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藏族人朝圣的故事。
我承認一開始我抱著對異族文化隱秘的窺探欲:等著電影里的高潮和反轉,以及對人性和文明的深刻揭示和反思,然而我錯了。
直到電影結束,最后的畫面停格在,冰天雪地里那群朝圣者,在神山岡仁波齊安葬完逝者,繼續磕長頭上路,那重復了上萬次的動作,無意識的連貫,在生老病死的輪回里,多么像人生的荒誕和無意義,這是一部沒有高潮的電影。
可是我看到,燈光亮起,大熒幕上播放字幕,所有觀眾靜默如謎,溫柔肅穆,久久未有離席。
《岡仁波齊》的故事很簡單:
藏族漢子尼瑪扎堆,為了幫叔叔完成朝圣的愿望,選擇在新年過后帶他上路。這一年剛好是藏歷馬年,是釋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諸神會聚集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
村里很多人都想加入尼瑪的朝圣隊伍,最終成行的11人中,有即將臨盆的孕婦,有終日喝得醉醺醺的屠夫,有身患殘疾的少年,有蓋房子遭遇家人死傷的中年夫婦,還有他們懵懂的9歲女兒。
一輛拖拉機用來運裝備和物資,沒有任何鑼鼓喧天的儀式,鏡頭就突然切換成,男女老少匍匐在地,磕起長頭,朝圣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而未來的2000多公里,每一步路,他們都要這樣走過,幾步一叩首,只因心中有神明。有人為了洗刷心中罪孽,更多的人則是為了眾生祈福,他們帶著那些不能朝圣的人的心愿,在虔誠的儀式里走向心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