《人世間》的雷佳音和《縣委大院》的吳越,
27屆是《覺醒年代》的于和偉和《三十而已》的童謠,
26屆是《老酒館》的陳寶國和《少年派》的閆妮,
25屆是《都挺好》的倪大紅和《正陽門下小女人》的蔣雯麗,
24屆是《情滿四合院》的何冰和《我的前半生》的馬伊琍,
23屆是《雞毛飛上天》的張譯和殷桃,
22屆是《瑯琊榜》的胡歌和《羋月傳》的孫儷,
21屆是《老農民》的陳寶國和《紅高粱》的周迅,
20屆是《大丈夫》的王志文和《辣媽正傳》的孫儷,
19屆是《浮沉》的張嘉譯和《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的宋丹丹。
由此可見,白玉蘭的最佳男主角偏愛德藝雙馨的中生,偶爾也會頒給陳寶國、倪大紅等位列仙班的老戲骨;女主角則青睞正經科班出身的大青衣。所以今年吳越得獎是情理之中,而某些正在轉型中的流量花起碼還得再熬五年、八年才有可能把白玉蘭擁在懷中。
10年白玉蘭,20個視帝視后,其中7人次是上海籍,占比35%。其中,雷佳音雖然是遼寧人,但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組織關系也一直掛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早就是資源人脈都在滬圈的新上海人。
從這個角度看,說白玉蘭偏愛生在滬上、長在滬上的演員,也不算委屈它。
都說內娛最大的兩個圈,京圈和滬圈,后者的組成包括土生土長的上海原住民藝人,比如王志文、徐崢、陸毅、胡歌、王傳君、陳龍、鄭愷,吳越、孫儷、馬伊琍、唐嫣等;也有畢業于上戲的新上海人,比如雷佳音、郭京飛、袁弘、陳赫、林更新等;還有六六、王麗萍等名編劇和新麗傳媒、尚世影業等知名制作公司。
對于演員來說,沒有一部好劇是白演的,也沒有一部爛劇會被放過。只有多多積累口碑戲,對自己的發展助力才會更大。
至于得獎,那是盡人事聽天命的一件事。畢竟誰得獎、誰還差口氣,評委和背后的大佬們都不會只從一個維度考慮。
沒得獎只能怨自己運氣不好,而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