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滿目的豪車、轟鳴的馬達、熱血激情的狂飆,小人物的逆襲,再加上動感十足的音樂,這一切風馳電掣地闖入觀眾的內心。《GT賽車:極速狂飆》國內定檔8月11日,知道這個消息,小編我可能會比很多觀眾更加興奮,主要有三條:
首先因為小編我是游戲粉絲,格外期待該系列經典游戲在大銀幕上的表現力。
而更讓人興奮的是,本片的故事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一位《GT賽車》游戲玩家逆襲成為職業賽車手的勵志故事,這樣的劇情編排讓人眼前一亮,將“第九藝術”游戲與“三次元”現實就這樣巧妙結合,真正達成了物理意義上的“破次元”。
(資料圖片)
最后,本片的導演,來自《第九區》的尼爾·布洛姆坎普,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由他執導小編最愛的賽車游戲,那真就是好比“志明遇到了春嬌”,那是格外合拍且令人開心。
下面小編就帶著各位展開描述。
先來說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第九區》聲名遠揚,但這位鬼才導演的成就遠不止一部電影。
《極樂空間》《超能查派》兩部電影,硬核的故事內容和探索極深的科幻理念,在科幻迷眼中是都神物級別。《流浪地球》里數字生命出圈,這個概念在《超能查派》里已經驗證過了。可見,布洛姆坎普對類型片領域的深度探索,是其最被影迷津津樂道的特色。所以他對賽車競技類的類型挖掘甚至改造,是該片一大關注點。
小編早就表示過,布洛姆坎普是當下最適合把游戲搬上銀幕的導演,如今這個念想終于在《GT賽車:極速狂飆》里實現。從預告片效果肉眼可見,本片極有可能成為今夏內地暑期檔視聽效果最強的電影。
作為全球頂級賽車類游戲,《GT賽車》向來以追求擬真為賣點。我們可以在游戲里操作那些經典的車輛,但以跑賽道為主要玩法的嚴苛賽場環境,擬真系的操作邏輯讓游戲流程非常硬核,說白了它不像搖滾樂那么直接的激發腎上腺素,但卻像是一首值得慢慢品味的爵士樂。
《GT賽車》這樣的游戲特性,在時間長河里培養出包括小編這樣的超死忠粉絲——無論是電子游戲玩家,還是賽車愛好者,甚至還有現實里的老司機,《GT賽車》是很多人的賽車寶典。
從玩家躍遷至全球頂級賽車手。電影《GT賽車:極速狂飆》的男主角憑借出色的游戲技術與非凡的意志力,歷時100天,從90000人中脫穎而出,書寫全新賽道傳奇。游戲少年熱血逐夢,不但打破賽車運動“富人專屬”入行壁壘,更改寫賽車運動歷史。
競技類電影有著天然熱血的勵志模板,而這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無疑更能發揮競技電影的熱血能量,而飆車競技所帶來的視聽爽感,更是讓該片的熱血指數發揮三倍能量!如此電影,怎能不愛!
影片更有著全球超多豪華賽車齊聚讓人大飽眼福,日產、蘭博基尼、奧迪、法拉利、保時捷、麥克拉倫...每一款都讓愛車黨狂喜。此外賽車圣地一部影片全包攬——英國-銀石賽道、奧地利-紅牛賽道、意大利-蒙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西班牙-巴塞羅那、阿聯酋-迪拜賽車場、德國-紐博格林、法國-勒芒賽道,更是讓現實與游戲場景完成無縫鏈接。
最后,提一下小編個人對電影的期待,算是該片的第四大看點吧。
飆車類電影,如今已經成為彰顯大銀幕視聽效果和刺激腎上腺素的拿手題材。不過在飆車場面的表達方面,多是將競速與警匪融合的暴力狂飆,追求一個生猛直接。
在純正競技角度,電影《GT賽車:極速狂飆》的優勢就彰顯出來——在風馳電掣的同時,也會各位強調飆車時的技術性,將眼花繚亂的操作性、凌厲的漂移、刺激的彎道超車以及火爆的互飆,表達的淋漓盡致。說白了,就是當年《頭文字D》那種技術飆車效果。大家有多久沒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類電影了?
可見,賽場的狂歡聲,引擎的轟鳴聲,仿佛就在耳邊。時刻提醒我們不應該就此遺忘那些呼嘯而過的風聲,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極品浪漫”吧,8月11日,不妨電影院品味這份純粹速度比拼帶來的燃爽與浪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