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好幾年前我在藏區,認識一個女孩子,她父母是生意人,家境優渥。30歲那年她拜別父母,走上一個人的“朝圣路”,一走就走了好幾年。
當年的她,世俗安穩唾手可得,可是她俾倪金錢物質、兒女情長,一個人跑到廟里吃齋念佛,只為尋求心靈的平靜。臨別的時候她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再逃跑一年,就該回去接管父母的生意,結婚生子了。”
我認識的一個杭州姐姐,放棄大公司的出國做訪問學者機會,只為可每日安守家中的老人孩子,夜夜牽著老公的手入睡。
我看她的微博,都是瑣碎的日常幸福,活色生香,煙火人間。
我曾經對她們,要么不理解,要么是覺得好可惜。就像我以旁觀者的窺探欲,揣測朝圣者的道路時,只有居高臨下的唏噓:多么感人,又多么無意義。
可是當我跟隨著電影的鏡頭,一步一步走過轉山轉水磕長頭的2500公里,在淡漠疏離又漫不經心細節里,走過百折千轉,四季變換,生死輪回,我忽然領悟:沒有高潮,沒有意義,這就是朝圣,這就是人生。
每個人都看似荒誕而渺小,在日復一日的重復里卑微如蟻。
他們一遍遍搭帳篷,念經;我們一遍遍做考題,做PPT。
他們在風霜里叩首,一圈圈繞著神山磕頭;我們在星光里乘最后一趟地鐵下班,一天天圍著老板和業績忙得腳不沾地。
有什么差別。又有什么自由可言。
可是我依然淚流滿面。
因為在宇宙的浩瀚煙塵里,我們都一樣,用自己的愛和信仰,為這偶然、荒謬又無意義的人生,努力活出意義。
他們終于抵達神山,我們終獲俗世圓滿。
就像《岡仁波齊》幕后花絮里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神山圣湖并不是重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在路上,朝著你我心中的“岡仁波齊”,心懷熱愛和信仰,經歷著一切經歷,或許這就是此生最大意義。