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翻拍劇,竟然能讓老版翻紅,這是最近上線的《花轎喜事》給娛樂圈貢獻的一個新話題。
(資料圖)
翻拍于2000年《上錯花轎嫁對郎》的《花轎喜事》,上線當天,不但招來群嘲,而且助力在另一家平臺無人問津很久的《上錯花轎嫁對郎》獲得當晚飆升榜第二名,同時進入熱播榜第10名,第二天闖進第8名,豆瓣評分從8.4漲到8.6,天天花式上熱搜。
《上錯花轎嫁對郎》
《花轎喜事》
友說:“翻拍的唯一作用就是讓大家知道老版有多優(yōu)秀?”可以說,不論是劇情、表演還是制作,《花轎喜事》幾乎很難讓人找到亮點,能把翻拍做到這種地步,也是一種本事。
劇情:完全拷貝還走樣
拍攝于1999年,2000年起陸續(xù)在各地電視臺播出的《上錯花轎嫁對郎》,根據(jù)臺灣言情作家席絹的小說《上錯花轎嫁對郎》和《請你將就一下》改編,由張子恩執(zhí)導,黃奕、小李琳、聶遠、師小紅等主演。
故事講述在某個朝代的揚州,城北富商家的小姐杜冰雁和城東武師的閨女李玉湖同一天出嫁,為避雨陰差陽錯相識并上錯花轎,各自踏上了意外的人生之路,卻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短短20集,就把復雜的劇情講得清清楚楚又跌宕起伏、妙趣橫生,在多家省級電視臺收視率均排第一。二十多年來,不斷有網友上豆瓣為該劇打分,評分從開分的7.6一直漲到8.6。
相比當年《上錯花轎嫁對郎》從兩本原著小說大費周章地改編,《花轎喜事》完全就是對著劇版《上錯花轎嫁對郎》進行的二創(chuàng)。
所有主線劇情和人設、人名都全部照搬。照搬也就罷了,但《花轎喜事》主創(chuàng)卻又自作聰明、畫蛇添足,在一些劇情的表現(xiàn)細節(jié)上要做一些改動,不但失去了原來的妙趣橫生,而且顯得浮夸、做作,不合邏輯。
比如李玉湖和齊天磊的大婚之夜,《上錯花轎嫁對郎》里,是蓋著紅蓋頭的李玉湖看到走到面前的齊天磊雙腳,叫了一聲“別碰我”,齊天磊就走回去坐下了,兩個人干坐了好一會兒,蠟燭一點點燃燒,齊天磊才又走過來,輕輕掀起蓋頭一角,李玉湖意外發(fā)現(xiàn)齊天磊骨秀神清,并非傳說中病秧子模樣。
而《花轎喜事》卻是齊天磊走過來,蓋頭下的李玉湖緊張地閉上了眼睛,掀開蓋頭后,一道光在兩人臉上閃過,意味著被驚艷到了。問題是幾秒鐘前,李玉湖曾跑到假暈的齊天磊面前仔細端詳,齊天磊突然睜眼,兩人已經照過面了。
隨后,李玉湖和齊天磊在洞房里進行了一場奇特而又可笑的較量。
《上錯花轎嫁對郎》中,兩人是比誰把雞毛能吹得更遠、如何把一張紙不用刀不用剪變成兩半,從而體現(xiàn)人物性格——李玉湖憨憨,齊天磊聰明;《花轎喜事》則是猜骰子喝酒、投壺,好像就是為了好玩而設定這些情節(jié),對凸顯人物性格毫無作用。
《上錯花轎嫁對郎》里,齊天磊聰明詼諧善解人意,新婚之夜,他不強迫李玉湖同房,兩個人搶著睡桌子,猜拳決定齊天磊以桌為榻,讓新娘獨睡繡床,第二天還找借口要了一個臥榻搬到房中;《花轎喜事》則是齊天磊直接睡在臥榻上。
洞房之夜第二天,《上錯花轎嫁對郎》里,齊天磊怕下人發(fā)現(xiàn)端倪,用掛在床頭的劍割破手指,故意在床上制造血跡,《花轎喜事》在此處則是用了很多電視劇里女性慣用的咬破手指,比起咬破手指,用劍是不是更能透露出齊天磊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病秧子,而是在偷偷學武功,會更增加一身武功的李玉湖的好奇心和好感呢?
短短一場新婚之夜的戲,就高下立現(xiàn),也怨不得網友們看了之后連夜去另一個平臺重溫《上錯花轎嫁對郎》了。
選角、表演:全都不對味
演員往往是一部電視劇給觀眾先入為主的印象,《花轎喜事》從官宣陣容開始,就被觀眾詬病演員長相、氣質都沒法和《上錯花轎嫁對郎》相提并論。沒想到,播出后,失望的不僅僅是演員外形,演員的表演也是卡通化、浮夸化。
李玉湖是城東武師之女,大字不識幾個卻極愛練武,俊俏活潑,豁達直爽。當年黃奕飾演的李玉湖,集英氣與靈動于一體,雖然眼睛很大,但有股颯勁兒和嬌憨勁兒。
田曦薇的古裝扮相沒有問題,但缺少了英姿颯爽的豪邁氣概,而且眼大無神,把英氣俏麗爽朗的李玉湖變成了傻白甜。從角色的詮釋上,也可以看出,田曦薇沒有理解角色,瞪眼嘟嘴,把嬌憨演成了扮可愛,調皮演成了刁蠻。
老版中一場齊天磊裝死的戲份,黃奕先是責怪自己怎么下手這么重,然后哭起來,“齊公子,你不要怪我,是你要和我比試的。你這么一命歸天,我怎么說得清啊”。但齊天磊醒來后,她先是嚇了一跳,馬上意識到自己被戲弄了,便止住不哭了。
而田曦薇則是哭著喊:“公子你別死啊,我不是故意的,你快醒醒啊。怎么辦呢。”齊天磊醒過來,她像受了委屈似地咧嘴大哭,然后推了他一下,坐到椅子上哭去了。初次見面就已經熟到這個地步了嗎?這完全就是懸浮偶像劇的演法吧。
城北富商的小姐杜冰雁是揚州第一美人,知書達理、外柔內剛。當年小李琳飾演的杜冰雁溫婉動人,舉手投足間,頗有大家閨秀范兒,加上她的眉眼彎彎,更添幾分溫柔婉約的感覺。
新版里,白冰可的臉型尖、眼間距近,看著很凌厲,眉眼間有股英氣,長相不是精致古典、知書達理的富家小姐型,還時不時瞪眼,將一個大家閨秀演得倒像是充滿心機。
同樣是演齊天磊,雖然當年的聶遠大腮幫子略微影響觀感,但他濃眉大眼,長相周正,不論是齊天磊的戲謔還是腹黑深沉,都被他演繹得自然到位。
而敖瑞鵬本身長相不是標準美男子,有種“猴系帥哥”的感覺,現(xiàn)代裝扮還比較有個性,但是一到古裝,如果沒有好的造型加持,就很容易暴露短板。
《花轎喜事》里,他戴著額飾和頭套,不但讓他的兩個黑眼圈非常影響觀感,而且演起逗弄李玉湖的戲份時,總是擠眉弄眼,給人一種輕浮感。
用網友的話說,“欣賞女主時瞇著眼睛的樣子,三分猥瑣三分僵硬三分一言難盡”,以至于不少劇迷看到新版的齊天磊,不但吐槽他顏值太低,撐不起男主,還有人說他像老版里的心機反派柯世昭。
《上錯花轎嫁對郎》里,飾演袁不屈的師小紅,當時38歲,在一眾20歲左右的主演中,顯得年紀有點大,而且顏值不算高,但卻是符合人物形象的。
袁不屈的兩個妻子都不幸意外身亡,這已經是第三次娶妻,而且作為鎮(zhèn)守邊關的大將軍,自然也不可能太年輕。
而趙順然飾演的新版袁不屈雖然高大挺拔、英俊不凡,但看起來細皮嫩肉,缺乏將軍的氣場。
拍攝《上錯花轎嫁對郎》時黃奕23歲、小李琳20歲、聶遠22歲、涓子22歲、沙溢22歲……比如今《花轎喜事》的主演們更年輕,但為什么呈現(xiàn)出來的人物差別這么大?這就是對演員的理解問題了。
《花轎喜事》是走捷徑,想用人托戲,而《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張子恩導演堅信“是戲托人而不是人托戲”。
他當年到上戲、北電、中戲、軍藝等藝術院校千挑萬選一批剛畢業(yè)或者還未畢業(yè)的新人擔綱主演,而且不是挑出來就完事,他不斷地調教,不停地給他們說戲,啟發(fā)他們,甚至還要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演。
拍戲的過程中,對于演員們的表演也要求近乎完美,哪怕是一點細小的紕漏,都不會放過,不滿意就重來,直到達到滿意的效果。
制作:全是糊弄
《上錯花轎嫁對郎》劇組輾轉北京大觀園、揚州大明寺、北京門頭溝妙峰山、龍泉寺、大覺寺、七王墳內北朝房、陽臺山、鳳凰嶺、河北涿州影視城、揚州何園、北京故宮、揚州五亭橋、揚州史可法紀念館、揚州瘦西湖等地全實景拍攝。
而《花轎喜事》卻基本全程在影視城拍攝。區(qū)別在哪里?就比如劇中李玉湖初進齊家,伴隨著李玉湖的腳步,《上錯花轎嫁對郎》多數(shù)時候是用大全景,讓觀眾看到亭臺樓榭、回廊水池,對齊家大戶人家的背景有了直觀的感受。
所以,當蒙著蓋頭的李玉湖和媒婆一起走了好久還沒走到大堂時說,“齊家怎么這么大”時,是令人信服的。而《花轎喜事》壓根不敢用大全景,對于齊家的大,基本是通過李玉湖跨過一道道門檻來表達。
再說人物造型,《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化妝師是87版《紅樓夢》里的楊樹云,劇中每個角色都各具特色且符合身份。
比如劇中杜冰雁女扮男裝,小李琳是一身小廝的打扮,非常樸素,除了眉毛修了一下形狀之外,嘴唇、眼睛都沒有化妝。
而白冰可的女扮男裝完全就是換了個發(fā)型,睫毛、眼影、唇彩清晰可見,還是一身貴公子打扮,真不知道是怎么逃出將軍府的。而且就這副模樣,在軍營里竟然還沒人看出這是個女的,是真把觀眾當瞎子嗎?
《花轎喜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斥著“拿著套路模板隨便糊弄一下”的粗制濫造,讓網友看了以后表示:“23年前的審美都比現(xiàn)在強?!?/p>
更有不少網友質問,這么翻拍,意義何在?想來想去,恐怕不外乎為up主們吐槽提供一些二創(chuàng)素材。
作者 梁娟(《上海電視》原創(chuàng)稿件,轉載請聯(lián)系《上海電視》編輯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