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陸續登陸上影節、北影節,展映期間一票難求的爆款喜劇《Mondays/如果不讓上司注意到這個時間循環就無法結束》,終于和我們見面了。
看這個嘰嘰歪歪的片名就知道,又是一部島國電影。
設定也一目了然,講的是時間循環。
(相關資料圖)
雖然這個主題已經有點爛大街,但很多看過的觀眾都被片中呈現的“社畜噩夢”給震撼到了,大呼“這就是適合東亞人體質的時間循環嗎?”
實際上,影片的劇情很簡單。
女主角吉川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組長,因為能力出眾、能夠獨當一面,在業界小有名聲,只要最近接下的項目順利完成,她就能跳槽到心儀的名企。
一天早晨,吉川從夢中醒來發現又到周一,身邊的同事們也和自己一樣,周末兩天都泡在公司加班,根本沒回過一趟家。
對于習慣加班的她來說,并沒覺得有哪里奇怪,睜眼之后就立馬進入工作狀態,開始查郵件、和客戶對需求、改方案。
但沒想到,兩個下屬突然神秘兮兮地找到她說:我們陷入了時間循環,這一周已經經歷過20遍。
吉川還以為下屬發神經,但對方卻能準確“預料”到各種意外事件,大到大樓突然的電力故障,小到部長什么時候打噴嚏。
這使她不得不相信對方的話。
由此,吉川成為了意識到循環存在的第三人。
根據兩個下屬的推測,打破循環的關鍵在部長身上。因為部長戴的手串被詛咒過,在滿足人愿望的同時會讓人付出代價。
部長眼看就要五十歲了,每天叫嚷著不想變老。
他們覺得手串感知到了部長強烈的愿望,于是以時間循環的方式讓他永遠也不會變老。
至于代價,就是整個辦公室的人都得陪他不斷重復這忙碌的一周。
只有喚醒部長,讓他親手毀掉手串,循環才能終止。
影片的前半段,就圍繞著三個知情者如何攻略部長展開。
整個過程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它將日本職場的社畜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吉川剛意識到循環存在時就想過:既然時間循環,為什么還要來上班?反正每周結束時,那些沒覺醒的人記憶會清除,趁此機會曠工也沒人記得。
但下屬立刻提醒她:誰都不知道循環結束了會怎樣。
萬一曠工的事最后被人發現,那就麻煩大了。
抱著有賊心沒賊膽的態度,他們不得不裝作若無其事地繼續上班。
在接受現實后,吉川又覺得,既然時間是循環的,那就意味著自己獲得了無限的時間——她可以在循環的時間里不斷精進技能,把方案改得更好,換句話說就是要卷起來。
但問題是,如果無法走出循環,就算自己業務能力頂天,也沒有用武之地。
手頭的項目不結束的話,她連跳槽都跳不了。
今后的人生也只能重復做著同一個方案,卷來卷去都是無用功……
為了自己的職業前途,吉川鼓起勇氣去向部長道出了實情。
誰料部長完全不把她的話當真。倒不是因為時間循環聽起來很離譜,而是因為“每天做著相同的工作”,在部長看來就是常態。
他覺得吉川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開始抱怨,于是批了個假就把她給打發了。
經過以上種種,幾個人才確定,光靠言語輸出沒法讓部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究竟要如何才能喚醒部長呢?
他們認為,還是得走正規工作流程——通過不斷喚醒高層同事,逐級上報,最后以ppt的方式將時間循環的來由、存在證據和解決辦法一塊呈報給部長。
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他重視起來。
這一番操作,可以說把日本職場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形式主義做派黑了個遍。
為了說服部長相信,他們甚至重復演習了好幾次,記錄下部長每次的反應。
再根據他的反應,將相應回復預先做到ppt里。
直到部長的每句話都被預判,他才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的執念導致了所有員工被困循環。
不過劇情發展到這兒,進度條才過半。
想也知道,當部長砸毀手串后,循環并沒有結束。熬夜加班的員工們,一覺醒來又回到了熟悉的周一。
正當所有人不明所以時,一直默默無聞的行政大姐拿出了自己畫正字的筆記本——原來她才是第一個覺醒的人,她已經把這周過了70次。
而通過日以繼日的暗中觀察,她發現了部長的秘密。
原來部長之所以不想過50歲生日,并非因為害怕衰老,而是對荒廢的人生心有不甘。
部長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夢想做漫畫家,還拿過漫畫新人獎。但這個職業對他來說太過夢幻,最后他選擇了比較穩妥的工作,一干干了幾十年。
他以為自己能放下夢想,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但隨著年齡增加,卻越來越感覺到時間都被虛度,后悔自己當初做出的選擇。
現在想要重新拿起畫筆,也因年齡而喪失了信心,只能在糾結和悔意中繼續擺爛,逃避自我。
不僅如此,行政大姐還在部長的抽屜里找到他后來補完、卻沒有勇氣寄出的畫稿,大家這才明白了部長真正的心結所在。
他們意識到,只有讓部長鼓起勇氣,邁出改變人生的那一步,才有可能結束循環。
誰能想到,開篇一個辛酸內卷的“社畜噩夢”循環設定,到了后半段居然莫名其妙變成員工們齊心協力幫老板完成夢想這種熱血勵志的走向……
這種前后突變的畫風和略顯刻意的勵志,使影片帶有一定的割裂感。
不過作為一部日本影片,它在細節上確實足夠出色,捕捉到了打工人在日常的消磨中既喪頹又麻木,內心保存著打破現狀的沖動,又因為自身或環境因素畏首畏尾,不敢破壞眼前的安穩,于是在糾結中原地轉圈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還有一條支線,講述女主吉川的跳槽經歷。
她一開始想要換工作,是因為覺得自己能夠獨當一面,工作上也喜歡單干,所以同事們是誰都無所謂。
但在打破循環的過程中,她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攻略部長,靠的是同事們默契的合作;修改方案時,她也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再強,終究不及群策群力。
她之所以能想出不錯的點子,很多時候其實是靠和他人交流時產生的靈感。
以前忽視了這些,是因為她一心埋在證明自己、升職加薪的愿望中。
直到到心儀的企業面試時,她才發現自己即使走出循環、成功跳槽,也不過是換個環境繼續做著重復的工作,這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渾渾噩噩的社畜人生,本身就像是一場漫無目的的時間循環。
而結束這場循環的關鍵,是正視自己追求的事物,勇敢地邁出改變的那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