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消失的她》大賣,成為暑期檔的爆款,也是一匹意想不到的票房黑馬,按照貓眼的最新預估,預測票房從10億飆升到33億,這樣的成績,實在是出人意料。
好成績的背后,是大家對朱一龍順利打入電影界,并成為20億票房男主的喜悅;也是看到文詠珊另一種可能性的竊喜,更是佩服大女主倪妮,又一次扛住了票房的祝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一談到陳思誠,尤其是接連看了許多幕后花絮之后,觀眾對他的觀感依舊很不好。
哪怕文詠珊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陳思誠的親自上陣演給她看,激發她妖嬈和作的那一面,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哪怕看到陳思誠一遍一遍地跟著演員摳細節,10天7個城市,幾乎一場不落地跟著幾位主創們跑路演現場,努力看得見。
哪怕離異后的陳思誠,真的非常努力,隨便一出手,都是爆款,無論是《唐探3》,還是如今的《消失的她》,實力看得見。
但是,陳思誠的路人緣就是不好。
甚至在路演現場,還有人提出犀利問題,直問朱一龍說,“你把何非演的那么像,是不是陳思誠用親身經歷指導過你?”
這個問題,顯然已經把對陳思誠的不滿打在公屏上了。
朱一龍聽罷嚇得手足無措,現場轉圈圈,幾次跳腳 ,尷尬地笑,看了好幾眼一旁淡定地站著的陳思誠,最后含糊其辭,什么也沒有回答地打圓場過去了。
這樣的問題,顯然像是責備“壞小孩把自家好兒子帶壞了”,將角色的成功歸因于朱一龍的會演和陳思誠的敢教。
為什么陳思誠明明那么有才,路人緣卻那么差?
只能說,他就是天生吃影視圈這碗飯的,摸準市場需求,打通任督二脈,給你看你想看的。
今天我們就來針對他過往的作品,淺淺聊一下,有才、德行、票房這3件事。
(1)《唐人街探案》系列和《消失的她》的屢屢成功,證明陳思誠是真的有才
《唐人街探案3》上映7天,累計票房達到37.7億,超過了《紅海行動》(36.51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累計票房的第5名。
圖片來自燈塔專業版
牛年春節檔,中國電影史上創造了許多神話,而《唐人街探案3》也擁有很多奇跡。
2021年牛年春節檔全國影院實現票房超78億,首次實現中國電影史上,大年初一至初五,連續五天單日票房突破10億元。
而《唐人街探案3》,也成為內地電影市場里,首部單日突破10億元的影片,也是首部預售超10億的影片。
雖然上映幾天后,各種負評開始出現,豆瓣評分從6.8一路下滑至5.7,無論是排片率,還是上座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不可否認,唐探IP正在崛起,《唐人街探案3》中肉眼可見的大量品牌植入,特別是招商銀行和京東等。
廣告多,意味著,市場對唐探IP的認可度高,足見其市場影響力。
高票房&爛口碑的搭配,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對《唐人街探案3》的肯定。
正如現在的《消失的她》,票房一路高歌,但豆瓣評分卻像坐了滑滑梯一樣,一路滑到底,驚嘆反轉,贊美朱一龍之后,各路影評者開始一窩蜂的批判。
有專業潛水員指出多處不合理,比如,潛水教練是項需要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才能當的,何非一沒錢,二沒時間精力,怎么可能當得了?
比如,潛水設備不可能在沒有潛水教練的陪伴下,直接外借的,更不可能在不歸還的情況下,還不追討的;
又比如,那個防鯊籠的附近,不可能沒有危險的,何非怎么可能完美脫身?
當然也有許多懸疑劇愛好者,很明確地指出劇中的邏輯漏洞。
比如,李木子的照片,不是滿街都貼著嗎?何非做了尋人啟事貼滿了呀,為什么要那么費勁去證明,假李木子不是真的?
又比如,一個國際大律師,為什么要接何非這樣的小案子,又為什么總是滿含淚水,去干那種有生命危險的事情?
諸如此類。
看到沒有,陳思誠的“撈金”思路已經慢慢浮現出來了。
他的電影,就是那種你聽完預告,看了花絮,忍不住想要掏錢預定,想要沖進電影院第一時間去看的;
然后,第一眼看完了電影,你會覺得很過癮,沉浸其中的情緒無法自拔;
接著,看完電影,后勁很大,你還必須跑去跟朋友分享心得體會,津津有味地復盤其中的細節;
然而,等你回過神來,仔細一回想,這個懸疑其實漏洞百出,自己當時怎么沒有看出來?
于是,你便罵罵咧咧地給它打了個低分,心想,自己怎么會被它給騙了。
再一看,完犢子,陳思誠的電影,難怪“這么爛”。
說到底,陳思誠風格=完美的營銷+奇妙而精確的主角團+精準投喂+有情懷的故事+巧妙的反轉。
《唐人街探案》系列,主角一直是王寶強和劉昊然,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熒幕形象,總能撞擊出不一樣的味道。
再加上每一季,他都能有一些亮點,比如張子楓最后的邪魅一笑,還有“凝望深淵”的肖央。
至于輕懸疑的特質,更是在無形中降低了觀眾觀影的門檻,成為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票房自然就大賣了。
這年頭,你拍電影要是總曲高和寡,那誰愿意花錢來捧你的場?
兩個小時的電影,你看得高興,最后來個意想不到的反轉,讓你留下深刻印象,樂呵樂呵就完事了,誰那么較真?
陳思誠,很顯然把如何拍電影那套,玩得非常明白。
(2)陳思誠背叛了國民女神佟麗婭,打破了CP濾鏡,確實敗好感
2012年一部《北京愛情故事》紅遍了大江南北,陳思誠與佟麗婭也在電視劇最火爆的時候,傳出喜結連理的好消息。
熒幕CP成為現實夫妻,這是喜聞樂見的大好事,大家紛紛祝福。
之后結婚的,還有楊冪和劉愷威、趙麗穎和馮紹峰等等。
那時候,磕CP的氛圍還沒有現在濃厚,但熒幕情侶很顯然對觀眾的胃口,一段感情是飽含了粉絲們超高的期待在里頭的。
佟麗婭自出道以來,就是以超高的顏值,溫柔嫻靜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是國民女神般的存在;
而且自從結婚后,她幾乎退居熒幕外,只在陳思誠的電影里鑲鑲邊,偶爾露個臉替他站臺跑宣傳。
然而,這樣的好妻子,卻還是被辜負了。
陳思誠被人拍到酒店夜會女子,實錘之下,隔年就有人傳聞,疫情期間兩夫妻是在隔壁小區分居的。
當年佟麗婭生日,陳思誠一句“朵朵媽,生日快樂”,更是將離婚傳聞推向高點;
謠言止步之后,當年520,陳思誠便官宣了兩人離婚的消息。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操作,都讓陳思誠失掉了路人緣。
路人緣有時候就是個玄學,尤其是娛樂圈里。
如果你沒有資源,沒有才華,單純靠另一半炒CP營造的氛圍感混圈的話,那一旦CP分開,你就幾乎沒有翻身的可能性。
這一點,具體可參照文章,和馬伊俐分開后,幾乎沒有聽到什么聲音,撲騰的好幾部作品,都不成功。
還有圈外人士,周迅的前夫,闞清子的前任男友。
但如果你有資源,有才華,又有作品拿得出手的話,這個圈里,還是有你的一片天地的。
比如陳赫,還有陳思誠。
盡管私德確實一般般,但才華和資源這事兒,咱不得不佩服了。
(3)票房成績就在那兒,任你罵他,唾他,他就是成功了
陳思誠這個人,其實是挺撕裂的。
他找準了觀眾的心理,總能讓你入坑。
唐人街探案的系列電影,最成功之處在于,它儼然成為了新春檔的最大期待。
不少人將“觀影《唐探》”作為親朋好友必不可少的團建項目。
這也是陳思誠導演最大的成功之處。
他沉得住氣,成功地把一部電影,打造成了一個契合節日習俗的新式文化符號,為越來越淡味的春節,帶來了一絲特別的期待。
而回到電影本身,喜劇歡樂為主、懸疑燒腦為輔的爆米花公路片。
單這一設定,就讓不同年齡階層的觀眾,都能盡情欣賞內容,而不覺隔閡。
從第一部開始,劉昊然的“溫暖+高智商+呆萌口吃”形象,王寶強“耿直+有勇無謀+土味”的人設就深入人心。再加上電影劇情上的邏輯環環相扣、取景踩點總能給觀眾帶來新視角和收獲。
一部部續集接連上映,質量雖未減,梗卻不斷推陳出新。
這還是自“新年檔”這個概念出現以來,唯一一部成功的系列電影,且不曾間斷的主題內容。
這一切行為,鑄造了我們現今所看見的“唐人街探案宇宙”。
只不過,《唐人街探案》拍到第3部時,已經有不少人驚呼上當了。
因為他想要的太多,既要建立唐探宇宙的世界觀,又想搭建秦風(劉昊然飾演)的成長線,又要引出Q這個對立的組織。
想要的太多,時間又太少,結果導致了,它連基本的故事都講不好 。
于是,《消失的她》前期宣傳的時候,主要突出朱一龍和倪妮,導演是兩位陳晉人物,陳思誠只是任監制。
可仔細查看投資方,你會發現,陳思誠控股比例極高,再加上拍攝花絮幾乎是以陳思誠為視角在拍的。
大家便逐漸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罵歸罵,該看還是看,看完你還不得不承認,“陳思誠確實有兩把刷子啊!”
結語
你可以不喜歡陳思誠,但,該看的好電影,咱也不可能會錯過呀,對不對。
不得不說,陳思誠的這種撕裂感,我真心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