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諜戰劇完結了。
可觀眾們,對于這部劇,也是相當的失望。
(資料圖)
沒錯,我說的就是《潛行者》。
說到諜戰劇,作為國產劇的一大熱門類型,最近3年播出的作品并不算多,而躺在待播表中的所謂“大制作”,其實并不少。
柳云龍、張頌文、張魯一等等,都有新諜戰劇待播。
可是在觀察了近3年的諜戰劇質量之后,我又稍微有些擔心,似乎如之前的《暗算》《潛伏》《風箏》之類的經典作品,越來越顯得可遇而不可求了。
難道說,國產諜戰劇,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嗎?
這個問題,說起來就有些復雜了。
今天在這里,我們也不打算就此來一次長篇大論。
為了給大家追劇時,做一個小小的參考,在這里我們排出了近3年來,最好的8部國產諜戰劇。
怎么看,都怎么有點“矬子里挑將軍”的味道?
其實不然,請您細看。
第八、《潛行者》
到底該如何評價《潛行者》,這是一個問題。
說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吧,其又有著傳統的諜戰劇大框架,且絕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都是精準在線的。
可劇本,實在是太弱了。
方嘉樹身上背負三重身份,按理說潛伏生涯應該驚心動魄吧?
實際卻是,男主遭遇的困境,幾乎都來自于老趙、陶玉玲和樂言。
如果在《潛伏》中,方嘉樹早已暴露,于是為了讓劇情能夠進行下去,編劇和導演不得不讓反派降智。
或者干脆安排一個戀愛腦。
因為角色的作用,只是為了給男主拖后腿,那么陶玉玲、樂言等角色不討喜,就一點也不難理解了。
第七、《薄冰》
和《無間》差不多前后腳開播的《薄冰》,在收視成績上也表現不俗。
可以想象,盡管主角是年輕演員彭冠英和陳鈺琪,但是王勁松、吳越、富大龍、姚安濂這些老戲骨,還是很有觀眾緣的。
不過這部劇的問題是,太平了。
編劇海飛這次的主角,依然是熟悉的系列——陳淺。
逃出生天之后,他再次以日本特使淺井光夫的身份,重回梅機關,與其頭目井田裕太郎,展開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行動。
并在最終挫敗了日本人的計劃。
替身文學,革命伴侶,性格各異的配角,乍一看之下,《薄冰》沒有太大的問題。
不過流水線出品,是成為不了經典的。
第六、《無間》
2023年諜戰第一“神劇”,非《無間》莫屬。
靳東+王志文+張志堅的組合,讓觀眾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劇集一開始,主角人均多重身份的設定,也是將格調完全拉滿。
可幾集過后,越來越不對勁。
主角團們身上的身份越多,似乎編劇(導演、編劇都是奇道)對于人物的把握,越是失控。
其一直秉承的懸念性敘事,最后也是弄巧成拙。
這不像是諜戰,而像是仙俠劇。
劇中的每個人,完全不會拘囿于時間或者空間,很多時候會給人一種錯覺,劇中的76號、軍統以及所有人,都是在同一棟樓上辦公的嗎?
第五、《瞄準》
你想象不出,一部有著57集長度的諜戰劇,究竟有多少注水內容。
黃軒、陳赫主演的《瞄準》,披著一層精美的外衣——兩位好友,曾經的黃金搭檔,如今一位是隱匿在民間的狙擊高手,一位是保密局的頭號殺手。
一正一邪,雙雄喋血。
看著很刺激,對不對?
可這部《瞄準》,在設定十分帶感的情況之下,劇情卻有不少的漏洞。
楚軍投誠這條線,原本可以和主線不斷互動,取得很好的效果,實際上卻在拖沓的節奏中,逐漸讓觀眾失去了耐心。
同樣,楊采鈺飾演的女主,也很不討喜。
第四、《信仰》
該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演員,是種丹妮飾演的沈潔。
飾演沈潔這個角色,其實是有難度的。
如果演技稍微差點,就會單薄如同紙片人一樣懸浮,但是種丹妮的表演,張弛有度,將角色理想化的那部分,變得很有說服力。
尤其是受刑時,對著馬武念詩那段,讓人為之動容。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男女主演秦俊杰和闞清子,都算是諜戰劇中的“老人”了,然而受限于劇本和角色,他們能夠帶給《信仰》的東西,實在有限。
不得不說,略顯可惜。
第三、《叛逆者》
在電影《人生大事》和《消失的她》取得空前的成功之后,朱一龍算是在電影圈徹底站穩了腳跟。
其經歷告訴所有人,想要轉型成功,既要有演技,還要有決心。
朱一龍的轉型,是從《叛逆者》開始的。
他在劇中飾演的林楠笙,原本是復興社干部培訓班的學員,在被陳默群帶到上海之后,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一個成長型的男主,一個野心勃勃的上司。
原本以為全劇的精彩之處,就在于此了,然而老戲骨王志文,還是帶給了觀眾無數的驚喜。
另外,張子賢飾演的王世安,以及朱珠飾演的藍小姐,都讓整部作品,充滿了經典諜戰大劇的味道。
當然,劇情還是有漏洞的。
不過瑕不掩瑜,在諜戰劇質量日漸下滑的今天,《叛逆者》從演員到劇情,都已經算是難能可貴的作品了。
第二、《對手》
也許你再也看不到,如此另類的一部諜戰劇了。
諜戰劇中的橋段,《對手》中有。
可劇中最多的,還是關于親情、愛情,以及生活瑣碎、點點滴滴。
“百萬夫婦”、諜戰夫妻——李唐明面上是出租車司機,丁美兮明面上是老師。
他們除了要完成“任務”之外,還要在窮的要命的生活中,用賺來的錢維持生活,維持這個家的基本運轉。
其余時間呢?
——墊錢搞諜戰,一墊就是十幾年。
從演員陣容來講,《對手》幾乎無可挑剔——郭京飛和譚卓飾演男女主,顏丙燕飾演國安調查員,寧理飾演大反派之一的林彧。
年輕演員,選擇的是何藍逗、劉帥良、黃堯等人,幾乎沒有流量。
配角方面,焦剛、海一天、房子斌、周鐵,無一不是實力派。
因此,當初能夠力壓《雪中悍刀行》,占據央視的黃金檔,《對手》其實從籌備階段,就已經注定要成為一部現象級的劇集。
第一、《風聲》
很多時候,一部劇從胚胎階段,就已經能夠察覺出一絲端倪了。
比如《風聲》。
導演李云亮,戰爭和年代劇方面,都有代表作,編劇賈東巖,《獵罪圖鑒》大家還有印象吧?
那就是他的原創劇本。
原著作者麥家,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至于演員方面,也是搭配合理——徐璐和文詠珊飾演雙女主,張志堅周一圍將演技拉升,楊祐寧、余皚磊則讓整部劇質感十足。
嚴格來說,《風聲》也算是“密室逃生”。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中國,軍統特工顧曉夢打入了汪偽政府總部,一名日軍情報高官的死亡,引出了代號為“老鬼”的地下黨領導人。
于是,顧曉夢、李寧玉、吳志國、白小年、金生火等五人,被關進了裘莊。
如果不能在限期內揪出“老鬼”,這些人將無人生還。
相對于影版,劇版《風聲》一改陰郁沉悶的氣氛,整體風格不像是一部正統的諜戰劇,反而更像是民國探案懸疑劇。
刑罰部分被去掉,變得更為燒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