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變成“世界級”鋼琴大師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郎朗給出了答案,天賦加努力,數十年的堅持,郎朗才能站在頂尖。
最近,郎朗剛過完41歲的生日,人到中年,他有美滿的家庭、稱心的事業。
他活成了所有人理想中的樣子,隨著年紀的增長,郎朗卻逐漸背離了大家的想象。
曾經的他受人敬仰,現在他卻頻頻引人討厭,這不禁令人疑惑?
郎朗這些年究竟做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一
郎朗口碑崩塌是從2018年開始的,那一年開始,他頻繁上綜藝、接廣告。
他首次參加綜藝節目《今夜現場秀》,同年,他還參加了美食情感節目《熟悉的味道第三季》。
在那之前,他的舞臺是春晚、是格萊美頒獎典禮、又或者是巴黎凡爾賽宮,還受邀出席國宴。
2018年就是個分水嶺,2018以后,郎朗減少了專業性的演出。
取而代之的是娛樂性的綜藝及廣告代言,合作的伙伴也從世界名家變成了娛樂明星。
2019年,他帶著妻子吉娜參加《幸福三重奏》,兩人甜蜜幸福的狀態圈粉無數。
郎朗跟吉娜的人氣直線攀升,于是2020年,郎朗參加的綜藝數量顯著增加。
第二年,郎朗跟吉娜再次受邀參加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
在兩人還未相識時,郎朗就是吉娜的偶像了,“迷妹”嫁給了自己的“偶像”,這樣的戲碼簡直就是小說照進現實。
世界級的鋼琴家和美麗善解人意的妻子,兩人再次憑借恩愛婚姻大賺好感。
俗話說物極必反,口碑崩塌來的突然又迅速。
事情發生在吉娜懷孕后,孕期的吉娜根本不顯孕態,除了隆起的孕肚,她的身上沒有一絲多余的贅肉,甚至連腰圍都沒有變化,56的腰比郎朗的頭圍還小。
有這樣如花似玉的妻子,郎朗怎么不開心,他忍不住在媒體面前展示妻子的美。
但吉娜的美掩蓋了普通人孕期的艱辛,美麗的背后是豐厚的財力在支撐。
想要在孕期保持營養的同時還維持美麗,時間、金錢缺一不可。
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科學配比,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
很多人孕期還要面臨各種家庭瑣事、工作問題。
而看見無知的人,在看到吉娜的完美狀態時,只會簡單的反問:“怎么人家就可以,你就不行?”
他們關注吉娜的美,卻忽視了美麗的代價。
郎朗跟吉娜掀起了一陣“孕期焦慮”,普通人也開始“身材焦慮”。
這樣的風向標對讓官媒對他們點名批評,兩人掉粉嚴重。
但新聞也是有時效的,“孕期焦慮”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吉娜也勝利生產,他們迎來了三口之家,這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業務”。
基于郎朗的身份,粉絲、觀眾對他總有一種莫名的信賴感。
很多嬰兒用品找到兩人代言,一個小小的電梯里,同時出現了兩張海報。
一個是郎朗,另一個是吉娜,夫妻代言競品,涉嫌“陰陽廣告”。
眾所周知,明星代言了一款產品,就要自動跟競品劃清界限。
明星代言不是簡單的為產品站臺,對產品還要把關,對消費者負責。
能出現“陰陽廣告”背后原因令人深思,夫妻倆對產品究竟了解多少?
吃奶粉的可是剛出生的小嬰兒,難道他們只顧“撈金”不顧產品跟消費者嗎?
此事一出,就連官媒也下場點評:夫婦分別代言不同品牌奶粉,明星代言到底有沒有底線?
接代言、上綜藝、郎朗越來越“商業化”,他不再像個藝術家。
據統計,郎朗兩年參加了不少于20檔綜藝,因為這些綜藝,取消了80場音樂會。
但這并非他口碑崩塌的主要原因,“撈金無底線”才是真正原因。
吉娜在網上開賬號,但賬號更新的內容全是廣告,他們的業務甚至涉及“直播帶貨”。
二
“鋼琴”這個話題,自郎朗出生就一直伴隨著他。
他在鋼琴上也確實有天賦,只是偶然看到《貓和老鼠》,他就彈出了動畫片里的配樂《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在那之前他根本沒有學過樂器,更不懂什么樂理知識,完全是無師自通。
有人說郎朗的天賦是因為遺傳,可惜的是,他的父母并沒有從事什么跟音樂相關的工作。
唯一能扯得上關系的是,郎朗父親非常熱愛音樂。
郎朗無意的表演讓父親震驚不已,兒子竟然有這樣的天賦!
他找來了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專門培養郎朗。
4歲的郎朗連話都說不清楚,當被問到為什么學鋼琴時。
他卻可以清晰表達出:“我喜歡鋼琴,以后我要成為鋼琴家,不管未來多苦,我都不怕。”
4歲還在玩泥巴的年紀,郎朗就有了這樣的覺悟。
僅僅一年的時間,郎朗就進步神速。
5歲拿下了東三省的少兒鋼琴比賽冠軍,名聲大噪主辦了自己的專屬演奏會。
7歲時,他在整個沈陽鋼琴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郎朗成長得非常快,很快,家鄉這個小地方就承載不下他的鋼琴夢了。
他不得不走上北漂之路,去更大的地方深造。
郎朗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父親是公務員,全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孩子。
為了讓郎朗更好的學習鋼琴,父親毅然決然辭職,走上了陪讀之路。
鋼琴學習費用昂貴,北漂的成本也不低,他們所有的經濟來源就是母親那點微薄的工資。
但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一個父親培養孩子的決心。
孤身闖北京,他們住在陰暗狹窄的地下室生活,
潮濕陰暗的環境,食不果腹的生活都不能壓垮父子倆。
他們發愁的是找不到合適的老師,郎朗父親每天都在各大高校蹲點,終于他找到了一位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
郎朗每日苦練琴藝,得到的卻全是批評:“你毫無天賦可言,我教不了你。”
這樣的一番話對背井離鄉的父子倆可謂晴天霹靂。
老師的打擊讓郎朗頭一次有了放棄的念頭。
父親孤注一擲只為郎朗可以出人頭地,郎朗的放棄破滅了父親的所有希望。
他告訴兒子:“不想練琴我們父子倆就一起去死。”
面對暴怒的父親,郎朗也怒了:“我為什么要去死,我又沒有做錯。”
郎朗終于離開了那個惡言相向的老師,他換了一個新老師。
重新開始學習之路,在他的努力下,他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自那以后,郎朗就仿佛開掛一般。
他拿下了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第一名,還跟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
15歲進入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學院之一,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
這個學校面向全球招生,每年只招百來個孩子,郎朗就是其中之一,他還是院長的學生。
16歲,郎朗跟IMG簽約,并跟好萊塢深入合作。
17歲,郎朗替補音樂會,恰好鋼琴家生病,郎朗在那場演唱會上大放異彩,享譽全球。
他被邀請到白宮演出,成為第一個在白宮演奏的中國鋼琴家。
三
功成名就后,郎朗終于有時間談個戀愛了。
他的第一任女朋友“鞏新亮”,一個18線的小演員。
兩人長年異地,2012年兩人在酒店約會被拍。
但郎朗否認了戀情:“我們是認識,但只見過兩面而已。”
郎朗父親更是發表無情言論:“我家是書香門第,未來的兒媳婦起碼是研究生,達不到的不想考慮。”
鞏新亮學歷只有中專,在娛樂圈里風評也不太好。
郎朗父親看不上鞏新亮實在是太正常不過,因為在他眼里,就算是劉亦菲也差點意思。
他曾開玩笑的調侃找媳婦的標準:“找有權有勢的吧,有下臺的時候,找有錢的,郎朗的錢夠花,吃穿不愁,而且我們是藝術家,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找皇家的還不錯,我們和查爾斯王子的關系特別好。”
某段時間,劉亦菲“倒追”郎朗的新聞鋪天蓋地。
被問道“倒追”郎朗時,劉亦菲并沒有強調兩人的身份。
她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也不知道郎朗是誰,不管是彈鋼琴還是彈棉花,對我來說都沒什么影響。”
究竟怎么樣的女孩子可以完美符合郎朗家的要求?
命運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郎朗作為“鋼琴神童”早就名傳千里。
吉娜從小就將郎朗作為自己的偶像,她同樣4歲開始學鋼琴,8歲舉辦自己的演奏會,10歲就在慕尼黑鋼琴賽中獲獎。
之后,她考上了跟郎朗同一所學校,成為了他的師妹。
吉娜出生于高知家庭,韓德混血,家世、學歷、樣貌樣樣都好。
最重要的是,她同樣是個鋼琴家,這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2016年,郎朗跟吉娜相遇,吉娜對偶像有天生的濾鏡。
郎朗也被年輕貌美又多才多藝的師妹所吸引。
他們相戀、結婚,吉娜精通多國語言,為了跟郎朗跟他加入更好的溝通,她特意學了中文。
郎朗終于在40歲之前結婚了,他們在國外舉辦婚禮。
婚禮上“四指合奏”,彈奏專屬于他們的情話。
婚后的生活更是幸福,吉娜對郎朗的照顧可謂方方面面。
她不僅跟郎朗家人相處融洽,學的中文帶著一股“東北大碴子”味。
作為世界級的鋼琴家,郎朗的手無比金貴,他給自己的買了巨額保險,吉娜也將安全傳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讓郎朗接觸尖銳物品,不讓郎朗做家務,就連行李重物也舍不得讓他提。
四
郎朗這一路走的并不容易,人生的每一步他都不敢走錯。
即使結婚生子也要按照父親的要求,幸運的是,跟他兩情相悅的吉娜符合了父親的要求,他甚至沒有“叛逆期”。
很多人不理解,郎朗一生這么完美,為什么人到中年,要如此敗壞自己的口碑?
在刻板印象里,藝術家就該淡泊名利,一旦跟商業化就會變得“十惡不赦”,但沒有人規定鋼琴家就得談一輩子鋼琴。
鋼琴成就了郎朗,但鋼琴同樣也是枷鎖,禁錮了郎朗的一生。
在別的孩子感受大自然,無憂無慮的玩耍的時候,郎朗在彈鋼琴。
從童年到青年,這個鋼琴他彈了一輩子都沒有停下。
以前他沒有出人頭地沒得選,必須彈出一番成績。
但現在他有的選了,中年的郎朗可以選擇自己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明星日賺208萬我們習以為常,世界級的鋼琴家代言廣告我們評“口碑崩塌”。
即使郎朗“完全商業化”也不算口碑崩塌,這都是他的選擇。
畢竟廣告商的錢,你不賺有別人賺,藝術家也是要吃飯的。
與其讓沒什么水平的流量明星賺,還不如讓世界級的鋼琴家賺,真才實學遠比“花繡球”更令人服氣。
不管是拍廣告、還是上綜藝、又或者是因為節目導致音樂會取消。
這些都不該成為批判的點,如今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
就像是找工作的時候選擇一份心儀的工作。
郎朗彈鋼琴確實厲害,但他要是不想彈鋼琴了,想去拍戲也好、下地里種田也好,那都是每個人的選擇。
如果郎朗選擇其他行業,這個社會上少了一位鋼琴家。
但人活一生重在體驗,少了郎朗這個鋼琴家,這個社會上還會有很多位鋼琴家。
40多歲再不享受生活,老了以后只能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
人總是希望對他人的人生指指點點,但其實自己都過不好這一生。
正如大家點評郎朗,但很多人除了知道他彈鋼琴外,便一無所知。
就拿李云迪“嫖娼”舉例,很多人連人都“傻傻分不清”。
“炮轟”李云迪結果找錯對象,郎朗因此無辜被牽連。
當然,如果郎朗代言的產品有問題,那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有權發言的。
這個時候,不管是郎朗還是其他明星,都要為此負責。
代言了產品并從中獲利,就該為消費者,為產品負責。
如果代言產品出問題,那么無論是郎朗還是其他人,都不能因為任何“名號頭銜”而逃避責任。
其實不管口碑是否崩塌,郎朗都是那個郎朗,他參加商業活動,減少音樂活動,可他并沒有放棄音樂。
有人說藝人應該愛惜羽毛,不應該過度消耗自己。
得到的同時也在失去,這些都看個人選擇。
人首先應該成為自己,而后才是其他,就郎朗的成長經歷而言。
在父親如此“狼性”的教育下,郎朗還能健康的成長,實在是難得。
很多人覺得郎朗學鋼琴是被父親逼迫的:“不學就去死!”
除了父親的“逼迫”外,郎朗對鋼琴還有無限的熱愛。
正是這種熱愛,支撐郎朗走過漫長的學習之旅,熬過枯燥且高強度的學習。
郎朗參加牛津大學演講時,有人問他:“天賦跟努力的關系是什么,你的成就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的?”
郎朗回答:“有些能力確實是天生的,但天賦不意味著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每次談到鋼琴,郎朗總是眉飛色舞,他對鋼琴有著無限的熱愛。
對藝術有著追求,彈到動情時刻他沉醉其中。
郎朗的成就和努力,不會因為幾個廣告就被否定,我們永遠尊敬努力發光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