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評
題材“撞車”,能突圍嗎?
文/莫斯其格
最近,“挖土”題材的影視作品熱度不減,《盜墓筆記》電影版和網(wǎng)劇版被觀眾多角度對比后,《鬼吹燈》在影劇多版本PK后如今又一次“撞車”——《鬼吹燈之牧野詭事》《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同檔期搶奪觀眾眼球。有趣的是,《牧野詭事》講述的是“摸金二代”尋找父輩印記的故事,而《黃皮子墳》講述的正是他們父輩的故事!
今年,故事題材“撞車”并不鮮見。《軍師聯(lián)盟》講述“三國那些事”,《三國機密》則以漢室為主視角,講的還是那段歷史。還有《白蛇傳》《天乩之白蛇傳說》《新白娘子傳奇》,故事、角色的相似度一定不小。那么,題材內(nèi)容相似的作品,能不能在觀眾心中實現(xiàn)“多贏”?
很多人說,觀眾容易“先入為主”,對于曾經(jīng)的“經(jīng)典”,很難超越。但從近年來好口碑的作品來看,觀眾的思維也并不是固化的。新版《射雕英雄傳》吸引了不少觀眾的追捧,《軍師聯(lián)盟》跟此前多版本的《三國》也不是什么非要決一勝負的關系,觀眾對新作和經(jīng)典都能給予好評,正是基于這批作品從制作水準、演員表演、故事表達等方面或多或少擊中觀眾。因此,即使是題材方面“撞車”,只要制作、演技等“在線”,都有可能獲得觀眾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