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諾斯
在電影里尋找每個人的精神角落
(相關資料圖)
許久沒有營業的胡歌,接連在深夜放出“重磅炸彈”。
8月29日凌晨,胡歌在個人社交賬號曬出自拍照,并發文稱:“我盡量、我盡量、我盡量保持冷靜,我對不起好多人,我希望對得起這短暫的一生”。
照片中,胡歌看起來疲憊又頹廢,著實讓人心疼。
這條動態,讓吃瓜群眾們頓時炸鍋,有關胡歌的詞條再次登頂熱搜。
后來,經粉絲提醒,17年前的8月29日,正是胡歌遭遇車禍的日子。
原來這么多年過去,胡歌始終對這件事難以忘懷,這場車禍中讓胡歌失去了助理張冕,也讓他重新開始審視生命的意義。
胡歌2006年車禍后的照片
或許正是帶著這樣的感懷,讓他選擇出演一部有關生命和討論死亡的現實題材電影——今天正式上映的《不虛此行》。?
也曾遭遇生死磨難、情感細膩的胡歌遇上這部“多愁善感”又滿懷能量的作品,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可以說在殯葬題材的《人生大事》爆火之后,觀眾對于死亡的理解又多了一分理性與敬意。
盡管死亡是不幸,但通過死亡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脆弱的連接,這是一種促使人向上、向善的人間溫度。
正如片中臺詞所說的那樣:“天上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
新片《不虛此行》同樣聚焦死亡。
《人生大事》是通過“入殮師”聚焦殯葬行業,本片則選擇了“悼詞人”的身份和視角切入主題,用更加文學化的方式去探討生死離別的意義。
聞善(胡歌 飾)曾經是一個有夢想的編劇,但因為市場和現實的壓力,他的劇本作品無人問津。
漸漸地,聞善對創作失去了熱情,也陷入了生活的迷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到了一種新的職業——寫悼詞。
于是聞善開始以撰寫悼詞為生,為那些已經離開人世的普通人寫下他們獨有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各色各樣的人和事,也逐漸找到了自己和這個世界重新連接的方式。
他決心“用文字,送大家最后一程”。
從角色設定上看,《不虛此行》是一部描寫落魄主人公聞善的生存境遇,并漸漸觸及他靈魂深處的治愈故事。
但影片最大的亮點在于,導演通過聞善撰寫悼詞的動機,引出了不同階層、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種種現實人生。
傾聽“客戶”的聲音,既讓我們感受到了悼詞人的重要性,也讓我們走入了形形色色普通人的各類境遇。
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由黃磊出演的王先生一家。
王先生的老父親,意外離世。作為兒子,他必須肩負起送父親最后一程的責任。
然而再寫悼詞時,王先生方才領悟,盡管自己事業有成,在北京買了房子、結婚生子,但他與父親并不屬于這里。
本以為將父親接到這里,闔家團聚,沒想到卻加劇了父親的無所適從,“什么都不肯跟我說”,成為了王先生最常念叨的遺憾。
但從孫子飛飛口中,聞善才得以了解到事情的全貌。
“爺爺總想找爸爸說話,但是爸爸太忙了”,父愛無言,有的只是默默地陪伴。
一面是自己的父親,一面是需要照顧的家庭,中國文化里耐人尋味的社會關系,在片中以追悼的形式娓娓道來。
這些形形色色的人之中,由吳磊飾演的小尹則最為神秘。
他伴隨在聞善身邊,無論是熬夜寫稿、討論客戶,小尹都寸步不離,仿佛一個幽靈如影隨形。
而他的那句“你到底能不能幫我寫出來”,又為這個角色增加了一種神秘感。
小尹究竟是誰,年紀輕輕的他到底以什么身份出現在聞善的悼詞之中?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去電影中尋找答案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虛此行》也是胡歌和吳磊的第三次合作。
從《少年楊家將》中兩人分飾楊六郎的不同年齡段,到《瑯琊榜》中梅長蘇和飛流之間的兄弟情,再到如今《不虛此行》的“靈魂伴侶”。
胡歌和吳磊之間亦師亦友、一同成長的關系,絕對是娛樂圈的清流。
在接受采訪時,胡歌表示:“吳磊會讓我不自覺想起當年的我,如果再拍《仙劍》,我認為應該讓吳磊來扮演李逍遙。”
吳磊曾也公開說過,胡歌是自己的偶像和榜樣,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或許正是這份相互欣賞與友情,才得以讓兩人在大銀幕上相見,期待《不虛此行》中,兩人的對手戲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與感動。
作為劉伽茵導演繼《牛皮2》后時隔14年再度執導的長片,《不虛此行》在暖心之余,還投射了導演個人的真情實感和生活體驗。
“其實我的底色和大家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我也經常會自我矛盾、糾結,很多時候會妥協。雖然《不虛此行》拍完很久了,但聞善這個角色一直影響著我,讓我更有勇氣面對生活。”
劉伽茵獲今年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
可以說,《不虛此行》里的每個故事都是對百般人生的投影,即便所遇之事皆不如意,但不到人生最后一刻,所有人都不該輕言放棄。
《不虛此行》用樸實的手法和平靜的語調,緩緩道出悼詞人聞善重獲新生的歷程。
通過他的所思所感,我們得以觸摸到當下時代的質感,重新審視了自己和家人、朋友、戀人之間存在著隔閡和誤解。
而在當下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這樣一部眾星云集同時又真摯普世的現實題材電影,也算是本月市場的小小驚喜了。
胡歌憑此片獲得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如果你也對此類治愈又輕柔的文藝佳作青睞有加的話,那么不妨跟隨聞善的視角,去體驗百態人生滋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