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亮已經去悼念了三次,他還在為沒能接到電話而懺悔,他默默祈禱,希望逝者能“去往天堂,化成天使”。面對新京報記者,賀亮反復地說,一個母親,在那么危急的情況下,要保護三個小孩,當時的絕望和痛苦“很難想象”。
業主們感到后怕,有人買了滅火器,有人和孩子約定,“睡覺、洗澡時不要反鎖門”,這樣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敲門會延誤時間;不要原地等救援,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分離自救,在危急情況下,等待救援就是死路一條;到了安全的地方,要想辦法通知其他有能力的人來進行搶救。”
業主正在聯合起來,他們認為物業在救援過程中處理不當,不止一位業主氣憤地表示,失火后沒有聽到消防警報,都是大家互相通知,或者聽到聲音自己跑出來的。滅火時物業沒能給消防隊員提供圖紙,導致極大的延誤了滅火時間,如果消防隊員能根據戶型圖紙有針對性的滅火和救人,也許不會釀成最終的慘劇。
一位與林家同戶型的業主帶新京報記者去自家查看,他認為至少有兩條救生通道可以把人救出來,一處是男孩兒房間外衛生間的窗戶,打開后有辦法去往隔壁,一處是女孩兒房間外衛生間的窗戶,可以通往保姆房。事實上,莫煥晶就是通過保姆房的專用樓梯逃出火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